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对外科医师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制定减少感染发生的对策。将预先选择的 4项感染危险因素 (即手术时间、伤口清洁度、麻醉方式和是否急诊手术 )作为主刀医师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对我院2 0 0 2年 5 0 77例手术进行评分统计分析。危险指数为 0级的手术 174 2例 ,感染 4例 ,感染率 0 .2 2 % ;1~ 4级的感染率分别为 0 .4 0 %、1.5 6 %、2 .2 1%和 6 .35 %。危险指数等级升高 ,感染率也升高 ,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前住院日 ,严格无菌操作 ,对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 0 0 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以2017年全年5 63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切口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科室、住院时间及手术等相关资料,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17年共手术5 635例,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73例,感染率为1. 30%;年龄> 60岁、骨科手术、急诊手术、手术时间> 5 h、切口长度> 10 cm、Ⅲ类切口、住院时间> 10 d及放置引流管等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 05); 73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占30. 49%;革兰阴性菌51株,占62. 20%;真菌6株,占7. 32%。结论:年龄> 60岁、骨科手术、急诊手术、手术时间> 5 h、切口长度> 10 cm、Ⅲ类切口、住院时间> 10 d及放置引流管等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普通外科手术之后,探讨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85例普通手术患者根据切口的感染状况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切口感染组,对照组为非切口感染组,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与非条件性Logistic多因素回顾性方法对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筛选与分析手术后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院的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的感染发病几率约为5.96%.单因素分析方法一共筛选出9个感染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方法显示:手术切口分类、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低蛋白血症这四个因素都是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产生感染的极危险因素.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后,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的发病率非常高,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防治时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探讨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44例重症缓生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16个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6例,感染率18.44%。单欠住院患者授于术次数、消毒措施、相干入方式、预防用抗生素及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联系,又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5个相互独立的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联系的因素,年龄、性别、预防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强度,为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39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接受化疗和放疗、术中情况、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等12 个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诸因素分为宿主、手术及诊疗因素3 部分,采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原有糖尿病、营养状况、手术时间、切口渗血渗液、发热、术前化疗、胸穿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的联系,而性别、手术方式、术前放疗、术后预防用抗生素与其感染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营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手术技术及术中止血、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和切口愈合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并施之精心护理,对降低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581例手术切口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选择4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依据,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率跟踪调查分析。结果危险指数增高,感染率随之升高(P〈0.01);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P〈0.01);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非全麻手术(P〈0.05);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上升,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切口感染率监测。是将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并保持在最低水平。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全切口保护法降低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忠  颜新云 《华夏医学》2002,15(3):414-414
我科自 1 994~ 2 0 0 0年共作阑尾切除手术 498例 ,并随机分 2组 :A组 362例切口采用一般方法处理 ;B组 1 36例则用全切口保护法处理。结果比较 :A组切口感染率 6.1 % (2 2 /362 ) ,其中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为 2 7.4% (1 7/ 62 ) ;B组切口感染率 1 .5% (2 / 1 36) ,其中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为7.4% (2 / 2 7)。1 方法麦氏切口、皮下层出血点予以短时间钳夹后开放而不予结扎 ,剪开腹外斜肌腱膜 ,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 ,然后用2把止血钳提吊腹膜 ,在 2钳之间剪一小孔、先插进负压吸引管吸净腹腔内脓液 ,勿让脓液溢出 ,逐步剪开腹膜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148例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所发生切口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急诊腹部切口手术6例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伤口清洁度、患者合并症、术前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使用抗生素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均<0.05)。结论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病人的体质量,手术时间较长,术前合并症,术前手术室未消毒,围手术期未严格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手术病例资料2 570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1例。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的支原体一体化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培养鉴定。21例切口感染的病例作为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术后无切口感染的87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年龄、血红蛋白、体质量、产次、妊娠天数、胎膜早破、阴检次数、羊水性状、手术时间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17例阳性,4例阴性,其中15例培养出支原体。支原体药敏结果: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3/17,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5/16和16/16。羊水性状和手术时间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应当缩短手术时间,重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术前应当常规开展生殖道支原体筛查,对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的产妇,除常规应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外,术后6 h口服交沙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89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并发医院感染24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8%,其中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占41.7%,其次为泌尿道,占29.1%。丘脑梗死、侵袭性操作、血糖、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意识障碍程度、中线移位、住院日、老年及吸烟等九项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胆固醇则为医院感染的保护因子。结论:脑梗死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重视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和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日常监测资料的准确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7月10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030例,实查1026例,实查率为99.61%。医院感染22例,22例次;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均为2.14%;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感染(31.82%)和下呼吸道感染(22.73%)为主;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感染科ICU(28.57%);抗菌药物总体使用率为44.64%。感染病例分离出细菌1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经血传播疾病HBV检测阳性结果为16.61%,HIV检测阳性结果为2.98%,HCV检测阳性结果为4.13%。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中,血源性传播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感染科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手术部位和下呼吸道为医院感染重点部位,工作中应关注重点科室和重点感染部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其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 1 993年至 2 0 0 0年前瞻监测的 1 2 6 6 6 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 1 0 4 7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为 0 .83% ,占所有感染的 1 7.90 %。男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 (分别为 1 .0 2 %和 0 .6 0 % ,P <0 .0 5 )。感染率的年龄分布呈“V”型 ,<3岁和≥ 6 0岁人群的感染率显著升高。内科和儿科感染率分别为 1 .34%和 1 .33%。 1 993年至 2 0 0 0年 8a间的感染率呈显著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 (OR =1 .0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OR =2 .34)、化疗 (OR =2 .4 8)、患肿瘤 (OR =1 .31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OR =2 .32 )、住ICU病房 (OR =2 .84 )、住院期间发生昏迷 (OR =3.2 6 )、气管切开 (OR=1 0 .4 4 )、接受透析治疗 (OR =5 .2 5 )和骨 /腰穿刺 (OR =2 .0 5 )等。结论 :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住ICU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针对高感染危险人群开展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是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06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2月~2003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10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0.61%,重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为64.15%。感染部位以腹腔、下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抗生素使用种类多、合并其他并发症。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连续3年对ICU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住ICU的831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检出情况,并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31例患者中共有1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8.53%,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使用>20天是ICU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Antibiotic-resistant Acinetobacter nosocomial infection is a leading problem. It acts a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to cause a wide spectrum of infection including nosocomial pneumonia, meningitis, endocarditis,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onjunctivitis, burn wound infection and bacteremia.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infection creates a great problem in hospital sett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clinical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ICU and different surgical and medical war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tandard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s to know the distribution of and their resistant profil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was studied using the modified Kirby Bauer disk diffusion technique following the CLSI protocol.

