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及功能.方法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RT3D-TEE采集图像,对29例心房颤动患者(AF组)和12例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受试者(对照组)的LAA形态和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AF组LAA口短径及左心耳舒张末期容积(LAA-EDV)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2);AF组LAA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LAA口离心率和LAA射血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1、0.02).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AF组LAA形态和功能有明显差异;应用RT3D-TEE对LAA进行形态和功能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技术为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提供了可能。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顿抑的价值.方法 28例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后,分为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将临床和超声影像学指标作单因素对比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 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房颤持续时间[(16.4±11.6)周对(21.3±18.6)周,P<0.05]、左心房内径[(43.4±8.3) mm对(47.6±5.9)mm,P<0.05]、左心房排空分数(0.38±0.04对0.30±0.09,P<0.05)、左心耳排空分数(0.20±0.03对0.12±0.02,P<0.001),其中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两组间差异最为显著,左心耳顿抑组中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与左心耳排空分数测定结果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耳排空分数准确可行,优于临床和其他超声影像学指标,可用于评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左心耳机械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及排空分数,同时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行RT-3D TEE检查的90例患者。其中53例心房颤动患者(AF组),37例非心房颤动患者(NAF组)。53例AF组患者中,11例患者LAA内血栓(血栓组),13例患者LAA自发显影(自发显影组),29例患者LAA未见异常(未见异常组)。采用RT-3D TEE测量并计算所有患者LAA分叶数、排空分数、开口宽度指数(LAA-WI)、长度指数(LAA-LI)、开口面积指数(LAA-OI)、最大容积指数(LA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A-VImin)、射血分数(LAA-EF)、排空血流速度(LAA-v)、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血栓组、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及NAF组患者LAA分叶数,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AF组和NAF组患者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量的LAA排空分数;采用t检验比较血栓组或自发显影组与未见异常组患者年龄、LAA-WI、LAA-LI、LAA-OI、LAA-VImax、LAA-VImin、LAA-EF、LAA-v、LA-VImax及LAA分叶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血栓组、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NAF组患者LAA平均分叶数分别为(3.57±0.77)、(3.28±0.99)、(2.57±0.68)、(2.76±1.13)叶。血栓组患者LAA平均分叶数较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NAF组患者增多,且与NA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P<0.05);而其余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组患者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量的LAA排空分数均低于NAF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71、7.082、10.432,P均<0.05)。血栓组或自发显影组患者LAA-WI、LAA-OI、LAA-VImax、LAA-VImin、LA-VImax及LAA分叶数均大于未见异常组患者[(18.27±2.14)mm/m2 vs (12.76±1.93)mm/m2,(3.45±0.46)cm2/m2 vs (2.64±0.37) cm2/m2,(6.63±0.73)ml/m2 vs (4.72±0.48)ml/m2,(4.22±0.53)ml/m2 vs (2.51±0.22)ml/m2,(4.57±0.32)ml/m2 vs (4.21±0.28)ml/m2,(3.62±0.11)叶vs (2.57±0.08)叶],LAA-EF、LAA-v均小于未见异常组患者[(34.12±2.31)% vs (48.09±2.74)%,(29.11±1.08)cm/s vs (48.18±2.11)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49、7.107、11.000、14.787、4.367、40.471、19.814、42.417,P均<0.001);而年龄、LAA-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AA排空分数是LAA血栓或自发显影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23,95%CI:1.471-2.821)。 结论RT-3D TEE评估LAA复杂结构可行且准确性更高。LAA分叶数增多、排空功能减低与LAA血栓形成相关,且LAA排空分数降低是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接受PLAATO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RT-3D-TEE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分别测量左心耳口最大径、左心耳口最小径、左心耳口深度,并比较三者的差异。