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输卵管妊娠的病因与临床治疗。方法:对2005年3月~2009年2月62例剖宫产术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术中盆腔探查情况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组62例患者中,有32例存在慢性输卵管炎症,1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与周围脏器粘连,8例存在输卵管憩室,6例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4例均成功保住了生育功能,28例因合并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引起剖宫产术后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并发的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与周围脏器粘连以及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手术的并发症阻碍或延迟了受精卵到达宫腔,而最终导致剖宫产术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74例患者中,63例患者经甲氨喋呤杀胚后B超监视下清宫,56例治愈,5例行经腹子宫切口妊娠病灶切除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11例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48 h后行清宫术,必要时可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条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施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便正确处理瘢痕妊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5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17例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性治疗成功12例,手术治疗5例,3例为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2例为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米非司酮配合MTX是治疗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成功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4.
17379例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情况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李才英输卵管绝育术失败后可发生宫内妊娠或宫外妊娠,绝育术后发生异位妊娠是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严重并发症(1~6),易造成误诊,危及病人生命。现对17379例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9年—1988年期间共收治异位妊娠128例,其中剖宫产术后输卵管妊娠者8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胡国珍等报道为12.3%(7/57),本组为6.05%(8/26)。现对其作以下分析,探讨发生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于2005年5月6日住我科。主因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大出血1月余在门诊经静脉输液、缩宫、止血治疗后仍有活动出血,以人工流产术后失血性休克、瘢痕子宫收住院。患者末次月经2005年4月4日。既往剖宫史3年,1年前曾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后因吸宫不全行二次清宫术。入院前B超提示宫内早孕,蜕膜后出血。在实施人工流产术时出血较多伴血块,刮出组织符合停经月份。入院时患者呈重度贫血貌,血压70/40mmHg,心率100次,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有活动性出血白宫口流出,无举摆痛,后穹窿无触痛,子宫增大如孕7周大小,形态规则无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异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选择阴道分娩还是再次剖宫产,一直是产科工作者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瘢痕子宫是否能保证再次分娩过程中不发生破裂。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80例,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湘乡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相关辅助检查,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保守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对2组的临床诊治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有32例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13%(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给予对照组15例药物治疗无效者联合手术治疗,最后均获得痊愈出院。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 ,剖宫产后再孕者增多 ,其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笔者对我院 1992年 1月 1996年 12月共收住院 10 8例剖宫产后再孕的产妇 ,将其产科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 8例住院患者中年龄 2 3 43岁 ,孕周 3 0 3 6周 8例 ,3 740周 68例 ,40~ 42周 2 0例 ,42周以上 12例。 70例做阴道试产 ,占 64 .8% ,试产成功 5 8例 ,占 82 .8% ,失败 12例 ,占 17.5 %。剖宫产 5 0例 ,占总数的 46.3 % ,未试产剖宫产 3 8例占剖宫产的 76% ,其中骨盆畸形 10例 ,前置胎盘 8例 ,产前子痫10例 ,阴道横隔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58例,将具备阴道试产条件孕妇36例定为A组,随机将剩余的1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定为B组,对A组、B组分娩结局、母儿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此期间收治的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36例经阴道试产,试产率为22.78%,试产成功率为86.11%(31/36),再次剖宫产率为77.21%(122/158),子宫破裂率为0,阴道分娩组的产时出血量、出生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孕妇,给予阴道试产机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行宫腔镜治疗的妊娠结局(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不孕)。方法选择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输卵管妊娠手术史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输卵管妊娠术后1~6个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50例为治疗组,未行宫腔镜治疗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后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不孕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内妊娠率治疗组为52.0%,对照组为29.2%,两组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再次异位妊娠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25.0%,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术后,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可提高宫内妊娠率,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剖宫产技术在产科分娩中的普遍应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亦逐年上升,我院2007-2009年共收住切口妊娠病例13例,采用保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仅一人再次手术切除部分子宫,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以最近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果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50例产妇中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11例,成功8例,成功率72.7%,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发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42例,其中发生不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无新生儿窒息;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大于阴道试产产后出血率。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不一定必须选择剖宫产,医师应分析产妇情况,符合阴道试产者劝说其进行阴道分娩,以此来减少剖宫产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对产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选择阴道分娩还是再次剖宫产,一直是产科工作者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瘢痕子宫是否能保证再次分娩过程中不发生破裂.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80例,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easarean scar pregncncy,CSP)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子宫切口妊娠(CSP)是指孕卵滋养叶细胞种植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外并在此发育.CSP是异位妊娠的一种.CSP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率的升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方法 通过2008年-201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CSP患者,观察其诊断及治疗.结果 对CSP患者早期诊断是关键.药物流产加甲氨碟呤杀胚后,在B超监护下行吸宫术,效果较好.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加有效避孕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本院1988年元月~1997年12月收治异位妊娠308例,其中输卵管绝育术后发生异位妊娠者29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病例9.4%。本文就输卵管绝育术与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4岁,平均年龄31.68岁。输卵管绝育术后至发生异位妊娠的时间,<1年2例,一3年8例,一6年15例,>6年4例。结扎后至发生异位妊娠间隔时间最长13年。29例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孕卵着床部位,间质部4例,输卵管峡部12例,壶腹部7例,伞部4例。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的症状:停经史及阴道流血史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孕期给予规范及系统的产前检查、合理营养指导及运动指导。结果100例孕妇中再次阴道分娩73例,再次剖宫产27例。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期给予规范及系统的产前检查、合理营养指导及运动指导,可极大提高阴道试产成功概率,提升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李春凤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2):123-124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7岁,因停经36天,阴道出血2天,下腹痛1天于2005年4月13 日晚6时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5年3月8 日,量及性状无改变,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4月11日开始有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无血块及腹痛.4月13 日上午始感下腹坠胀痛,呈持续性,能忍,否认有头晕、大汗淋漓及晕厥,否认肛门坠胀感,来院就诊.患者于6年前行剖宫产和绝育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