Results:

Major infections found in different medical wards, surgical wards and ICU were due to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74.02%), A. lowfii (14.2%), A. haemolyticus (7.79%), A. junii (3.8%) among Acinetobacter spices. Acinetobacter showed increased resistant against majority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rugs imipenem (5.2%), meropenem (9.75%), piperacillin-tazobactum (18.2%), netilmicin (16.24%), amikacin (14.29%), ceftazidime (74.1%), gentamicin (70.13%), ofloxacin (42.21%).

Conclusion:

A. baumannii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UTI, RTI, septicemia, bacteremia, and meningitis and wound infection. A. baumannii displayed higher resistance to more number of antibiotics than other nosocomial pathogens from ICU.  相似文献   

17.
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预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数学模型。其回代预测的灵敏度为78.82%,特异度为67.59%,回顾预测的灵敏度为68.29%,特异度为68.60%,对前瞻研究样本的预测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67.4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发病率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993年至2000年该医院住院手术患者共126 665例,其中377例发生泌尿道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0.30%.1993年至2000年各年份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63%、0.44%、0.29%、0.41%、0.23%、0.21%、0.21%、0.13%,呈逐年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其他外科、内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各科室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79%、0.43%、0.29%、0.62%、0.11%、0.11%、0.02%.1993年至2000年产科、五官科、儿科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妇科、内科、其他外科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29%、0.31%.1993年至2000年男性、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婴儿、幼儿、少年、成年、老年组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00%、0.18%、0.15%、0.25%、0.47%,老年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除婴儿组各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为0.00%、幼儿组发病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夏、秋、冬4季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45%、0.60%、0.36%、0.32%,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4个季节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不同亚人群泌尿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不同.总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总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逐渐下降趋势归因于大多数亚人群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降低泌尿道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所有住院患者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共筛选出10项危险因素,其中3项的暴露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们是患糖尿病、化疗、导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剂、夏季住院等3项因素的暴露率呈下降趋势;其他4项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引流、透析、年龄)的暴露率无明显变化.患糖尿病的暴露率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呈负相关(r=-0.84,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正相关(r=0.78,P<0.05),其他因素的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无相关关系.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气管切开、透析等4项危险因素暴露者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其他5项危险因素(患糖尿病、预防用抗生素、导尿、引流、夏季住院)暴露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主要不是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的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