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粒径为壳聚糖纳米粒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乳化交联法和离子凝聚法(Sodium Polyphosphate做交联剂)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影响因素考察,确定摩尔分子量是影响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关键因素.对于乳化交联法,分别考察了机械搅拌法和高压均质法这两种乳化的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离子凝聚法,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加入顺序、不同规格壳聚糖、药物曲尼司特、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和用量等。结果证明乳化交联法只能制备出微米级的粒子,而离子交联法只能制备出粒子浓度特别低的纳米粒溶液。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3)
目的制备载高乌甲素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微乳液-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以包封产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34 nm,在30 h内稳定。高乌甲素的包封产率和载药量分别为(35.34±0.94)%、(2.25±0.08)%。结论该工艺简便可靠,制备的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3.
缪文俊  韩莎  崔京浩 《中药材》2008,31(12):1888-1891
目的:制备和评价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通过考察载体与药物的比例、乳化剂的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对纳米粒径、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处方。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观形态。利用透析袋法,在含0.5%SDS的pH溶液中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75.0±11.3)nm,包封率为(83.05±5.16)%,载药量为(29.22±1.60)%。甘草次酸的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结论: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封率高、大小均匀的pH依赖性甘草次酸纳米粒。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苷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黎黎  邓黎  林芸竹 《中草药》2013,44(5):552-556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红景天苷壳聚糖纳米粒(SA-CS-NPs),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采用溶剂扩散-离子交联法制备SA-CS-NPs,考察其粒径分布和形态,并对SA-CS-NPs的包封率、载药量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所制得的SA-CS-NPs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47.5±23.8) nm(n=3),Zeta电位为(23.4±2.7) mV(n=3),多分散指数(PDI)为0.265±0.071(n=3);平均包封率为(70.15±1.60)%,平均载药量为(14.03±0.32)%(n=3);24h累积释放率达85%以上.结论 溶剂扩散-离子交联法制备SA-CS-NPs具有合适的粒径和包封率,并能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壳聚糖纳米粒(DG-CS NPs),评价其制剂学性质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喷雾干燥法制备DG-CS NPs,正交设计法优化;考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特征。硫酸葡聚糖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以疾病活动指数法评价DG-CS NPs的治疗效果。结果:DG-CS NPs大小在300~600 nm,载药量为(51.25±1.75)%。DG-CS NPs的药物释放受环境pH的影响,对UC具有显著的治疗与改善效果。结论:喷雾干燥法制得DG-CS NPs对UC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以粒径和PDI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溶液pH值、反应温度、壳聚糖和多聚磷酸钠的比例及质量浓度对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的影响;通过雷公藤甲素与壳聚糖的偶联比及雷公藤甲素、叶酸活性酯和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采用HPLC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25℃,溶液pH 3.5,壳聚糖-多聚磷酸3∶1,壳聚糖与多聚磷酸钠的质量分数均为0.3%,制得的纳米粒平均粒径约170 nm,粒子分散指数(PDI)约0.21。载药纳米粒的释放率于4 h后达平衡,最大释药率约68%。结论:按优选工艺制备的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质量稳定可靠,优选的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6,(1)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微乳,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HPLC测定甘草次酸的含有量;微孔酶标测定浊度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微乳处方。结果甘草次酸微乳的最优处方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RH4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fil M 1944 Cs)∶纯水=6.76∶2.25∶1∶14.37(质量比);微乳含药量(3.00±0.06)mg/g;外观澄清、透明且稳定;平均粒径(18.8±0.9)nm;多分散系数0.28±0.01;30℃恒温下黏度(0.089±0.003)Pa·s;28℃下p H值5.75±0.10,15 000 r/min离心15 min后无分层现象。结论该微乳制剂稳定,可大幅提高甘草次酸的溶解度并显著增强其生物利用度,有望作为甘草次酸的新型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孙娥  丁安伟  张丽 《中草药》2007,38(12):1799-1803
目的制备荆芥内酯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以粒径、分散度、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对溶剂挥发法、溶剂扩散法和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荆芥内酯纳米粒进行比较。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纳米粒的处方和溶剂-非溶剂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了4℃和25℃条件下纳米粒溶液的稳定性。结果溶剂-非溶剂法制备的荆芥内酯纳米粒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80.3±1.75)nm,分散度0.0144±0.00625,包封率可达52.53%±0.97%,载药量27.56%±0.91%,显著优于溶剂挥发法和溶剂扩散法,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荆芥内酯纳米粒具有工艺简便,粒径和分散度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重复性好,质量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雷公藤甲素临床抗肿瘤的应用,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性质和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方法,依据壳聚糖和多聚磷酸钠的比例、浓度、pH值、温度等四方面考察纳米粒的制备,并通过雷公藤甲素与壳聚糖的偶联比及雷公藤甲素、叶酸活性酯和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等的优化最佳工艺,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应用高效液相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通过优化获得平均粒径约170nm,粒子分散指数(PDI)约0.21的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载药纳米粒释放速率8h后达到平衡。结论:以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制备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方法简便,质量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壳聚糖修饰的雷公藤甲素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降解反应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采用黏度测定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其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以聚乙二醇-聚乳酸为载体材料,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为修饰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壳聚糖修饰的雷公藤甲素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并比较壳聚糖修饰前后纳米粒的性质;以纳米粒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评价其质量。