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附子临床配伍运用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10007)方立成主题词附子/治疗应用,中药配伍附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寒止痛等功效。人心、脾、胃三经。根据本人多年临床实践,附子与其他药物配伍才能发挥应有效能。现将附子在临床上的...  相似文献   

2.
覃琇瑶 《山西中医》2007,23(2):54-55
附子为辛甘大热、回阳救逆的纯阳之品,临床应用广泛,正如《得配本草》所言:“附子通行十二经络”。历代医家均精研其不同配伍,或抑其毒性,或增其效用,或引药归经。自医圣张仲景开附子治痹证配伍之先河以来,后来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临床应用效果颇佳。现就近年来有关附子配伍治疗痹证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实验观察了附子白术不同配伍比例组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足肿胀及免疫细胞因子TNF—α和炎性介质NO的影响。结果显示附子白术不同配伍比例组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降低NO及TNF—α水平,且其不同配伍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附子配伍白术在3: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金峰 《中医研究》1996,9(6):35-36
苦辛通降法临床运用体会江苏225235江都市丁沟镇医院金峰主题词栀子/治疗应用,附子/治疗应用苦辛通降法就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类不同性味与功用的药物复合配伍,以达到通降(开泄)的目的。此法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治法。笔者以案例为据,将临床上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5.
脾虚是痹证的发病之本张化彪(河南省济源市卫生学校,454650)主题词痹证/中医病机,脾虚痹证是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以致肢仲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僵硬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观察四逆汤中药附子,甘草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串联质谱ESI-MS/MS及HPLC测定附子中的主要成分在配伍前后含量变化,采用薄层扫描测定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在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和甘草酸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附子在痹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玉  冯晓东 《河南中医》1997,17(4):234-235
大剂量附子在痹证中的应用张广玉安阳化肥厂职工医院(155133)冯晓东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主题词痹证/中医药疗法附子/冶疗应用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  相似文献   

8.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验四案陆庆章河北省鸡泽县医院(057350)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嗜睡/无汗/喉喑/流泪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仲景名方之一。此方有温经解表之功,主治“太少两感”为病。由于组方严谨,配伍奥妙,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临床只要认证准确,常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9.
乌头类中药痹证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该文以乌头(川乌、草乌)、附子为例,挖掘其传统痹证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与依据。检索东汉至清朝20余部医学、药学及综合类典籍,获得乌头类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1 106首,运用频次统计、百分位数、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对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附子应用比例约为60.76%,明显高于川乌、草乌,乌头类中药叠加应用占17.63%。70.34%处方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证,还可见肝肾两虚型、痰瘀痹阻型、风湿热痹型。在剂量明确的处方中,80%附子用量在0.29~2.14 g·d~(-1),乌头(川乌、草乌)用量0.14~1.01 g·d~(-1)。且受证型分类、剂型、炮制等影响,乌头类中药在风寒湿痹证分类中用量最高,汤剂、酒剂用量明显高于丸、散剂型,93.11%处方使用炮制品入药,制品剂量高于生品。临床应用中,川乌、草乌多与防风、甘草、没药、麻黄等配伍,附子与肉桂、牛膝、防风、川芎等同用,共奏祛风除湿、止痹痛之功。乌头类中药广泛应用于痹证的治疗,起到除痹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附子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和义 《中医研究》1995,8(1):13-14
《伤寒论》附子应用浅析江苏221006徐州市儿童医院刘和义主题词《伤寒论》,附子/治疗应用附子乃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之要药。仲景善用之,用药严慎精简,配伍有一定之法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论》《金匮要略》运用附子甚多,《伤寒论》太阳篇方11首,阳...  相似文献   

