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河北区居民2003—2012年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掌握影响当地人口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5进行分析,疾病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分类。以中国2000年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结果2003—2012年河北区居民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值分别为8.251和12.957,P〈0.01)。10年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48.38/10万和395.92/10万。历年来,男性粗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55岁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迅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2003—2012年,前6位的死因依次是心脏病(31.24%),恶性肿瘤(25.98%),脑血管病(21.01%),呼吸系统疾病(9.09%),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3.93%),消化系统疾病(2.48%),前6位死因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3.73%。结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是河北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沅江市居民死因构成的分析,为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沅江市居民死亡原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呼吸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死因的90.79%。结论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预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2011年天津市河北区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2011年居民的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5311人,死亡率为840.99/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904.35/10万,女性为776.59/10万;0岁为669.77/10万,1~4岁为37.93/10万,5~9岁为0.oo/10万,10~19岁为15.88/10万,此后逐渐上升,60~69岁迅速上升为1053.19/10万,≥80岁最高为7286.06/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92.39%。各种死因的合计减寿率为83.11‰,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28.17‰)、心脏病(20.28%o)、脑血管病(13.92%。)。结论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率较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2013年西平县居民主要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死亡个案,经审核汇总后,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西平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20.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1.37/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为536.19/10万,占死亡总数的86.40%,标化死亡率为356.17/10万,略低于全国平均标化死亡率411.37/10万)。死因前五位的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前五位疾病死亡率占总数的91.99%。结论西平县居民的病伤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加强慢性病防治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死亡是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巨野县居民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流行分布,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巨野县2009~2012年全居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ICD-10死因分类编码,使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巨野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42.5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慢性病占总死因构成的87.45%。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占总死因构成的92.06%。各主要死因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水平呈上升态势,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由低发状态上升为常发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为开展洪都社区卫生保健综合服务试点工作,了解社区内十年来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情况,我们对1986~1997年洪都社区内1694名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3-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居民糖尿病死亡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际死因分类法-10(ICD-10)进行死因分类,采用Access 2007及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青岛市糖尿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12.20/10万上升至2007年的15.10/10万,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岁~组增加明显,80岁~组达最高;其中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1.35倍,男性年均死亡增长率是女性的5.06倍;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农村年均死亡增长率高于城市,各区死亡率有较大差别。糖尿病患者根本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死亡构成逐年增大。结论青岛市糖尿病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中老年女性和城市居民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密市居民死亡水平、死因特征及主要减寿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2006~2007年度常住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7年合计死亡12 116例,年均死亡率为704.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43/10万,2006年死亡率为709.16/10万,2007年死亡率为700.17/10万(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合计死亡11 265例,占全部死亡的92.98%。2006~2007年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797.03,女性为612.05(P<0.01);0~14岁为90.51,15~34岁为77.25,35~54岁为244.58,55~74岁为1 504.70,≥74岁为8 954.14(P<0.01)。各种死因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83 083.5人年,平均减寿6.86年,减寿率为48.34‰,伤害的减寿率最高(14.4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高密市居民的首位死因,伤害为减寿率最高的死因。  相似文献   

9.
2001~2003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 ,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ICD 10编码进行分类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 2 0 0 1~ 2 0 0 3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用DeathReg2 0 0 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3年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年死亡率为 3 60 90 /10万 ,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脑血管病与呼吸系统疾病 ,这五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 74 19%。 [结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率较低 ,健康状况良好 ,应注重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1989~1994年黑龙江省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4年黑龙江省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哈尔滨150036)刘月华,王德焕,张惠丽黑龙江省医院张玉敏为了解居民健康水平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89~1994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08年我区死因监测系统共收到3807例死亡报告,应用MicroAccess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清洗及死因分析。结果大连市沙河口区前五位死因顺住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0~1岁组,先天畸形和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为第一死因;2~14岁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损伤中毒;15~44岁上年龄组,恶性肿瘤及损伤中毒为两大主要死因;45以上年龄组第一位根本死因多为恶性肿瘤。各年龄段分性别死因顺位结果也略有差异。结论2008年大连市人群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但总死因顺位随年龄、性别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1999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州市1999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死亡率为6.56‰,男性为6.84‰,女性为6.26‰。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病,死亡率分别为245.24/10万,156.32/10万,133.63/10万,33.37/10万,23.92/10万,前3位死亡占81.46%,前5位占90.18%,平均期望寿命为74.50岁,男性为72.02岁,女性为77.18岁,结果分析:旨在为今后死因分析提供对比数据,同时为卫生部门制订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宾阳县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对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2006~2009年宾阳县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宾阳县人群恶性肿瘤年均报告死亡率为:102.25/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恶性肿瘤死因依次是:肝癌、肺癌、胃癌、鼻咽癌和食管癌。城镇高于农村。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宾阳县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94~2003年常德市鼎城区居民死亡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常德市鼎城区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谱的特征。方法采用ICD-9死因分类法进行微机统计及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结果10年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5.62‰,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11‰,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死因构成以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居前五位。结论慢性病防治是今后疾病控制的重点,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温州市2003-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卫生监测区200312007年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并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温州市200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共9701例,死亡率为148.89/10万,占全死因的27.64%,平均减寿率为12.60‰,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均居第1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肝癌、肺癌和胃癌,合计占肿瘤死亡的61.84%。结论恶性肿瘤是温州市第1位死因,其中肝癌、肺癌、胃癌居恶性肿瘤前3位,对居民造成的威害程度最大,这也是今后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讨主要死因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6年,克拉玛依市对当地居民2000~2004年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254.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36/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324.44,女性为177.82(Χ^2=276.33,P〈0.01);0岁为78.70,1~9岁为30.83,10~19岁为18.93,30~49岁为83.79,50~69岁为415.19,70岁以上为4811.60。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输事故(车祸)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克拉玛依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乳山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和流行特征。方法以2006—2007年乳山市全人口死因监测资料为基础,描述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现况。结果人群接近1/4的死亡为恶性肿瘤所致,粗死亡率170.4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脑恶性肿瘤居死因谱前5位。结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乳山人群健康的重点疾病,居人群死因谱第2位;肺癌为目前人群第1位恶性肿瘤死因,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应予以重点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大东区2003年居民病伤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沈阳市大东区2003年居民病伤死因情况作以分析,为掌握该区居民人口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了解各种疾病对居民的危害程度,给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信息.方法死因分类以<国际疾病ICD-10>为标准,采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标化,用生命统计管理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用u检验.结果 2003年该区总死亡率为744.1 5/10万,男性死亡率 (846.11/10万)高于女性(640.95/10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年龄分布近似U型分布,婴幼儿期形成第1个高峰,5~14岁为最低点,以后又逐渐上升,从55岁开始明显递增.0~4岁组主要死因为新生儿疾病;5~39岁组居民主要死于损伤、中毒与循环系统疾病;40~59岁组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其次是恶性肿瘤;60岁以上组死因第1位是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是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2003年该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2.90岁.结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慢性病控制是居民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最直接的动因.今后预防工作的重点应在巩固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转移到慢性病的预防和研究上来,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1999~2003年金山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艳英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69-1370
此文分析了上海市金山区1999-2003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损伤与中毒,提出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