结果壳聚糖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脱乙酰度为90%;经壳聚糖修饰后,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均增大,包封率几无变化;所制备的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202.62±1.52)nm、(0.17±0.12)mV、(58.20±2.43)%和(1.25±0.13)%。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纳米粒体外释放t1/2为1.1h,在10.0h累积释放率达到74.0%。结论壳聚糖修饰对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影响较大;制备的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粒径小,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修饰壳聚糖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体内外肝癌的靶向性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甘草次酸(GA)和壳聚糖(CTS)合成甘草次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材料甘草次酸修饰的壳聚糖(GA-CTS),并与5-氟尿嘧啶(5-Fu)合成GA-CTS/5-Fu纳米粒,通过共聚焦实验观察该纳米材料的肝癌靶向性,在原位肝癌模型中的药物分布,及其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GA和CTS成功合成GA-CTS,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验证。将GA-CTS与5-Fu制备成GA-CTS/5-Fu纳米粒。其粒径为193.7nm,栽药量为1.56%,多分散指数为0.003,并具有缓释的特性,能达到快速释放、稳步释放和缓慢释放三个阶段。GA-CTS/5-Fu纳米粒在体内分布表明,肝脏的5-Fu浓度最高,可见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亦发现GA-CTS/5-Fu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肝癌靶向性。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对肝癌细胞有效作用时间明显比5-Fu延长。同时发现GA-CTS纳米粒具有明显对肝癌耐药细胞株抑制作用。结论GA-CTS/5-Fu纳米粒具有缓释作用,并且具有肝癌靶向性和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郭波红  程怡  林绿萍 《中草药》2010,41(3):380-383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粒径分析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一步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所得脂质体包封率为(91.61±1.16)%;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和类球形,粒径为(141±10)nm,Zeta电位为(35.9±5)mV;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得到的甘草次酸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壳寡糖-硬脂酸(COS-SA)及具有肝靶向性的甘草次酸-壳寡糖-硬脂酸(GA-COS-SA)药物载体,并研究其形成胶束的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作为偶联剂,使硬脂酸、甘草次酸先后与壳寡糖中氨基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两种壳寡糖嫁接聚合物。采用超声方法制备二者的胶束溶液,染料增溶法测定二者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激光光散射仪测定胶束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形态。结果成功制得两种壳寡糖聚合物,所形成的胶束具有较低的CMC,胶束粒子呈较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别为250、228 nm,且随疏水链段取代度增加,粒径变小,CMC降低。结论胶束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4.
甘草次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北  康潇  许传莲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3213-3216
甘草次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甘草次酸的抗肿瘤活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遏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多药耐药等途径发挥抗癌作用,并能与化疗药物协同作用,对于促癌剂诱发的癌变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功能.随着甘草次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曾建国  邹剑锋  刘德明  肖俐  徐丽 《中草药》2012,43(4):676-682
目的以离子凝胶法制备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壳聚糖纳米粒(BSI-CS-NPs)。方法以单因素为主要考察方法,筛选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BSI-CS-NPs的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HPLC法检测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所制BSI-CS-NPs外观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26.4 nm,Zeta电位为45.7 mV,包封率为68.73%,载药量为26.68%。相比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原料药,BSI-CS-NPs 2 h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减少了约36.51%,12 h累积释放率为92.29%。结论离子凝胶法适用于BSI-CS-NPs的制备,且具有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合成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槐果碱、18α-甘草次酸和18β-甘草次酸为原料,经过加成、氧化、酯化缩合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目标产物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利用MS和^1H-NMR确证了结构;体外活性实验中,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甘草次酸及苦参碱,并优于对照药美法仑。结论甘草次酸–苦参碱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对肝癌细胞生长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制备具有较高药物包封率的胰岛素纳米粒,方法:分别以海藻酸钠和索聚糖为包裹材料,制备海藻酸钠纳米粒和壳聚糖纳米粒,用透析法测定胰岛素包封率;考查海藻酸钠浓度及固化剂量对形成海藻酸钠纳米粒大小,包封率的影响;研究不同配比多聚磷酸钠对壳聚糖形成纳米粒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经筛选得到形成海藻酸钠纳米粒的最佳固化剂氯化钙配比,测得粒径为0.10um(D50),选用合适浓度的多聚磷酸钠作为壳聚糖纳米粒的固化剂,测得粒径为0.13um(D50),海藻酸钠纳米粒和壳聚糖纳米粒的胰岛素包封率分别达到89.3%和92.1%,结论:选用海藻酸钠及壳聚糖制备胰岛素的纳米粒,方法简便,药物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载体材料进行甘草次酸(GA)类脂囊泡(GA-NI)的制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建立GA-NI的制备方法;采用反透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通过单因素、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并对最佳处方类脂囊泡的形态学、平均粒径、Zeta电位及包封率等性质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司盘80-胆固醇2∶1,水合温度为70℃、水合时间为51 min、超声时间为60 min,其预测包封率为80.66%,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4.95%,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0.989 9。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GA-NI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精密度高、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9.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63-1166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化的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数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22.4±2.3)nm,(85.51±0.74)%,(8.61±0.04)%,(0.31±0.01)kA·m-1。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湿热性。结论在pH>6条件下乳化聚合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具有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