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阴茎包皮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皮是外生殖器的正常结构,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解剖结构及功能。本文仅就阴茎包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1 对包皮的认识包皮是灵长类和人类外生殖器普通的解剖结构,已知在灵长类包皮有6500万年以上。包皮是外生殖器的正常部分,在男性覆盖阴茎,在女性遮盖阴蒂。包皮酷似眼睑、小阴唇、口唇。包皮的胚胎发生源自外胚层、神经板和间充质。Cold[1]研究认为,包皮由五层组织构成,各有其特殊功能。包皮由包皮皱襞和一层细胞膜向内生长结合而成。由这一层向内生长形成包皮、阴茎头、阴茎冠和冠状沟粘膜,从而形成共同的粘膜上皮,包绕阴茎头和包皮最内层粘膜。阴茎头粘膜、冠状沟和包皮均为一种具有同样细胞角蛋白多肽型的组织隔。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人包皮脱细胞基质作为尿道组织工程修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制备人包皮脱细胞基质,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细胞毒性以及体内实验,检验其作为尿道材料的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结果:制备的人包皮脱细胞基质,细胞去除完全,用原代包皮上皮细胞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显示细胞相对增值率在75%~99%之间,细胞毒性为1级,符合国家标准,回植体内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包皮脱细胞基质与尿路上皮细胞结合完好,正常尿道复层结构层次逐步恢复。结论:人包皮脱细胞基质抗原性低,相容性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尿道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既可以达到外观漂亮的美容目的,又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水肿、瘢痕及包皮外观形态不良等并发症的包皮近中段环梭形剥除术。方法:切口靠近阴茎根部,采用肿胀麻醉,手术只把阴茎近中段包皮皮肤的环梭形多余部分剥除,不伤及皮下血管及淋巴网结构,既预防术中术后出血、术后阴茎包皮水肿的发生,又可以到达术后阴茎外观漂亮的美容目的。结果:2008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上述手术方法共治疗包皮过长患者43例,术中出血约2~5ml,术后轻度水肿,阴茎外观漂亮。其中39例医患双方均满意,4例包皮过长去除不足,再次手术去除适量包皮皮肤。结论:近阴茎根部为切口,环梭形剥除过长包皮皮肤,有效保护皮下血管及淋巴网结构,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包皮水肿,切口隐蔽在阴毛丛中,恢复阴茎勃起后漂亮的外观,避免了常规包皮环切术所产生的形态不良,阴茎勃起可见的瘢痕等。  相似文献   

5.
我院应用作者自行设计的包皮环切圈行包皮环压术 32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文 32 8例 ,年龄 1~ 38岁 ,平均2 0 .2岁。其中包茎 12 7例 ,包皮过长 2 0 1例。1.2 包皮环切圈 即内外径均相同的 2个圆形板圈样结构 ,分别称为底圈和垫圈 ,对应有 3个等分对称的螺孔和圆孔 ,2mm的螺钉刚能通过圆孔旋入螺孔使两圈紧密嵌合 (见图 1)。   图 1 包皮环切圈行包皮环压术(a) :包皮背侧正中剪开后将包皮绕底圈翻转 ;(b) :用输精管固定钳 (或用磨尖钳嘴的皮钳 )穿入两圈的螺 (圆 )孔 ,夹住两孔的外缘固定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包皮环切后人群包皮中包皮龟头炎、包皮垢及人乳头瘤病毒( H P V)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对 219 例包皮环切后通过问诊和体检,了解包皮龟头炎和包皮垢的情况,采用 P C R 扩增的方法检测包皮中 H P V 6、11、16、18 及 33 型 D N A 保守片段。 结果:包皮龟头炎、包皮垢及 H P V 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21.0%(46/219)、43.3% (95/219)和41.1% (90/219)。 结论:包皮环切后包皮中包皮龟头炎、包皮垢及 H P V 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包茎或包皮过长者,应尽早行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7.
