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SF-Ig)与临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32例GBS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CSF-Ig检测。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异常率均大于体感诱发电位(SEP)、肌电图(EMG)和脑电图(EEG)的异常率,临床各型GBS之间以上结果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SF-Ig检测结果在临床各型GBS之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CSF-Ig明显升高时,MCV明显减慢,伴有波幅的明显降低。结论:神经电生理和CSF-Ig异常程度对了解周围神经髓鞘脱失程度和判断本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且CSF-Ig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诊断本病及观察疗效的参考指标,神经电生理检查还可以作为神经康复的动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32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及F波检测。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末端潜伏期(Lat)和波幅(Amp);测定F波最短潜伏期、出现率。结果:肢体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占53.7%,MCV减慢占68.7%。F波异常占91.8%,SCV减慢占64.4%,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71.9%。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测在GBS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吉兰一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6例复发性GBS患者分别在复发急性期、初发急性期、缓解期(急性发作治疗后半年或以上)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等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GBS患者复发期神经电生理异常率稍高于初发期,但二者除在感觉传导速度比较有差异外(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而复发期、初发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复发性GBS患者复发朗神经电生理符合经典GBS特点,缓解期基本正常;但每次发作并非原有疾病简单的重复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者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进行术前肌电图、MRI和术中肌电图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比较术前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在确定神经完全性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70.37%,符合率为96.3%术前肌电图和MRI检查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56%和68.52%,术前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85.19%;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肌电图和MRI,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完全5和基本符合率,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在既往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医生表示,他们对肌电图检查的具体方法和原则都掌握了,但是遇到具体的病例,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案。很多法医也认为,医生的肌电图检查方法看不懂,不知道如何分析肌电图检查的结果。将具体的肌电图检查结果去解释临床现象和体征,是比肌电图的方法学更加难掌握的。可能十个医生对同一案例会有十种不同的肌电图检查方法组合,所用的方法来自于自身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待产孕妇320例,各取2份阴道分泌物标本.1份用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GBS;另1份用于接种THB培养基,第2天转至血平板,并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同时对320例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 免疫层析法检测出GBS感染41(12.81%)例,培养法检测出GBS感染36(11.25%)例,以细菌培养法为参考标准,免疫层析法的符合率为98.4%.通过临床跟踪随访,320例孕妇中有16例发生早产、胎膜早破等异常情况,其中有13例GBS阳性.结论 GBS与早产、胎膜早破等异常妊娠关系密切;免疫层析法较传统细菌培养法检出率无统计差异,且有步骤简单、省时等优点,适合应用于临床筛查GBS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的特点。方法:对31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124条、感觉神经93条及128块肌肉进行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期;F波的出现率、潜伏期、波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一过性离散(TD)测定。结果:每例均有3条以上神经受累;远端潜伏期延长58%;MCV减慢70%;SCV减慢50%;F波异常率73%;TD异常55%。EMG出现自发电位占32%。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远端,近端损害,感觉运动均受累,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特点。EMG、神经电图的无创性,简便及可重复性使其成为GBS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5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共检测126条运动神经、89条感觉神经及57块肌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下肢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占53.2%,MCV减慢占70.6%,F波异常占92.0%,SCV减慢占64.0%,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8.4%。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肌电图在外伤司法鉴定中的应用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司法鉴定中肌电图检查的特点和方法。方法:对61例肌电图外伤司法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典型案例。结果:因车祸需鉴定的比例最高(41%),多神经损伤最多(38%),诈伤者(12%)和复检者(28%)较多。复检的主要原因是初检时病程过短或肌电图检查不全面所致。结论:外伤司法鉴定肌电图有其特点,检查不仅要全面,肌电图诊断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的肌电图表现,了解肌电图定位与手术相符合程度及手术前后神经根压迫程度的变化。方法:使用日本充电MEB—5404K型肌电一诱发电位仪对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术前肌电图检查提示的神经根受损部位与手术中所见相符率为94.1%。术后肌电图显示神经根受压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受压有定位价值及对术后效果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电图联合颈椎MRI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分别给予肌电图和颈椎MRI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肌电图诊断准确率为97.8%(44/45例),漏诊1例,无误诊患者。颈椎MRI诊断准确率为88.9%(40/45例),存在3例漏诊,2例误诊为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查显示颈椎病患者最常受累的是C_6、C_7神经根,颈椎MRI检查显示C_5、C_7最常受累。颈椎MRI检查,累及C_5、C_8神经根者,明显高于肌电图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C_6、C_7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诊断上,肌电图联合颈椎MRI检查可更加精准定位,且可反映神经功能状态,对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是确定尿道肌肉神经支配是否存在异常的可靠检查项目。尿道外括约肌与肛门括约肌的神经支配基本相同,常通过作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的检查来判断尿道外括约肌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13.
第九章 司法鉴定肌电图报告的书写 一份有价值的肌电图报告是尽可能将检查中发现的神经-肌肉的损伤表达出来,而让法医和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结论能直观地看得懂。毕竟肌电图的专业性很强,即使是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也有很多都不是肌电图的行家。这就需要肌电图的医生全面、客观、有诊断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方金梅 《解剖与临床》1999,4(3):172-172,17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病虽然结合临床表现,依据X线片、CT、MRI及椎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即可做出明确诊断;但本文对该病进行肌电图检查的目的,旨在探讨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根据我们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肌电图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脊髓性肌萎缩(SMA)患者的肌电图及肌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SMA病人进行肌电图和肌活检检查。结果:肌电图除3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原性损害;光镜提示神经原性萎缩。结论:提示肌电图在SMA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即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主要损害神经根(尤其前根多见)、神经节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对GBS进行辅助诊断、分型及判断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GBS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肌电图检查对于鉴别神经源性损害及肌源性损害有肯定价值。神经源性损害之肌电图主要特征是常规肌电图肌肉轻收缩时平均时限增宽,平均电压增高;肌源性损害之肌电图主要特征是常规肌电图肌肉轻收缩时平均时限缩窄,平均电压降低,多相波增多等。我院95年3月因仪器导线、针电极故障致肌电图检查结果误诊两例,特予报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MMG)及F波检测,共检测运动神经180条,感觉神经180条,肌肉60块,F波40条神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80条运动和感觉神经中,MCV、SCV减慢分别为70.0%和51.6%,潜伏期(Lat)延长分别为49.4%和44.4%,波幅(Amp)下降或引不出波形分别为58.3%、13.9%和14.4%、27.8%。EMG提示神经源性损害。F波潜伏期(Lat)延长为47.5%,出现率下降为57.5%,未引出波形为15.0%。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肌电图诊断的特点。方法:对5个家族10名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并与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肌电图诊断特点为:神经损伤重,临床表现相对轻,怀疑遗传性疾病患者要做家族筛查。  相似文献   

20.
22例产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肌电图分析邸旭辉梁俊花张凤荣于绍斌1临床与肌电图资料采用DISA15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22例分娩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其中男16例,女6例。就诊年龄3个月~10岁。均因“出生后即了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