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胶原蛋白在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骨质的形成和吸收、骨基质矿化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膝关节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16周后,取膝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膝关节软骨及前交叉韧带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膝关节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前交叉韧带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 < 0.05),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也显著降低(P < 0.05),提示骨质疏松可引起膝关节内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改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Ⅰ型及Ⅱ型胶原在结缔组织的增殖与分化、软骨的形成和吸收等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腰椎黄韧带退变与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形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36例和外伤性腰椎骨折20例患者的黄韧带标本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Ⅰ型和Ⅱ型胶原;CT测量腰椎硬膜横截面积;黄韧带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黄韧带厚度、Ⅰ型及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腰椎硬膜横截面积和Ⅰ型/Ⅱ型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显示实验组黄韧带弹性纤维排列紊乱,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提示腰椎黄韧带Ⅰ型、Ⅱ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Ⅱ型比值发生改变,可能引起黄韧带厚度增加,导致椎管横截面积减小,参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通过比较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相对数量和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韧带的组织学性能。目的:观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兔保持较低生理负荷和活动度时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的变化。方法:24只成年雄性家兔双侧膝关节配对为自身对照,实验侧行后交叉韧带完全切断,对照侧只暴露后交叉韧带而不切断,造模后第8,16,24,40周随机处死6只实验兔。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相对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8,16,24周两组内侧副韧带胶原分布、排列无明显差别;40周时实验组胶原纤维较对照组稀疏。②天狼猩红染色结果:8,16,24周实验组内侧副韧带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总和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40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内侧副韧带的Ⅰ/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6,24,40周时实验组比值显著分别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兔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短期内对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特性无明显影响,随着时间延长,组织学特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目的:探讨AMD3100体外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后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骨关节炎软骨和创伤性截肢患者正常软骨分别分为3个小组即实验组,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将其置于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AMD3100,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MAB310,只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培养液培养。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软骨组织内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量、Ⅱ型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可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诱导人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降解;AMD3100可阻断该信号通路及减少软骨中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降解,延缓关节软骨组织的退变;AMD3100不能使已退变的骨关节炎软骨内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是涉及Ⅰ型胶原数量及理化性质改变的一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但有关骨质疏松与Ⅰ,Ⅱ型胶原间的相关性,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物力学性能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与一般性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于骨折损伤后1,2,4,5,8,12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痂中Ⅰ,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于损伤后4,8,12,16周进行骨密度测定与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及骨密度值在损伤后各时间点与一般性骨折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更明显。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中Ⅰ,Ⅱ型胶原与最大转矩、弹性模量、最大扭转角均有相关性(P〈0.05)。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的分泌异常改变导致了其力学强度乃至骨折愈合质量的降低,影响骨折愈合,是再次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栀子可能具有活化软骨细胞的功能,而京尼平苷是栀子中重要成分之一。目的:观察京尼平苷对体外培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分别应用25,50及100 mmol/L京尼平苷干预,并设置正常对照组。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京尼平苷对各组细胞Ⅱ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5,50及100 mmol/L京尼平苷干预可以明显促进Ⅱ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P 〈0.01)。结果证实,京尼平苷可以促进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体外冲击波可能提供一种高质量的修复关节软骨损伤并达到很好远期疗效的方法。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正常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培养并传代,实验A、B、C组分别用0.5×105,1.5×105,2.5×105Pa等3种强度能量体外冲击波干预,空白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与结论:细胞生长曲线在第6天实验B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ELISA法检测实验B组Ⅱ型胶原A值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RT-PCR法检测实验B组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强,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适当能量强度及频次的体外冲击波刺激,能够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及Ⅱ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8.
