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大鼠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严重烧伤大鼠体内一氧化氮 (NO)含量及 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制大鼠重症烧伤模型 ,检测应用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L NAME)和选择性诱生型 NOS(i 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后大鼠血液中 NO代谢产物 (NO- 2 /NO- 3 )以及肺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神经型 NOS(n NOS) m RNA的表达水平 ,同时统计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结果 :烧伤后大鼠血液中 NO- 2 /NO- 3 含量明显增高 ,L NAME和 AG都能抑制 NO2 /NO- 3 的升高 ,L NAME作用更为明显 ;烧伤后 n NOS的 m RNA表达在肺和十二指肠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AG和 L NAME使 n NOS表达增加 ,AG作用更为明显 ;L NAME组动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AG组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结构型NOS(c NOS)与 i NOS在烧伤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 ,i NOS活性过度增高与烧伤休克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股骨骨折 ,建立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时分别给予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m g/kg、选择性诱导型 NOS(i NOS)抑制剂氨基胍 (AG) 10 0 m g/kg和一氧化氮(NO)合成底物 L Arg10 0 mg/kg;观察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分压变化 ,并记录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 与休克对照组〔分别为 (18.78± 4 .6 4 ) h和 10 %〕比较 ,L NAME组大鼠存活时间和 2 4 h存活率均无显著变化〔分别为 (2 3.80± 9.0 9) h和 4 0 % ,P均 >0 .0 5〕;AG组和 L Arg组大鼠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分别为 (2 8.72± 6 .2 5 ) h和 (30 .6 4± 8.77) h,P均 <0 .0 1〕,2 4 h存活率提高 (均为 80 % ,P均 <0 .0 1)。结论 选择性 i NOS抑制剂 AG及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对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及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股骨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处理组。观察两组大鼠创伤前后及复苏后 1、 3、 5、 12h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两组大鼠休克末及复苏后各时间点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浓度及组织氧分压较伤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同对照组相比 ,处理组休克后期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浓度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休克后期肝脏、小肠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处理组复苏后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 12、 2 4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氨基胍可降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浓度 ,提高血压 ,改善内脏器官的组织氧分压 ,从而改善创伤性休克大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鼠血浆中的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于复苏时予以左旋—N—位硝基精氨酸甲酯、氨基肌、Ir精氨酸等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动脉血浆中P—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正常大鼠组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的含量较低;休克后30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复苏后60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创伤休克 L-NAME组,复苏后60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变化含量较创伤休克 盐水组上调;创伤休克 AG组,复苏后60min及复苏后180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变化不明显;创伤休克 L-Arg组,复苏后60d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较创伤休克 盐水组下调。结论 创伤性休克后体内P—选择素是升高的,这与休克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内皮功能障碍、再灌流损伤和细菌移位有关;LNAME及L-Arg对P—选择素有调节作用,而AG对P—选择素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对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的抑制程度.方法:①用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作培养,检测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对iNOS的抑制程度.②用大鼠离体主动脉条孵育,检测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对cNOS的抑制程度.结果:①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1×10-4 mol/L )可显著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P<0.01),较NG硝基 L精氨酸(LNNA)作用增强(P<0.0 1).②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1×10-4 mol/L)可显著减少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环磷酸鸟苷 (cGMP)水平(P<0.01),较LNNA 作用增强(P<0.05).③与LNNA相比,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1.5×10-4 mol/L)对大鼠主动脉壁cNOS的抑制程度减小(P<0.05).结论:①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iNO S活性显著强于LNNA,而抑制大鼠血管壁cNOS活性显著弱于LNNA .  相似文献   

6.
李荣  张珍祥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987-989
目的:探讨L-NG-硝基精氨酸甲酸(L-NAME)在鼠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复制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1)正常对照组;(2)L-NAME组;(3)LPS组;(4)L-NAME LPS组,观测L-NAME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脏器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给予L-NAME后,血浆NO,TNF-α水平下降,脏器NOS活性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减轻,实验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后肢骨折 ,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 ,复苏时分别输注L -Arg 10、10 0、30 0mg/kg ,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 ,诱导型NOS (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G 10 0mg/kg)观察存活时间、存活率。结果 L -Arg诸组及AG组大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存活率提高。结论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氧化氮是由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下产生的,其产生过程需要四氢生物蝶呤、血红素、钙调蛋白和黄素等多种协同因子的参与,尤其是钙调蛋白起到了一氧化氮合酶开关的作用。对一氧化氮合成过程的调节一般发生在底物水平、一氧化氮合酶的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其调节剂以及调节途径十分复杂。而在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衡量标准方面,目前尚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9.
