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5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28例按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入院后在病情稳定,生命征正常的情况下,即开始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对照组28例按常规治疗及随意自我缎炼。两组在入院第1天及入院后第30天测定偏瘫肢体肌力和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后30天,康复组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灌注模型.将48只造模成功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造模对照组(n=24)及康复训练组(n=24).另取24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康复训练组于术后48 h每天予以转棒、平衡木、滚筒等训练1h;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血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康复治疗,采用简式FAM和Barthel指数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能力方面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现象有所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好转29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脑血管治疗基础上结合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脑血管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偏瘫患者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继发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160例首次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平均于病后6 d开始,按照早期康复训练流程进行,时间21 d,每日1次,每次1 h.以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早期康复避免或减轻了继发性损伤,与对照组亦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ADL能力及防止继发性障碍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各关节活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方法 的指导训练.达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之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疗效,在药物治疗同时早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导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在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完全稳定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在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且病情不再发展的24~48小时后,对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和实施效果.方法 对我中心自2007年6月至2011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对50例患者除做好一般常规护理,在发病初期即进行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贯穿始终,可减少脑梗死患者残疾程度.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者.康复贯穿脑栓死治疗的全部过程对患者预后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上肢、下肢肌张力治疗后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上肢:康复组的肌张力以0级为主,对照组以2级为主,康复组的肌张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下肢:康复组的肌张力以0级及1级为主,对照组以1+级及2级为主,康复组的肌张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2l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康复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使患肢功能及肌张力得到最大程度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将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60例,应用Clayton康复方案,疗程1个月;对照组62例,不进行康复锻炼.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早期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与步行训练。用简式Fugl-Meyer法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1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琼文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01-404
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BNP)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及临床疗效。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1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肌梗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晕、腰背痛、便秘、心悸、腹胀等一般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BNP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的发生和负面情绪,降低患者血清BNP水平,改善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康复组49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 经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简式Fugl-Meyer评定量(FMA)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经6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显著(P<0.01),且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心脏射血分数以及Borg自觉劳累分级评分,比较2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心脏射血分数和Borg量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康复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急性老年心肌梗死行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03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康复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则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8周后评定Barthel(BI)指数、Fegl-Mevyer(FMA)积分和神经功能评定量表.结果 康复组的BI指数和简易FNA积分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05-108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床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组(联合组,n=100)和单独常规康复训练组(常规组,n=100),统计两组患者的ND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DF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DF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95/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1.0%(81/100)(P0.05)。结论早期床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独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8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1d进行神经功能(Eu-ropeanstrokescale,ESS)、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康复组和对照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但康复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康复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防止急性脑血管病的继发性障碍,避免患肢关节挛缩,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