背景:通过比较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相对数量和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韧带的组织学性能。目的:观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兔保持较低生理负荷和活动度时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的变化。方法:24只成年雄性家兔双侧膝关节配对为自身对照,实验侧行后交叉韧带完全切断,对照侧只暴露后交叉韧带而不切断,造模后第8,16,24,40周随机处死6只实验兔。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相对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8,16,24周两组内侧副韧带胶原分布、排列无明显差别;40周时实验组胶原纤维较对照组稀疏。②天狼猩红染色结果:8,16,24周实验组内侧副韧带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总和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40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内侧副韧带的Ⅰ/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6,24,40周时实验组比值显著分别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兔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短期内对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特性无明显影响,随着时间延长,组织学特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枸杞多糖对成年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骨质改善作用。目的:观察含枸杞多糖大鼠血清对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内Ca2+及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将20%空白血清(对照组),5%,10%,20%含枸杞多糖血清分别加入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培养液中,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5%,10%含枸杞多糖血清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增殖(P 〈 0.05,P 〈 0.01);10%,20%含枸杞多糖血清组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内细胞内Ca2+水平及Ⅰ型胶原蛋白合成明显升高(P 〈 0.05,P 〈 0.01)。说明含枸杞多糖血清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Ca2+水平及Ⅰ型胶原蛋白合成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Ⅰ型胶原蛋白与骨关节炎间的关系尚未被完全揭示,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模式亦未知,缺乏相关的研究来探讨上述问题。目的:观察软骨退变过程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模式,为进一步研究Ⅰ型胶原蛋白与骨关节炎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用手术刀片在兔左下肢股骨滑车凹造一约5 mm长的纵向软骨损伤制备软骨损伤模型。造模后2,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取软骨损伤部位后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损伤周围Ⅰ、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番红O-快绿染色检测损伤周围软骨的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示:造模后2周后即可在软骨损伤周围检测到少量Ⅰ型胶原蛋白,6周后软骨损伤周围的Ⅰ型胶原蛋白有所增加,Ⅱ型胶原蛋白则未见明显改变。番红O-快绿染色示:2,6周软骨损伤周围均未见明显退变。结果表明,Ⅰ型胶原蛋白在骨关节炎早期即有表达,在软骨退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加,提示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3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组织工程韧带种子细胞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比较和评价由韧带、滑膜和骨髓组织3种不同来源细胞作为组织工程韧带的种子细胞的功能特征.方法 分别从大鼠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膝关节滑膜(synovium)和股骨骨髓中分离出前交叉韧带成纤维细胞(ACL fibroblasts,AF)、滑膜成纤维细胞(synovial fibroblasts,SF)和骨髓间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在体外培养3、5和7 d,然后收集细胞,分离细胞总DNA和总RNA,通过细胞总DNA含量分析,评价细胞的增殖性能,利用总RNA,通过RT-PCR扩增Ⅰ、Ⅲ胶原目标基因,然后通过电泳比较细胞分泌表达Ⅰ、Ⅲ型胶原蛋白的mRNA的水平.结果 在取材方面BMSC显示出明显的分离操作简便性;在增殖性能方面,体外培养后3、5和7 d,细胞总DNA定量分析BMSCS均明显优于AF和SF(P<0.01);第5和第7 d,SF明显优于AF(P<0.05);在韧带功能评价方面,RT-PCR和电泳结果显示培养后的3种细胞在第7 d均表达Ⅰ、Ⅲ型胶原蛋白,BMSC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2种来源的细胞.结论 BMSCs与AF和SF相比来源丰富且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和分泌表达Ⅰ、Ⅲ型胶原蛋白细胞外基质等特性,符合韧带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特征,适用于组织工程韧带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背景:Ⅱ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具有保护软骨的作用,还能抑制关节炎的病变。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评价Ⅱ型胶原及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对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制作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模型组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组给予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Ⅱ型胶原组给予单纯Ⅱ型胶原注射、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组给予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治疗。