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动脉内膜损伤是动脉瘤发生的始动因素,内皮祖细胞能修复受损的动脉内膜.目的:建立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探讨动脉瘤大鼠内皮祖细胞数量变化及意义.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作为正常对照,不给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大鼠手术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以及左侧颈总动脉,术后喂食含8%氯化钠鼠粮.于2周,1,2,3个月末测量大鼠内皮祖细胞变化,并与3个月末测量各组大鼠血压及动脉瘤大小,RT-PCR检测willis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内皮祖细胞数目于2周后就开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一直持续到3个月末(P < 0.01).模型组大鼠动脉瘤壁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正常大鼠(P < 0.01),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明显低于正常(P < 0.05).结果提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降低可能是动脉瘤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预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修复能力降低,但有关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血管内皮细胞及循环内皮祖细胞在阿托伐他汀钙干预肾性高血压大鼠体内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2008-06/2009-02于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阿托伐他汀钙为辉瑞公司产品,批号:65837003.方法:随机抽取16只大鼠,应用经典的两肾一夹方法构建SD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随机分为高血压组、他汀组;剩余8只为对照组,行同样操作,但不套银夹.术后4周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kg·d)灌胃8周,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第4,12周测各组大鼠血压、血脂,第12周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层连续性,并测定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结果:他汀组第4,12周收缩压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收缩压(P<0.01);他汀组大鼠血脂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层连续性严重受损;他汀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明显减轻.模型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显著低于他汀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循环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低于他汀组与对照组,他汀组仍低于对照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受损严重,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下降;阿托伐他汀钙可提高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改善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背景:运动条件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是否会产生的影响目前尚无公识。目的:观察急性运动对健康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成人志愿者12例参加急性平板运动锻炼(9.3±2.1)min。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运动前后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测定运动前后血浆和内皮祖细胞分泌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志愿者运动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较运动前增加(P〈0.05)。荧光标记法证实运动后ac-LDL及lectin抗体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较运动前增加(P〈0.05),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但黏附能力无明显变化。急性运动能明显增加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P〈0.05),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和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增加倍数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回归关系(P〈0.05)。结果证实,运动可明显增加健康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其机制与其诱导一氧化氮释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被证明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归巢。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模型鼠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取雄性Wistar鼠30只,25只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共培养组注射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共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组注入未进行共培养的内皮祖细胞。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能显著增加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移植后第28天动脉造影显示共培养组缺血侧下肢动脉显影血管数多于内皮祖细胞组和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内皮祖细胞,有利于使糖尿病大鼠缺血下肢血供改善,主要来自于新生血管形成和/或原有细小血管的代偿性增粗。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关于移植异体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缺血组织血管改建的研究正成为热点。目的:观察移植的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的情况。方法:以BrdU标记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回输于背部皮肤有切割伤的大鼠(实验组)体内,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移植后1,3,7,14d时受体大鼠皮肤损伤区BrdU阳性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受体大鼠脾脏淋巴滤泡数量和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的内皮祖细胞可以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3,7d时内皮祖细胞数量最多(P〈0.05),14d时在损伤区血管内壁中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实验组大鼠脾脏淋巴滤泡的数量和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证实移植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没有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祖细胞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凝血酶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损伤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Ang-1及其受体表达下降(P〈0.05);与凝血酶损伤组比较,黄芪多糖各组细胞活性上升, Ang-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祖细胞损伤,黄芪多糖可抑制凝血酶所致体外培养的EPCs的损伤,对内皮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为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背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受损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黄芪对多种原因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及黄芪干预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增殖及分化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葡萄糖孵育内皮祖细胞24h以及30mmol/L葡萄糖孵育内皮祖细胞不同时间;内皮祖细胞经20g/L黄芪预处理24h后,再加入30mmol/L葡萄糖培养24h。结果与结论:高葡萄糖以浓度及时间依赖方式减少内皮祖细胞的数量,降低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能力(P0.05或0.01),给予黄芪预处理后,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或0.01)。提示高葡萄糖以浓度及时间依赖方式减少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降低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能力,黄芪可以改善高葡萄糖对内皮祖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发现的内皮祖细胞能够促进受损内皮愈合,因而假设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可能与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或活性有关。目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活性,验证上述假设。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3/2007-05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完成。对象: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的结果将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既往行冠脉支架置入的患者分为两组: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组(n=15)及未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对照组(n=17)。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到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24孔培养板,7d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贴壁细胞摄取DiI-acLDL及结合FITC-UEA-Ⅰ的能力,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计算内皮祖细胞的数量、通过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祖细胞增殖倍数、通过划痕试验定性观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数量以及通过黏附试验测定内皮祖细胞的黏附率。结果:再狭窄组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再狭窄组的内皮祖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组的内皮祖细胞迁移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内皮祖细胞黏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的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增殖能力、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说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可能与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彭艳  程培  徐勇 《中国临床康复》2011,(19):3499-3502