以RT-3D-TEE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测量值为依据,选择适当封堵器型号,并在RT-3D-TEE、CAG引导下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62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封堵压缩率为(19.78±6.92)%;术中、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D-TEE、RT-3D-TEE及CAG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RT-3D-TEE测值高于2D-TEE而低于CAG;三者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小径和左心耳深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G、RT-3D-TEE和2D-TEE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与封堵器尺寸均呈正相关(r=0.925、0.841、0.716,P均≤ 0.001)。结论 RT-3D-TEE可用于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术前筛选、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能准确观察左心耳口形态并评估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被推荐用于高卒中风险、不能耐受长期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仅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左心耳形态和大小的观测,以及术中封堵器选择和置入过程的实时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术后封堵器位置和心功能的评估,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必不可少的术中影像学监控手段。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定左心耳机械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对42例心房颤动患者行实时三维TEE检查.分别应用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定左心耳排空分数,并与多普勒测定的最大排空速度(PEV)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三种方法的变异性.结果 二维面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高于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84±17.27)%对(45.39±16.58)%,P=0.000和(62.84±17.27)%对(48.35±19.37)%,P=0.001],与PEV无显著相关性(r=0.529,P=0.130).三维面积法与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39±16.58)%对(48.35±19.37)%,P=0.158],与PEV有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04(P=0.048)和0.662(P=0.036).三种方法的变异性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实时三维TEE测定左心耳排空分数准确可行,优于常规二维面积法,可用于评价左心耳机械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应变率显像(SRI)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变化特点,探讨病理状态下左心耳机械运动的变化。方法分别选择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和31例对照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获取左心耳超声图像,应用SRI技术对两组左心耳壁各节段应变率(SR)相关指标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左心耳壁顶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和舒张期应变率(SRD)均高于其余节段(P〈O.01)。持续房颤组中,心耳顶部SRs仅高于间隔壁及侧壁中段(P〈0.05),心耳顶部SRD,仅高于间隔壁中段(P〈0.05)。持续房颤组各节段SRs和SRD较对照组均降低(P〈0.01)。对照组中,心耳顶部SRs与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和左心耳充盈速度呈正相关(r=0.724,0.637,P〈0.001)。结论左心耳顶部SRs决定了心耳整体的排空能力,房颤患者心耳壁的舒缩功能明显降低且失去有效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并发症,以及因其引起的心腔大小和心功能改变情况,探讨超声心动图在LAA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5例在我院行LAAC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别于LAAC术前及术后48 h、3~6个月、1年检测其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LAD)、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LVDd)、收缩末期右房横径(RAT)、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R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舒张末期容积(EDV)及每搏输出量(SV),分析不同时间点各参数的差异。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5例房颤患者成功完成LAAC 202例(98.5%),与术前比较,术后48 h LVEF、LVFS、SV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各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5例患者中,术后封堵器相关血栓形成17例(8.4%),心包积液4例(2.0%),封堵器周边残余分流29例(14.4%,分流束间距均<5 mm),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和移位。结论超声心动图在LAAC术前检测、术中引导及术后随访中均有重要价值,是确保LAA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变化状况,探讨其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房颤组138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TEE检查。分别从0°、45°、90°、135°不同角度观察两组左心耳二维图像,获取左心耳血流频谱及组织速度成像图像;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最大容积(LAAVmax)、血流峰值排空速度(LAA-EV)和峰值充盈速度(LAA-FV)、血流平均排空速度(LAAAEV)和平均充盈速度(LAA-AFV),以及左心耳各壁收缩期峰值速度(LAA-SV)和舒张期峰值速度(LAA-DV)。并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LAA-EV、LAA-AEV、LAA-FV、LAA-AFV及LAAEF均减低,LAAVmax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颤组138例患者中,左心耳存在血栓者15例,无血栓者123例,对照组、房颤组无血栓者及合并血栓者LAA-AEV、LAA-AFV、LAAEF及左心耳各壁LAA-SV和LAA-DV依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A-AFV判断发生左心耳血栓的截断值为27.5 cm/s,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73.3%、96.7%;LAA-AEV判断发生左心耳血栓的截断值为33.0 cm/s,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0.0%、86.7%。