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虽然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相对平稳,长期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7~86岁,给予持续健康教育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年龄、家庭支持、透析时间、透析次数、费用类型、经济收入、残余尿量、合并症、每周运动时间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5);进一步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较前明显改善(P < 0.05或P < 0.01).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分别评估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婚姻、干体重、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析前及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结果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5)的血液透析患者占76.1%;睡眠质量较好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P〈0.01),睡眠质量较差组的抑郁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BDI评分≥8分)占63.4%,该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低于非中-重度抑郁组(P〈0.01),且睡眠质量差(P〈0.01);SF-36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和睡眠质量及抑郁相关(P〈0.01),睡眠质量和抑郁是生活质量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抑郁较为常见,睡眠和抑郁之间相互影响,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衰弱表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生活质量量表对江苏省连云港市6所医院的5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患病率为43.11%;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健康总得分为(195.14 ± 80.35)分,心理健康总得分为(197.39 ± 92.04)分;衰弱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P<0.001)。衰弱表型中的疲乏、步速减慢和身体活动量低是患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衰弱患病率高,衰弱表型中的疲乏、步速减慢和身体活动量低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内瘘保护、药物应用、自我监测等。结果:教育后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较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疾病的知识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认知干预、饮食指导、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关注社会和家庭支持,采用KDQOL-SFTM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于护理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在KDTA和SF-36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KDTA的7个分支领域和SF-36的6个分支领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KDQOL-SFTM量表对2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肾脏病和透析相关生活质量、一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P〈0.01);年龄、婚姻、文化程度、透析年限、医疗费用、家庭支持、血浆白蛋白和心理因素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应积极而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存质量自评量表,对1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对其生活满意度、健康与功能状态、自我概念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估时,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加强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尽可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支持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3个月以上的普通透析(CHD)治疗后,进行HFD治疗。在HFD开始前及12周后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HFD治疗后SF-36总分、生理健康总分(PCS)、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情绪角色功能(RE)维度得分显著高于HFD治疗前(P〈0.05),而HFD前后心理健康总分(MCS)、总体健康感(GH)、社交功能(SF)、心理健康(MH)、精力(VT)维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FD可以显著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能减轻患者的躯体疼痛,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在我院血透室住院治疗的维持性透析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各项目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印  徐琼辉 《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655-1656
目的 调查持续性血液透析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7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测患者睡眠质量。根据患者透析年限的不同,分为≥36个月组、〈36个月组;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60岁组,〈60岁组,比较透析年限、年龄不同的患者PSQI评分情况,调查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60岁组与〈60岁组的睡眠药物、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6个月组与〈36个月组的7项条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5分组与〈5分组的年龄、透析年限、血红蛋白、每周总尿素清除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与透析时间、贫血及血液透析的充分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是造成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 E康复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退出和失访6例,资料不完整6例,最终调查对象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4)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n=84)实施5 E康复干预,主要内容包括鼓励、教育、锻炼、工作及评估。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8个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3个维度得分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个维度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个维度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5 E为核心的康复模式能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务人员可以采用5 E康复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7年6~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干预组和对照组BI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得分也高于干预前(P0.05),但总体健康、精力2个维度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其他维度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名癫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3例,行综合护理干预.随访1~3月,评估患儿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六项生活质量指标及心理状态.结果:组内比较,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心理评分变化和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患儿的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对癫痫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其负性心理,是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作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尤其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少。目的:采用一系列调查问卷对肾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116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肾移植受者62例,等待肾移植受者54例;男性71例,女性45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情况。采用Beck抑郁量表、健康状况调查表、终末期肾脏疾病移植患者症状调查表以及就业信息表调查分析11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受者组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在基础疾病、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肾移植受者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P≤0.01),肾移植受者组在躯体功能和躯体总分值、总体健康感知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等待肾移植组(P≤0.001,P≤0.01)。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术后无并发症者相比,术后产生并发症者表现为更低的社会功能水平、总体精神健康状态和躯体总价值(P≤0.05)及更高水平的抑郁(P≤0.05)。肾移植后超过1年的患者比肾移植后少于1年的患者表现出更差的心理适应性(P≤0.05)。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相比,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表现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P≤0.05)。肾移植提高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肾移植前后患者的就业状态无明显的改变。除了躯体因素外,社会支持被证实对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符雅明  王海燕  刘翠荣  田荣  董晓雁 《全科护理》2012,10(14):1251-125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社区随访,两组在出院前及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干预组BP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个月、12个月其他维度干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行社区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活体肝移植供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例活体肝移植供者,应用心理护理结合基础护理,随访1~5年,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供者心理,并统计其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护理前后相比,护理后供者的上述心理评分变化和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早期对活体肝移植供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避免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BL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22)和PBL组( n=24)。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PBL组采用PBL健康教育模式,干预6个月后采用治疗依从性评价表以及肾脏疾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 KDQOL-SF)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PBL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88±0.78)分,对照组为(2.91±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P<0.05);干预后PBL组KDTA总分(51.40±9.24)分,SF-36总分(49.39±6.1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614,3.928;P<0.05)。结论 PBL健康教育模式符合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教育特点,有助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6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用一般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较接受干预前有所好转(P﹤0.05,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状况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多应用这些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吴英丽 《全科护理》2011,(17):1505-150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SDSS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3例宫颈癌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制定、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病人心理状态评分,应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核心问卷测量病人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宫颈癌病人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P<0.01);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宫颈癌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