各组动物于术后进行日常观察、称质量、血清抗体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炎症加剧;而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炎症有所减轻,其中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组大鼠血清中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果显示Ⅱ型胶原与透明质酸钠均具有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能缓解骨关节炎病变,Ⅱ型胶原联合硫酸软骨素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是涉及Ⅰ型胶原数量及理化性质改变的一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但有关骨质疏松与Ⅰ,Ⅱ型胶原间的相关性,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物力学性能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与一般性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于骨折损伤后1,2,4,5,8,12 周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骨痂中Ⅰ,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于损伤后4,8,12,16 周进行骨密度测定与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及骨密度值在损伤后各时间点与一般性骨折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更明显.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中Ⅰ,Ⅱ型胶原与最大转矩、弹性模量、最大扭转角均有相关性(P < 0.05).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的分泌异常改变导致了其力学强度乃至骨折愈合质量的降低,影响骨折愈合,是再次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蒋萍  蔚芃  赵明才  陈琼  王梓 《中国临床康复》2014,(30):4845-4850
背景:实验证明胶原蛋白底物具有刺激成软骨的作用,但关于不同类型胶原蛋白刺激成软骨作用的能力仍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I、Ⅱ型胶原蛋白对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将P3代人软骨细胞分别加入普通培养板、I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继续培养。培养10d内,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培养28d后,采用ELISA法、聚合酶链反应、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等方法检测3种培养板中软骨细胞分泌I胶原蛋白、Ⅱ型胶原蛋白及糖胺多糖的量。 结果与结论: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中软骨细胞数量最多,增殖速度为I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的2倍、普通培养板的5倍。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中软骨细胞分泌I型胶原蛋白最少,与普通培养板板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I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中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糖胺多糖最多,与其他两种培养板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软骨细胞优于普通培养板,其中Ⅱ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板在培养软骨细胞时更能维持细胞形态,延长去分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更利于细胞再分化。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腰椎黄韧带肥厚是临床上引起腰椎管狭窄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是非常清楚。目的:分析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腰椎黄韧带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手术所取黄韧带,对照组6例(椎管内占位且无腰椎不稳患者黄韧带)、突出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黄韧带)6例、腰椎管狭窄症组6例。采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黄韧带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Ⅰ、Ⅲ、Ⅴ型胶原蛋白的mRNA含量,分析3个细胞因子在黄韧带肥厚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突出组和对照组(均P 〈0.05);腰椎管狭窄症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在3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突出组(均P 〈0.0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mRNA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腰椎管狭窄症组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高于突出组和对照组(均P 〈0.05);Ⅲ型胶原蛋白、Ⅴ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说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腰椎黄韧带肥厚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引起黄韧带肥厚的主要胶原产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心房肌Ⅰ、Ⅲ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心肌间质胶原成分含量及比值的改变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试验组为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体外循环建立时留取少量右心房肌标本,对照组为8例非心血管疾病及胶原疾病死亡的儿童,尸体解剖时留取右心房肌,并应用免疫组化及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观测其心房肌Ⅰ、Ⅲ胶原的表达.[结果]正常心房肌Ⅰ型胶原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彼此连接成网,Ⅲ型胶原呈散在的斑片状分布,而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Ⅰ型胶原呈现出大斑片状增加,Ⅲ胶原呈现出条索状增加.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显示:对照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Ⅲ型胶原,有显著差异(P〈0.01),Ⅰ型/Ⅲ型比值为5.66±0.43,试验组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Ⅰ型/Ⅲ型比值为3.04±2.06,Ⅲ型胶原蛋白增加幅度较大,Ⅰ型/Ⅲ型比值较前明显减少.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显示肺动脉压力与Ⅰ型/Ⅲ型呈显著相关,肺动脉压力=0.927-0.058(Ⅰ/Ⅲ).[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心房肌中,Ⅰ型及Ⅲ型胶原含量均较正常心房肌中明显增加,且以Ⅲ型胶原含量增加明显,表明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儿未成熟心肌组织亦存在心肌间质重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压力患儿中,肺动脉压力与Ⅰ型及Ⅲ型胶原含量之比(Ⅰ/Ⅲ值)呈线性关系,即:肺动脉压力=0.927~0.058(Ⅰ/Ⅲ),表明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心肌间质重构将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大量的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实神经因素对骨折愈合有调节和支配作用。Ⅰ型胶原是促成骨细胞分化和增强成骨细胞黏附能力主要因素,是组成骨构架的基质蛋白;而Ⅱ型胶原由软骨细胞产生。目的:观察失神经状态下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5/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室及细胞生物教研究室完成。