背景:内皮祖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临床及动物实验多采用局部肌肉注射。目的:比较脐血内皮祖细胞鼠尾静脉与局部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效果的差异。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分成5组:①糖尿病射线照射后结扎双后肢股动脉,尾静脉注射内皮祖细胞(DLV)。②糖尿病结扎双后肢股动脉左后肢局部肌肉注射PBS(DLC),右后肢局部肌肉注射内皮祖细胞(DLM)。③正常大鼠射线照射后结扎双后肢,尾静脉注射内皮祖细胞(NLV)。④糖尿病不结扎不注射内皮祖细胞(DC)。用绿色荧光示踪内皮祖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肌纤维间毛细血管数,RT-PCR检测双后肢肌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结果与结论:DLV组与DLM组比较,右后肢腓肠肌溃疡及缺血好转明显,二者无明显区别;有明显荧光,差别不明显,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纤维间毛细血管数多,相互间无明显差别;腓肠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脐血内皮祖细胞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尾静脉注射与局部肌肉注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背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和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上具有相似的功能,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经Dil-ac-LDL和FITC-UEA-I双染色和表面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后,将贴壁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基础培养基以及含有20,50,100g/L补阳还五汤的EBM-2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72h。检测细胞形态及计数,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Transwell小室、黏附功能检测、一氧化氮检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来评定其增殖、迁移、黏附、分泌一氧化氮和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能力。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补阳还五汤均能增加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提高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分泌一氧化氮的能力(P〈0.05),药物质量浓度在50g/L时影响最为显著(P〈0.01),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较微弱。提示补阳还五汤能增加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并可能诱导晚期内皮祖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炎症、肿瘤及缺血缺氧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在大鼠早期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取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暴露左侧颈动脉分叉和双侧肾动脉,不进行结扎,于当天处死;15 d组(n=10)与30 d组(n=10)结扎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双侧肾动脉后支建立动脉瘤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5,30 d处死,取双侧大脑前动脉和嗅动脉分叉处,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同时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和15 d组均未见有动脉瘤,30 d组10只大鼠中发现在右侧大脑前嗅动脉分叉处1个囊性动脉瘤和5个早期动脉瘤样改变。假手术组和15 d组脑动脉标本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30 d组脑动脉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为80%,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参与动脉瘤形成过程。假手术组和15 d组脑动脉标本转化生长因子α表达较30 d组明显,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α在动脉瘤形成过程中受损或分泌减少,可能与动脉瘤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梁超  陈邦国  李昂 《中国康复》2013,28(5):323-326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层EPO表达和缺血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各3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又各按缺血再灌注24h、48h和72h分别分为3个亚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而不插线栓,模型组和电针组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采用免疫组化组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皮质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蛋白的表达,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大鼠脑组织血流量(rCBF)的变化.结果:EPO免疫组化及Western结果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EPO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在脑缺血再灌注24h开始增加,48h达到峰值,72h开始下降,且电针组在3个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0.01).rCBF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随着24、48、72h 3个时间点呈明显增加趋势,且电针组各时间点rCBF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电针能使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EPO表达增加,明显提高局部脑组织血流量,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透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Nestin表达的变化,探讨头穴透刺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脑缺血组、假手术组、头穴透刺组各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头穴透刺组大鼠待清醒后1h,取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悬厘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齿状回神经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治疗7d后,头穴透刺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较脑缺血组(P〈0.01);脑缺血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nestin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脑缺血组比较,头穴透刺组nestin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头穴透刺可以使急性脑缺血大鼠受损神经功能明显恢复,能使脑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nestin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头穴透刺有显著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临床及动物实验证实脑溢安能促进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目的:观察脑溢安血清对体外缺氧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分离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移入厌氧培养箱培养18h建立缺氧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血清组及含脑溢安血清组。正常组为同一批正常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组将正常培养的细胞放入厌氧培养箱内培养18h;正常血清对照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加5%正常血清后,放入厌氧培养箱中培养18h;脑溢安血清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加5%脑溢安血清后,放入厌氧培养箱内培养18h。结果与结论:缺氧培养使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数量减少,其表达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增强,而脑溢安血清能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数量,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水平(P〈0.05)。说明脑溢安血清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脊髓损伤及脑梗死大鼠的Nogo-A及NgR的表达。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Nogo-A及NgR蛋白的表达。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后2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在建模7d后尾静脉注射移植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7个。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中Nogo-A与Ng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Nogo-A及NgR表达明显减少(P〈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保护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Nogo-A及NgR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炎症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饮控组(C组)、模型电针组(D组)、模型饮控+电针组(E组)各10只。干预60d后,测定血脂含量及ICAM1、MCP-1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HDI.C)明显下降(均P%0.01);C、D组大鼠血浆TC、LDL-C与B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0.01),但较A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E组大鼠血浆中TC、LDL-C含量均较B、C组明显降低(均P〈0.01)。除E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0.01),且B、C组增加更为显著(均P〈0.01);与B、C组比较,E组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的TC、LDL-C、巨噬细胞及ICAM、MCP-1的含量,从而达到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