结论 TEE能有效评价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功能。房颤患者左心耳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左心耳血栓形成时减低更甚。LAA-AFV和LAA-AEV可以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或电复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3例心电图证实的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并在复律治疗前24~48h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TEE检查。结果 TEE发现左心耳血栓2例和左心房自发声影3例,经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后39例接受复律治疗,其中31例药物复律(成功19例,失败12例),8例接受电复律(成功6例,失败2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接受复律治疗前,TEE探测心房血栓可作为指导抗凝治疗、降低血栓栓塞风险的一项必要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静脉隔离(PVI)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双源CT(DSCT)诊断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8例拟接受PVI治疗的AF患者资料。所有患者PVI术前均接受TEE及DSCT检查。TEE显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为阳性,DSCT显示造影剂充盈缺损为阳性。以TEE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SCT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TEE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及DSCT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相关检查资料。结果 经TEE确诊为左心耳血栓22例(22/338,6.51%),DSCT诊断左心耳血栓42例(42/338,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0,P<0.01)。22例DSCT阳性而TEE阴性者中,11例(11/22,50.00%)TEE显示血流缓慢引起的自发显影,比率明显高于DSCT阴性组(4/29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0,P<0.01)。DSCT的诊断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93.04%(294/316),准确率为92.90%(314/338),阳性预测值为47.62%(20/42),阴性预测值为99.32%(294/296)。TEE及DSCT检查中,阳性患者左心房前后径、横径及上下径均大于阴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TEE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E阳性患者中LVEF<50%的比例(27.27%,6/22)高于TEE阴性患者(7.91%,25/316;χ2=7.01,P<0.01)。结论 DSCT有助于诊断AF患者左心耳血栓,其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右心房、右心耳自发显影(SEC)和血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6例房颤患者和13例窦性心律患者,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资料留取后,采用TEE充分清楚显示左、右心耳图像并采集血流流速曲线和其他相应指标。结果26例房颤患者左心耳内均可测及SEC,共测及血栓形成者10例;房颤患者右心耳内有SEC者共17例,共测及右心耳血栓形成者1例。结论房颤时右心耳内可有血栓发生,TEE检查在房颤抗凝治疗中和复律前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结构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与左心耳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88例房颤患者及18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腔前后径(LA-D)、左心耳入口宽度(LAA-W)、左心耳长度(LAA-L)、左心耳前壁、后壁及顶部的运动速度及左心耳充盈及排空速度等指标。根据左心耳内透声,将房颤患者分为无自发显影(NO SEC)亚组、自发显影(SEC)亚组、泥浆样改变(sludge)亚组和血栓(thrombosis)亚组,并将各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左心耳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sludeg亚组及thrombosis亚组的LAA-W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栓亚组的LAA-L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各亚组的LA-D均较对照组扩大(P均<0.05);房颤各亚组的左心耳充盈及排空速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在血栓亚组降低更为明显;除无自发显影亚组外,余各亚组的左心耳各壁运动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与左心耳的结构以及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转复前后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的类型及其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 60例非风湿性房颤患者转复前后的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进行研究。结果 非风湿性房颤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分 3种类型 :①持续整个心动周期的明确且不规则的充盈及排空波 ;②不连续的低小充盈及排空波 ;③持续的低流速波。从第一到第三种类型的演变过程中 ,左心房、左心耳内径逐渐扩大 ,功能逐渐减低 ,自发显像 (SEC)程度和血栓发生率逐渐增加。转复窦性心律后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为规则收缩与舒张的窦性心律血流频谱曲线 ,但转复后的左心耳峰值血流速度 (LAA PEV )为 (2 3± 10 )cm /s ,低于转复前的 (3 0± 12 )cm /s (P <0 .0 0 1) ;左心房及左心耳新出现SEC者 8例 ,SEC密度增加者 11例。结论 非风湿性房颤左心耳的血流频谱曲线较好地反映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左心室的舒张功能。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 ,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恢复窦性 ,但左心耳功能出现“顿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