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林绥斌 《新医学》2012,43(6):403-40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二次剖宫产患者106例,其中第一次行新式剖宫产术52例、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4例,分析两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中评价腹腔黏连的差异。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改良新式剖宫产组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9.2±7.8)min、(26.5±4.7)min,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比新式剖宫产组明显缩短(P<0.01)。第二次剖宫产术中所见,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腹直肌无黏连比例明显高于新式剖宫产组(P<0.01),重度黏连比例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腹膜重度黏连比例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P<0.05)。结论: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减少产妇术后黏连,利于二次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比性考察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黏连的情况,以改进手术方法 ,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来我院因妇科疾病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的病例24例做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病例36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盆腔粘连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粘连发生率为37.50%,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3.89%.两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发生盆腔黏连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严重,在二次手术时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也延长了手术时间以及增加了术中出血量.结论 新式剖宫产能够导致产后盆腔黏连的发生,且发生情况要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情况要严重,所以手术者应该不断地改进手术方法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患者各40例,共120例患者。分别对三组不同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的腹腔粘连部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10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25%;新式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14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3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3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7.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患者,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低,是解决剖宫产术腹腔粘连高发的理想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就诊的有新式剖宫产术史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且需要再次进行开腹手术的女性患者392例,有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196例为对照组,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19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再次行新式剖宫产术治疗,实验组再次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记录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和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和产褥病和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患者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和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具有开腹时间短、出血量小及腹腔粘连率、筋膜下血肿率、产褥病率和伤口脂肪液化低等优势,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组为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再次剖宫产42例,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史42例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取不缝合脏层腹膜及壁层腹膜的新式剖宫产200例为改良组,缝合脏层腹膜、不缝合壁层腹膜的215例为腹膜组,传统剖宫产180例作对照。腹膜组在盆腔黏连方面优于改良组,而在进腹时间、新生儿评分及肠道恢复,术后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介于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中更好的一种方法,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 有剖宫产手术史因妇科良性疾病再次开腹患者106例,其中曾行新式剖宫产术54例为Ⅰ组,曾行传统剖宫产术52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粘连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腹腔粘连重、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影响比传统剖宫产术大。  相似文献   

8.
杨林  龚宇  杨艳明 《临床医学》2010,30(5):72-7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缝合腹膜者)发生粘连者分别为68例及14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及6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且不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00-01/2009-01海南省琼海市妇幼保健院既往有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史因第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198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皋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10-2811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组,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同时选取同期6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行新式剖宫产。分析患者的腹壁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轻度粘连、重度粘连以及腹腔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改善术后腹壁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优缺点。方法:分析480例新式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术后放置节育环的随访情况。以及再次手术病例的观察,并与同期196例子宫下段部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放环随访时子宫,位置宫腔深度;及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恢复快,但术后腹腔粘连较多,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近期效果好,但远期腹腔粘连较多,值得探讨,以便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手术时应用纱布垫保护子宫周围术野,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针穿过子宫内膜层,关腹后冲洗腹壁切口,降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并发症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该院收治10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初次剖宫产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第1、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和感染情况及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手术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手术损伤等相关并发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时并发症较多,风险较大,对母婴影响也较大。临床上应当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在剖宫产术中选择的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罗哌卡因)和观察组(58例,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麻醉药物注射后1、3、5、10 min及术毕时,两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麻醉起效快,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对母婴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顶侧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120例)改良式顶侧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对照组218例中108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0例行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在膀胱顶上剪开腹横筋膜,不下推膀胱,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及手术步骤,使手术简便化。结果:观察组与时照组在胎儿娩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术中新生儿评分、术中出血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乳汁分泌情况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具有手术简便、层次清楚,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位干预防治剖宫产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体位干预组,每组43例。麻醉后,参照组采取将手术床朝向左侧并倾斜30°的体位进行护理,体位干预组采取将孕妇右侧臀部垫起4~5 cm的体位进行护理。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20 min后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心率及麻黄碱药物使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NSNS评分。结果麻醉20 min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麻醉前,但体位干预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20 min后,两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麻醉前,但体位干预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干预组麻黄碱药物使用量为(5.23±1.05)mg,明显少于参照组的(8.14±1.77)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干预组术中低血压综合征、单侧阻滞不全、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孕妇NSNS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特殊体位干预对防治SHS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对母体的远期影响。方法 :对本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1月共收住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38例与同期随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38例 ,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再次剖宫产者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等粘连情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再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新式剖宫产组 33例选择再次剖宫产 ,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31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再次手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等粘连情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及再次术后恢复情况 ,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组较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对母体的远期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菲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056-1058
【目的】观察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分为2纽:研究组33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计算2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并观察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①产妇手术时间:研究组(53.31±10.61)min,对照组(76.16±13.73)min,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产后出血量:研究组(601±162.36)mL,对照组(1063.33±320.10)mL,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产褥病率:研究组为6.06%(2/33),对照组为3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静脉自控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与肌肉注射镇痛药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剖宫产术后48 h内母乳喂养时间、睡眠时间及第1次排气时间,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产妇术后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90例,产妇术后实行肌肉注射镇痛药的方法镇痛,采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8 h内母乳喂养时间和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明显优于肌肉注射镇痛法.  相似文献   

20.
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行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2例病人(观察组)与同期随机选取行新式剖宫产术50例病人(对照组)做为对照,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38分钟,对照组平均34分钟(P>0.05 ).出血量:观察组平均177ml,对照组平均171ml(P>0.05 ).两组均无并发症.术后吸收热、腹胀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