应用会阴不同部位皮肤再造尿道远期微环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部位皮肤再造尿道的远期微环境差异及与正常尿道的差别,探讨哪些部位来源的皮肤适合用于再造尿道。方法:应用尿道镜、尿道造影及术中直视下观察应用阴囊、阴茎、包皮等不同部位皮肤再造尿道的远期外观。应用光镜观察应用不同部位皮肤再造尿道内壁结构、正常皮肤(包括阴囊、阴茎、包皮等部位皮肤)结构、正常尿道黏膜结构,并对比其差异。结果:应用不同部位皮肤再造尿道的远期外观均可以接近正常尿道黏膜,但结构与同源皮肤完全相同。应用不同部位皮肤再造尿道的皮肤附属器检出率与同源皮肤相近,不同部位皮肤附属器检出率递增顺序依次为:包皮内外板、阴茎体、阴囊中隔、阴囊。结论:应用皮肤再造尿道的远期结构仍为同源皮肤。从微环境角度来说,会阴皮肤用于再造尿道的选择顺序依次为:包皮内外板、阴茎体、阴囊中隔、阴囊。  相似文献   

8.
<正>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最直接、最彻底的方法,目前常见的包皮环切术有传统包皮环切术、激光包皮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一次性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商环)以及一次性包皮缝合器环切术。2013年曹赟杰等~([1])最早报道了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该材料借鉴了肠道吻合器的切割缝合原理,将包皮切割和缝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扎术的优缺点。方法总结包皮环切术300例患者与包皮环扎术250例患者的回顾性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包皮环扎术手术简单快捷,出血少,切除包皮标准,外观疤痕少,避免术后包皮粘连,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较多,术后疤痕较多,儿童术后易发生包皮粘连,但术后康复时间较短,并可完成一些包皮环扎术不能完成的手术。结论包皮环扎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包皮环切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胜利  胡礼泉 《男科学报》1999,5(3):129-13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包皮环切后人群包皮中包皮龟头炎,包皮垢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19例包皮环切后通过问诊和体检,了解我民皮龟头炎和包皮垢的情况,采用PCR扩增的方法检测包皮中HPV-6,11,16,18及33型DNA保守片段。结果:包皮龟头炎,包皮垢及HPV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1.0%,43.3%和4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包皮环扎和传统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包皮环扎术、传统包皮环切术,并对其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除价格相对较贵外,其它方面都优于包皮环扎术和传统包皮环切术。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简单、安全、无需缝合、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包皮是一层覆盖在阴茎前端的环型组织。正常情况下包皮是上翻的,即龟头外露包皮过长、包茎是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所致的包皮畸形,包皮可以向后拉伸漏出龟头为包皮过长;无法将包皮上翻为包茎。其危害是由包皮垢积聚引  相似文献   

13.
包茎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外露阴茎头。包皮过长是包皮覆盖于全部阴茎头和尿道口,但可上翻。嵌顿性包茎指包皮口较紧者,如将包皮勉强上翻而不及时复位,包皮口紧勒在冠状沟部,引起包皮和阴茎头的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发生淤血、水肿、疼痛甚至可引起坏死。第三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青少年患者。如性生活或手淫后,包皮上翻后而不及时复位造成,是泌尿外科门诊中的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包茎和包皮过长是男性泌尿外科常见的包皮发育异常性疾病,去除过长包皮能有效的解决包茎和包皮过长~([1])。目前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包括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扎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传统包皮环切术对手术医师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操作繁琐,创面不美观;包皮环扎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包皮切除手术方式,因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不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创面美观等优点而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包皮内板、外板上皮角质层的厚度及对成年人包皮环切术降低HIV感染率的指导意义.方法 共取19例包皮标本,分为纵向(7例)、横向(12例),分别测量包皮内板、外板上皮角质层厚度.并以1例变性手术切取的包皮内板、阴茎头及阴茎皮肤的上皮角质层作为比较.结果 包皮内板的角质层比外板薄,靠近冠状沟的远端包皮内板角质层比近端的包皮内板角质层薄.远端及近端的包皮外板上皮角质层无统计学意义.1例阴茎标本的包皮内板角质层比阴茎皮肤角质层薄.