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意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比较X线,ECT,MRI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意义,提高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率,材料方法:以5组(每组4只),共20只成年犬,手术结扎一侧股骨头所有滋养动脉,观察术后3天,7天,14天,30天及45天的影像学改变。结果:X线仅在术后45天组中有2只犬有片状低密度改变,ECT仅提示股骨头血液灌注不良,MRI在术后7天就发现有点状低信号改变。结论:MRI,EC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34-2335
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共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CT检查和临床确诊。对比CT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的差异,并总结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征象。结果 60例患者,经过临床最终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共40例,使用CT诊断准确35例,CT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诊断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0.00%,准确性为81.66%。使用CT检查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表现。方法:分析了42例患者的X线影像学特征及各期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综合影像学所见,将患者CT表现分为早期30例和晚期12例,与临床症状基本一致。结论:结合影像学特征对本病做出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发病率有所提高,股骨头坏死不可逆性的伤害,使我们意识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对制定有效治疗方法起决定必的作用。其中X线平片、CT检查为主,MRI常用于CT检查不典型者的进一步检查,现收集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月20例患者32个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志强 《临床医学》2008,28(11):76-77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 I的早期表现,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39侧)股骨头进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着重对其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在32例股骨头的Ⅰ、Ⅱ期影像学表现中,X线检出13例(40%),CT检出24例(75%),MRI检出31例(97%)。结论X线平片难以诊断ANFH的早期表现,CT和MRI可以较准确地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尤其以MRI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7.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28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比较28例4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5%、85%及9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R、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评价19例26髋股軎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 CR诊断早期ANFH12髋,阳性率46.1%;Cr诊断早期ANFH16髋,阳性率61.5%;MRI诊断早期ANFH 26髋,阳性率100%。结论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中,CR诊断敏意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早期股骨头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16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1~4周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后期X线检查显示86%以上的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骨密度发生改变;缺血股骨头内死骨边缘或中心吸收,缩小,股骨头有明显的形态恢复。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收集我院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5 8例的影像表现 ,结合文献就其分类、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鉴别诊断等讨论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36例 ,女 2 2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34.5岁。有使用激素史者 2 1例 ,有外伤史者 15例 ,大量饮酒史 8例 ,放射线照射后 5例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痛风者各 1例 ,病因不明者 7例。多数患者起病隐袭并呈慢性过程。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及“4”字试验阳性等。 5 8例患者全部行 X线骨盆片检查 ,其中 CT检查 15例 ,MRI检查7例。2 结果5 8例中单侧 4 7例 (其中早期 2 2例 ,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液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理。方法制作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每组右侧股骨头行丹参及同种异体冻干骨移植术,全部左侧仅行入路手术以作对比,手术实验后2月、3月分别处死一半动物取股骨头行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丹参、同种异体冻干骨的植入一方面起到钻孔减压的效果,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降低静脉压,有利于重建血运,毛细血管的再生;另一方面既可充当支架,有利于毛细血管在其多孔网状的内壁爬行生长,又可作为新骨沉积的基质。结论:以上是丹参配同种异体冻干骨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置钉位置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始于2006年1月止于2009年7月,将明确诊断的260例股骨颈骨折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130例,1组采用三枚中空钉正三角形固定方式(正三角形置钉组);另1组采用倒三角形固定方式(倒三角形置钉组)。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股骨头坏死率。