11.
论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秦林  彭欣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112-114
痹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此,历代医家在选药、组方与配伍等方面多有论述。笔者系统总结分析了历代治疗痹证的方药性能以及所治病证特点,认为中药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具有普遍意义,是治痹方中的特殊配伍形式。1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的古今应用治痹方中的寒热配伍形式,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所创制的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及麻杏石甘汤等系列方剂之中。其后,历代医家在上述诸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如宋朝....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防己黄芪汤出自汉朝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历代公认的祛风除湿良方,该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既可益气固表,又可祛风行水,是治疗风寒湿痹中湿痹的有效方剂。防己黄芪汤记载于各医学古典中,具体内容稍有变化,但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证。临床上可单独或者和其他药物合用,用于RA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具有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而防己黄芪汤在RA的实验研究中表明,防己黄芪汤可有效减轻RA动物模型的关节炎症状。现从防己黄芪汤成方源流、配伍理论、临床研究、药理学研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为防己黄芪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为防己黄芪汤治疗RA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附子、半夏是"十八反"中明确提出不能同时调剂使用的中药品种。但大量古今文献显示,临床上仍有一些古代医家及近现代医家常常将二者配伍应用以治疗阳虚痰湿所致的高血压、眩晕、痹证、不寐、心悸等一系列病证。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跟师经验,从附子半夏配伍应用的溯源、现代配伍研究、病案分析等3方面对二者的配伍应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病理状态下附子半夏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赫军  李丽华  余文宝  赫辉 《新中医》2012,(9):151-152
附子与半夏都是临床常用中药,二者是否可以同用,古今争议颇多。笔者在历代医家治痹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附子配伍半夏治疗顽痹证属阳虚寒湿、痰浊瘀阻型患者,效果显著,现介绍验案3贝4。1类风湿关节炎于某,女,44岁,2010年4月4日初诊。病史:手足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晨起甚6月。多次检查: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升高、C反应蛋白(CRP)增高。服来氟米特、白芍总甙等治疗,疗效一般。诊见:手足关节对称性肿胀、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入夜甚,伴纳呆,畏寒乏力,四肢冷感不适,月经衍期1周、色暗红有血块,二便调,舌淡暗、苔薄,脉弦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大黄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40 mL·kg-1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大黄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SD大鼠10 mL·kg-1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大黄的心脏毒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与大黄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醋酸扭体试验和回阳救逆试验考察附子配伍大黄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 随着大黄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有增加趋势,大黄对附子心脏心律失常抑制率逐渐增大,附子配伍大黄后主要乌头类生物碱成分含量降低,但附子配伍大黄后对附子抗炎、镇痛和回阳救逆药效无明显影响。结论 大黄对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大黄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附子配伍大黄减毒时应该考虑大黄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16.
防己,又名粉防己、汉防己,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味苦、辛,性寒,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中医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湿疮肿毒等。防己的主要成分为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防己及其主要成分在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纤维化、抗矽肺、抑制瘢痕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应用前景广阔。临床上常将防己与其他中药组方配伍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肿瘤、高血压、肝腹水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常用的代表方剂有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己椒苈黄丸、宣痹汤、复方汉防己颗粒等。该文对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中药防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家琪  包丹丹  张悦  岳天祥  张钶  李范珠  朴寄纲 《中草药》2022,53(11):3518-3530
附子-大黄为典型的寒热药对,首见于《金匮要略》之大黄附子汤,二药配伍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中药配伍理论阐释了附子-大黄药对配伍关系,通过综述近年来关于其配伍的研究,从其配伍后毒性及有效成分体外含量、体内代谢变化,药效变化和治疗阳虚类疾病的应用等方面具体阐释了附子-大黄药对减毒增效的内在配伍机制,以期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总结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应用附子-大黄药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芪桂枝四物汤治疗肩周炎48例临床观察浏阳市金刚医院(410313)黄早如主题词加味四物汤/治疗应用,肩手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肩周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称肩痹、肩凝证,俗称漏肩风,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也称五十肩。早期仅以疼痛为主,随疼痛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9.
炮附子与白术配伍是汉代张仲景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常用药对。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附子白术药对在仲景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附子汤中的原方配伍比例为依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djuvant Arthritis,AA)进行了免疫学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川乌与防己配伍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镇痛作用的变化。方法:将家兔、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消炎痛组,川乌组,防己组,川乌-防己(1:1)配伍组,川乌-防己(1:2)配伍组,利用化学刺激,热刺激,电刺激3种刺激方法,加上扭体实验造成4种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川乌,防己配伍前后对家兔,小鼠痛阈的影响。结果:在3h之内各给药组均显示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中川乌-防己配伍组和川乌组作用川乌-防己配伍组镇痛作用继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