材料:选用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纯胫骨骨折组与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各20只。方法:单纯胫骨骨折组大鼠于从左胫骨平台前缘插入1根中Φ8min克氏针,制成胫骨骨折模型。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在植备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横断切除T30段脊髓约0.3cm,制成T10脊髓完全性损伤大鼠胫骨骨折模型。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伤后1,2,4,5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大鼠骨折断端骨痂中Ⅰ、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果:伤后第1周两组大鼠骨折断端骨痂中Ⅰ、Ⅱ型胶原均有表达,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两种胶原的表达程度均高于单纯胫骨骨折组(P〈0.05):伤后第2周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Ⅱ型胶原的表达量达到峰值,高于单纯胫骨骨折组(P〈0.05);伤后第4周单纯胫骨骨折组Ⅰ型胶原表达量达峰值,高于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P〈0.05),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Ⅱ型胶原仍有高表达:伤后第5周两组Ⅰ、Ⅱ型胶原表达量均下降。结论:失神经状态下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胶原的分泌规律与正常骨折愈合一致,区别在于各时间点尤其是在峰值点上表达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来大量的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实神经因素对骨折愈合有调节和支配作用。Ⅰ型胶原是促成骨细胞分化和增强成骨细胞黏附能力主要因素,是组成骨构架的基质蛋白;而Ⅱ型胶原由软骨细胞产生。目的:观察失神经状态下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5/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室及细胞生物教研究室完成。材料:选用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纯胫骨骨折组与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各20只。方法:单纯胫骨骨折组大鼠于从左胫骨平台前缘插入1根中Φ8min克氏针,制成胫骨骨折模型。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在植备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横断切除T30段脊髓约0.3cm,制成T10脊髓完全性损伤大鼠胫骨骨折模型。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伤后1,2,4,5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大鼠骨折断端骨痂中Ⅰ、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果:伤后第1周两组大鼠骨折断端骨痂中Ⅰ、Ⅱ型胶原均有表达,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两种胶原的表达程度均高于单纯胫骨骨折组(P〈0.05):伤后第2周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Ⅱ型胶原的表达量达到峰值,高于单纯胫骨骨折组(P〈0.05);伤后第4周单纯胫骨骨折组Ⅰ型胶原表达量达峰值,高于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P〈0.05),脊髓损伤并胫骨骨折组Ⅱ型胶原仍有高表达:伤后第5周两组Ⅰ、Ⅱ型胶原表达量均下降。结论:失神经状态下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胶原的分泌规律与正常骨折愈合一致,区别在于各时间点尤其是在峰值点上表达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牛膝联合超声波治疗对膝骨关节炎(OA)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Ⅱ型胶原蛋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防治OA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参照Hulth造模法将模型组、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实验兔制成膝关节OA动物模型。于造模1周后牛膝组、超声波组分别给予牛膝、超声波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牛膝及超声波联合治疗。于治疗4周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组织中IGF-1和Ⅱ型胶原含量,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 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软骨组织中IGF-1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超声波组IGF-1表达与牛膝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F-1表达较牛膝组、超声波组均明显增强(P<0.05)。牛膝组、超声波组及观察组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超声波组Ⅱ型胶原表达与牛膝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型胶原表达较牛膝组、超声波组均明显增强(P<0.05)。 结论 中药牛膝联合超声波治疗能显著提高OA实验兔软骨组织中IGF-1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该联合疗法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凝胶、Ⅰ型胶原凝胶、混合凝胶3种不同生物型细胞外基质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形态学及性能特征比较。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验中心进行。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8只。①人工软骨制备:传代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原凝胶、Ⅰ型胶原凝胶、纤维蛋白-Ⅰ型胶原混合凝胶混合制成3种人工软骨。②模型制备与动物分组:兔麻醉后取膝关节外侧切口,显露髌股关节面,作直径4.5mm,深3mm转孔获得关节软骨缺损模型。48只兔分为4组,每组12只。纤维蛋白凝胶组,缺损区充填骨髓基质细胞纤维蛋白凝胶;Ⅰ型胶原凝胶组,充填骨髓基质细胞Ⅰ型胶原凝胶;混合凝胶组,充填骨髓基质细胞纤维蛋白-Ⅰ型胶原混合凝胶;空白对照组。不充填材料。术后各组动物膝关节不予外固定,自由活动。③标本观察:分别于4,8,12周每组取3只(6侧膝关节)麻醉后处死,行膝关节大体观察,选择损伤区股骨干切片作苯胺蓝、苏木精-伊红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按改良的Seller评分(0分为正常关节,分数越高表示关节退行性变越严重)进行量化评分。结果:①各组兔膝关节4周及12周时大体形态学观察:4周时:纤维蛋白凝胶组、混合凝胶组为淡粉色半透明的软骨样结构,Ⅰ型胶原凝胶组、空白对照组多数缺损区仍呈暗红色,表面不规则。12周时:纤维蛋白凝胶组、混合凝胶组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平滑过渡高度一致、光泽度较正常软骨略差;Ⅰ型胶原凝胶组、空白对照组修复区多数不平整,中央凹陷且存在龟裂。②各组兔股骨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纤维蛋白原凝胶、混合凝胶组各时间点组织化学染色均显著优于Ⅰ型胶原凝胶组和空白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胶、混合凝胶组无显著差异。③组织切片的Seller评分结果:纤维蛋白凝胶组、混合凝胶组在8,12周均显著低于Ⅰ型胶原凝胶组与空白对照组[8周:(19.7,20.5)分比(27.0,25.1)分,P〈0.05;12周:(7.4,9.1)分比(18.2,20.0)分,P〈0.05]。结论:纤维蛋白凝胶作为支架材料修复缺损软骨,材料成分接近透明软骨,优于Ⅰ型胶原,与纤维蛋白Ⅰ型胶原混合物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理想的细胞外基质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