结论 为了减少HIV感染率,包皮环切术中应保留较少的包皮内板,包皮外板可以适当多保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包皮腔镜在临床包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就诊包皮口处明显狭窄环、上推包皮阴茎头不能显露的包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单纯包皮环切组28例和包皮腔镜组30例。单纯包皮环切组未行包皮腔镜检查,直接行包皮环切术。包皮腔镜组先行包皮腔镜检查后,再行包皮环切术。应用输尿管镜作为包皮腔镜对包茎患者行包皮腔镜检,术中用活检钳和异物钳进行活检和异物取出,为后期的包皮手术打好基础。表麻生效后,插入输尿管硬镜,观察包皮腔右侧壁、左侧壁、前壁及包皮腔系带侧、包皮腔壁是否完整光滑、是否有出血、肿物、是否有尿道下裂等。结果:30例包皮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发现1例因包皮内板与阴茎头粘连长成一体,1例尿道下裂,包皮粘连2例,阴茎头出血2例;6例病理活检(1例结果为阴茎恶性肿瘤),4例侧壁出血,3例有包皮结石,行异物钳取出,5例包皮感染,给予腔内冲洗及抗生素抗炎治疗。包皮腔镜检查时间(6.52±2.03)min;包皮腔镜组手术时间(37.81±4.09)min,术后疼痛时间(110.74±22.09)min,术后痊愈时间(7.96±1.83)d;单纯环切组手术时间(48.04±5.48)min,术后疼痛时间(121.43±26.80)min,术后痊愈时间(12.04±3.28)d。包皮腔镜组较单纯环切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痊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包皮腔镜技术是一种全新安全高效的包茎疾病诊疗方法,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患者术中痛苦少,为后续的包茎治疗打好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袖套状包皮切除术和包皮环切吻合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门诊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n=279)、袖套状包皮切除术(n=354)和包皮环切吻合术(n=285)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9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术后4 h和7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创口完全愈合时间、包皮水肿程度、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程度及围手术期费用等指标。结果:包皮环切吻合术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要优于袖套状包皮切除术和传统包皮环切术(P<0.05)。传统包皮环切术、袖套状包皮切除术和包皮环切吻合术的创口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18.6±5.2)d、(11.4±3.7)d、(20.3±5.7)d,表明袖套状包皮切除术创口完全愈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切吻合术(P<0.05)。袖套状包皮切除术在手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术后水肿程度、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等方面与包皮环切吻合术相似,但要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P<0.05)。传统包皮环切术和袖套状包皮切除术在术后7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和围手术期费用上明显低于包皮环切吻合术(P<0.05)。结论:3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最终的术式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经济承受能力和手术者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技巧差异和熟悉程度等多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正包茎是指包皮外口狭小,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全部阴茎头。在国内,儿童期包茎的发病率在50%左右[1]。虽然有报道用局部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倍他米松乳膏)[2]和包皮松解扩张术[3]等方法可治愈部分儿童包茎,但目前儿童包茎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包皮背侧切开术、包皮环切术、包皮去除环包皮环切术等。2008年,Peng等[4]报道了一种新的包皮手术方式,即应用一次性  相似文献   

19.
阴囊纵隔翼型皮瓣修复包皮环切术后隐匿型阴茎皮肤短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刘凡 《中国美容医学》2001,10(2):134-135
目的:用阴囊纵隔翼型皮瓣修复包皮环切术后患者的隐匿型阴茎皮肤短缺,方法:对3例包皮环切术后隐匿型阴茎皮肤不足的病人,用阴囊纵隔翼型皮瓣修复,结果:3例均获成功,术后即获得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随访6个月-12个月,阴茎外形满意,发育良好。结论:用该皮瓣修复包皮环切术后隐匿型阴茎皮肤短缺具有血供良好,取材方便、结构相似,外形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包皮环切四个方面的信息:①男性包皮环切和HIV感染风险;②男性包皮环切和其它健康状况;③与男性包皮环切相关的风险;④HIV感染与男性包皮环切在美国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