P-选择素(P-selectin)是血管黏附分子家族中的一种,表达于活化的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在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壁接触、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生长、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一氧化氮(NO)与休克后血管反应性下降、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等密切相关。但是在创伤性休克时P-选择素、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清楚。为此,我们以临床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缺血预适应诱导第二心肌保护窗口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肌缺血预适应及心肌梗死模型.斑点印迹法测定心肌热休克蛋白72含量.结果缺血预适应前静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可使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范围由(22.6±5.9)%扩大至(40.1±8.3)%,与对照组(44.2±8.1)%水平相似.亦可使缺血预适应诱导的心肌热休克蛋白72表达由3.3±0.8降至2.3±0.8,与对照组水平1.8±0.6相似.结论一氧化氮合酶在缺血预适应诱导第二心肌保护窗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参与诱导心肌热休克蛋白7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创伤性脑水肿后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变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模型,测定伤后不同时间点常温下及亚低温后颈内静脉血一氧化氮、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脑含水量。结果:致伤后30分钟大鼠即出现脑水肿,伤后8小时达高峰(从伤前77.63%±0.21%升至79.83%±0.41%);一氧化氮具有同步效应〔从伤前(2.44±0.12)μmol/L升至(7.83±0.27)μmol/L〕;一氧化氮合成酶伤后30分钟达高峰〔从伤前(38.89±41.30)μmol·min-1·g-1升至(106.58±52.46)μmol·mn-1·g-1〕,以后逐渐下降,伤后8小时〔(58.29±19.42)μmol·min-1·g-1〕仍高于假手术组。而亚低温(32~33℃)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减少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伤后8小时分别为79.56%±0.27%,(6.84±0.37)μmol/L,(51.02±24.51)μmol·min-1·g-1〕。结论:一氧化氮在创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中起作用,而亚低温可能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含量,对创伤性脑水肿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模型,按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测定其脑含水量及静脉血NO 和脑组织中NOS。结果:脑创伤后脑含水量随静脉血NO的增加而增加,组织NOS则随NO 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创伤性脑水肿与血NO 有密切相关性,组织中NOS则是该过程的可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缺血性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缺血性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一氧化氮(NO0在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2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L-NNA治疗组。采用4血管关闭法制成全脑缺血模型,利用DNA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计数全脑缺血10分钟再灌注72小时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全脑制血10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哮喘模型组(A组)、不同浓度氯胺酮预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8只。A组大鼠用卵白蛋白辅以百日咳杆菌菌苗和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2周后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氯胺酮处理组大鼠用同样方法致敏,但在激发前分别给予雾化吸入氯胺酮25 g/L(K1组)和50 g/L(K2组);D组在激发前给予雾化吸入0.01%地塞米松;N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进行注射和吸入。每组分别测定其肺组织NO2-/NO3-水平、肺组织诱导型NOS(iNOS)和原生型NOS(cNOS)活性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NOS在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A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水平升高,iNOS和肺组织NO2-/NO3-水平呈高度正相关;K1、K2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水平低于A组(P<0.05);D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水平亦低于A组(P<0.05)。结论25 g/L或50 g/L的氯胺酮雾化吸入可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NOS活性,降低NO含量,减轻大鼠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 mg/kg、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100 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在脑区的表达.结果:内毒素组iN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纹状体、脑干、小脑等;牛珀至宝微丸能明显降低内毒素所致iNOS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珀至宝微丸治疗内毒素休克脑损伤与下调iNO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 mg/kg、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100 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iNOS的表达.结果:内毒素组iNOS阳性细胞分布于心脏外膜与心肌.牛珀至宝微丸能明显降低内毒素所致iNOS的表达.结论:牛珀至宝微丸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心脏损伤与其下调iNO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远侧不同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和再生的相互关系.方法:选用1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肌皮神经切断组、挫伤组和对照组.术后2个月进行Grooming实验,检测其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后取脊髓C5节段标本.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中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切断组和挫伤组的运动功能恢复均较明显,4级以上的百分比挫伤组(86%)优于切断组(57%).与对照组相比,两实验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中三种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切断组较挫伤组表达较高水平的Hsp70(140.61 1.25,130.08±2.38)和Hsp27(143.86±1.32,138.93±1.58);而nNOS蛋白在挫伤组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挫伤组:106.12±0.91;切断组:68.18±0.63).结论:肌皮神经切断和挫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中三种蛋白表达有所不同,其与损伤后功能恢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efficacy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large clinical trials, but knowledg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s incomplete.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ACE inhibitor therapy on cardiac nitric oxide (NO) synthas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o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mRNA expression was quantified by standard calibrated competitive RT-PCR, protein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NOS activity by monitoring the conversion of [3H]arginine to [3H]citrulline during enzymatic formation of NO in tissue homogenates of myocardium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CE inhibitor treatment before elect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r heart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The mRNA expression (amol microg(-1) RNA) of endothelial NO synthase (eNOS) was higher (22.5 +/- 4.8, n = 23) in the atrial myocardium of patients taking ACE inhibitor treatment, before elect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ompared with patients not taking this therapy (8.9 +/- 0.7, n = 33, P < 0.0001). The ACE inhibitor therapy increased eNOS protein expression from [(9 +/- 0.7) relative units (RUs) to (12 +/- 0.9) RUs, P < 0.05, respectively] and cardiac NOS activity from 17.6 +/- 1.3 to 23.7 +/- 1.1 pmol mg protein(-1) min(-1) (P < 0.001, respectively). Inducible and neuronal NO synthase expression was not changed by the ACE inhibition. A similar up-regulation of eNOS by ACE inhibition was found in the left ventricle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he augmented endothelial NOS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was not 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comitant therapy between the patient groups. CONCLUSION: Increased eNOS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CE inhibito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AD and heart fail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基因转移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μl重组腺病毒载体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大鼠的海马 ,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伤后 3小时及 1、3、7和 14日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和双标染色、原位杂交 /组织化学染色及 DNA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 ,检测大鼠伤侧大脑皮质和海马各区 i NOS、BDNF及凋亡相关信号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各损伤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各区 i NOS阳性细胞于伤后 3小时开始显著增多 ,3日达高峰。多数 i NOS阳性细胞同时呈现凋亡相关蛋白阳性反应或分子生物学标记方法(TUNEL )阳性反应 ,但很少同时表达 BDNF m RNA。注射病毒载体组伤后 3日和 7日 ,海马 CA1区和海马齿状回门区 (DH)表达 i NOS、凋亡相关蛋白的细胞及凋亡细胞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 ,而表达 BDNF m RNA的神经元显著增多。结论 :TBI诱导海马细胞表达 i NOS及诱导海马细胞凋亡 ;腺病毒介导的 BDNF基因转移通过下调 i NOS表达 ,增加 BDNF表达及减少细胞凋亡而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