结果 260例均获得完整随访,正三角形置钉组股骨头坏死率4.62%,倒三角形置钉组股骨头坏死率1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5)。结论中空钉正三角置钉位置符合解剖学入钉要求,对股骨头血循环破坏小,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属于临床固定应采取的最佳置钉方式。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经动脉介入法和介入置管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治疗作用。方法 经临床、X线平片、CT域RI检查证实的ANFH 30例,经动脉介入治疗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开口,灌注溶栓剂、解痉剂及血管扩张剂;介入置管法为骨穿刺针在X线监视下从股骨大粗隆稍下方进针,进入股骨头坏死区,旋转硬膜外导管,然后灌注上述相同药物,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动脉数目和静脉回流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定期X线摄片随访。结果 动脉数目的变化:9例行介入置管法,治疗后7例静脉回流通畅;2例静脉回流稍通畅。临床症状的变化:经动脉介入治疗的21例,除2例未做治疗后的第2次动脉造影,另19例治疗后动脉数目增多10例、有所增多5例、不增多4例;静脉回流的变化:9例行介入置管法,治疗后7例静脉回汉通畅;2例静脉回流稍通畅。临床症状的变化:21例行经动脉介入治疗后疼痛改善14例、缓解4例,未改善3例。9例行介入置管治疗后疼痛改善6例、缓解3例。X线下片复查:于治疗后1年复查,21例行经动脉介入治疗者,14例复查显示10例有不同程序的骨质修复;9例行介入置管治疗者,5例复查显示4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结论 经动脉和介入置管治疗ANFH,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的新生骨形态及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CR 在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CR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我们对 1 1例 1 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了CR检查 ,并与常规X线平片对照。结果 结果发现两髋Ficat法分期Ⅰ期、一髋Ficat法分期Ⅱa期 ,以上三髋常规X线平片均不能显示出股骨头异常。其它 1 0髋Ficat法分期Ⅱb Ⅳ期 ,CR与常规X线平片相比检出率无差异。结论 CR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常规X线平片 ,上述结论在推广前有待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溶通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股骨头缺血坏死(AVN)介入治疗可行性的客观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正常对照)5只;B组(模型组)5只,C组(治疗组)10只。将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和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借助经腹主动脉灌铅、MRI和组织学检查,对比观察了三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颈、干T2WI信号增高,尤以STIR明显,治疗组股骨颈、股骨干MRIT2WI及STIR序列高信号基本恢复;②和模型组比较,股骨头供血动脉数目有明显增加(P<0.001);③股骨头空缺骨陷窝数明显减少(P<0.005),软骨下血管数量及血管直径明显增加(P<0.05)。结论介入溶通疗法可改善激素性缺血股骨头的血供,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5例32髋ANFH行普通X线照片和CT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结果:普通X线片诊断Ⅰ~Ⅱ期ANFH 5髋,Ⅲ~Ⅳ期21髋,阳性率81.22%;CT诊断Ⅰ~Ⅱ期ANFH 10髋,Ⅲ~Ⅳ期21髋,阳性率96.9%,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普通X线片较难发现早期ANFH,而CT对ANFH的早期诊断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两者在ANFH的分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相祥  马建兵  李辉  段虹昊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990-1991,1994
【目的】探讨血管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内皮祖细胞(EPCs)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5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者为坏死组(A组),15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为无坏死组(B组),健康体检者15例为健康组(C组)。所有受试者取空腹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CECs、EPCs水平。【结果】A组与C组比较CECs水平明显升高(P〈0.05),EPCs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0期、Ⅱ期、Ⅲ期与Ⅳ期患者CECs、EPCs水平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B组CECs、EPCs水平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ECs水平变化与股骨头坏死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P〈0.05),EPCs水平变化与股骨头坏死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6,P〈0.05)。【结论】血管中CECs、EPCs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100例疑诊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从中挑选出经随访证实的7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髋关节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MR表现,121个坏死股骨头中,111个以前上部为著,4个位于外上方,3个累及整个股骨头,3个多灶性分布;39个股骨头病灶中心T1WI高信号,T2WI中等信号;82个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118个股骨头出现“线样征”,其中包括单线32个,双线51个,三线16个,四线19个;3个股骨头无“线样征”;64个股骨头出现“骨髓水肿”,28个股骨头“线样征”内或周边出现(类)圆形影。结论 “线样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本病,MR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评片和CT,与ECT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及介入疗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病人的早期影像学表现,然后经旋股内、外动脉插管灌注溶通术介入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