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源  姜文航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62-165
目的从沟通的角度了解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对策。方法 2013年3~4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济南市某公立医院的160名医务人员、350名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对沟通现状的评价、患者知情同意权行使情况等几个方面。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患双方均对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②对沟通时间的评价上,医方和患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方对医方沟通态度的评价低于医方的自我评价;在沟通效果方面效果不佳,患者及家属中选择全部理解、部分理解、不理解的分别占19.9%、62.3%、17.8%。③医患双方对于医方有关病情、费用、治疗方案的告知情况评价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更改治疗方案时的二次告知以及治疗风险,医方评价高与患方,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患方自主权的行使情况,医患双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文化;适当增加沟通时间;建立健全沟通制度,保证患者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医方、患方、政府、媒体等方面的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推动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实效,积极转变服务模式,加大管理模式及服务水平的改造力度,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树立医疗机构良好形象;建立完善医院内部医患沟通相关制度,制定相应处置预案,规范医患矛盾处理程序,理顺医患沟通和调解流程,建设医患双方有效的沟通平台,发挥政府多方位的调解作用,形成医患纠纷法制化、规范化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医患沟通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目的在于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基于对沟通价值的认识不同,运用的程度产生差异,导致实现的目标不同。此项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为医疗服务。这是医方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于了解病史,倾听主诉,掌握病情乃至确定治疗方案的需要,医方处在不得不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被动阶段,因此认定是沟通的最低目标:二是为改善医患关系。主要分为技术与非技术关系和利益与法律的关系。医疗服务被认定为一种商业服务方式后,医方有了市场经济的意识,主动沟通意识增强,进入主动服务阶段。患者出于自身健康与知情的需要渴求与医方沟通,医方掌控沟通的主动权,对合理的“有求”和尽力“必应”的程度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4.
高燕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243-243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来就诊,基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待患者更要及时周到、细致灵活,因为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有利于医疗质量提高;也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还有利于化解或消灭医疗纠纷;更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工作的儿科医生,不但要运用语言交谈沟通技巧,还要学会用眼神、倾听、手势手法、微笑表情等躯体语言来沟通,同时还要学会带着责任心有情感地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所说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通俗地说即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的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一种人际关系。现如今医患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医方和患方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和理解,患方认为医患之间基本无沟通或者不沟通,医方认为也是如此。足以说明医患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度,主要的原因为医护人员未能履行好告知患者的义务,从而促使双方之间信任度降低。因此,不论患方和医方均不同程度地认定医患关系并不和谐,这便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医患沟通就是患方在就医过程中与医方进行的交流行为.因此在医院中医患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现实中,医患沟通不理想的现象经常出现,造成患方对医方的不满意和不信任,医方感到也很痛苦.  相似文献   

7.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志春  姜积禄 《中国医院》2006,10(11):74-75
从分析新形势下医患关系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就目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方、患方等因素进行归类和比较,以期发现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的突破口。指出: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以人性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让患者放心;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建立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与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属于医患信任与沟通的问题,为更好的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笔者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建立医患信任与加强医患沟通进行调查与分析,对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中的角色定位;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中对患者的认识;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意义;社区医生把握患者心理特征;加强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患方的角度了解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患沟通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地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z医院的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对数据采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方对目前的沟通状况总体较为满意,但希望医方能进一步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诉求。讨论医患关系是一种性命相托的关系,解决医患沟通问题的关键是医者能否以同理心来对待患者。  相似文献   

10.
医患沟通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是医方和患方如何认识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问题.医方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忽视和患方对医学科学知识的缺乏,是造成医患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医方往往有意无意的只注重医学的科学价值和医学科学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医学的人文价值和医学人文价值的培养;患方往往只从经验的角度去理解疾病,在求医过程中更希望得到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病理学和药理学的分析和指导.连接医方和患方的因素是疾病,对同一事物的相同认知框架,是得出相同结论的前提.医患双方对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避免医患纠纷和解决医患纠纷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全科医生对执业方式改革及执业现状的满意度,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抽取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50所,选取调查当日5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的全科医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对执业方式改革的认知情况、与居民签约服务情况、对执业现状的满意度。结果:在387名全科医生中,有178人(46.00%)知晓医生可多点执业,有199人(51.42%)支持医生多点执业,有128人(33.07%)认为所在单位支持医生多点执业;有219人(56.59%)所在单位已经开展了与居民的签约服务;有228人(58.92%)支持居民签约服务;有244人(63.05%)赞成病人自由选择医生;有142人(36.68%)赞成医生自由选择病人。对目前执业状况,5个具体方面评价选择不满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奖金分配(37.98%)、工作负荷(36.69%)、医患关系(33.07%)、工作环境(27.91%)和工作内容(27.39%)。认为制约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相关设施服务不健全(33.67%)、单位制度制约(32.81%)、工作压力大(12.51%)以及基层医生数量不足(17.29%)。结论:安徽省全科医生对执业方式改革的积极性较高,执业满意度不高,并存在各种制约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因素。应加大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设施服务建设,设置多点执业准入标准,引导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完善单位制度,合理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执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CHS)机构就医患者对基本医疗服务的现状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方法分层抽取天津市6个中心城区的CHS中心与站各15家,随机拦截300例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基本医疗服务情况与意向评价满意度。结果患病时首先选择到社区就诊的比例为52.3%(157/300),原因中第一位是离家近及方便,占89.2%(140/157);习惯找固定医生就诊者占25.3%(76/300)。有17.7%(53/300)患者不常看病。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能力与态度的综合满意度为78.7%,其中,对医生解释病情满意度最高,为83.7%(251/300);患者对医生疾病诊断、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信任度均达92.0%以上。患者认为医生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的占87.O%(261/300),有85.0%(255/300)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得到过医生健康指导,82.O%(246/300)患者认为医生注意了保护其个人隐私。患者对CHS机构服务环境设施与流程管理的综合满意度为73.6%,其中,药品种类、服务价格、仪器设备与服务环境的满意度均低于综合满意度。结论CHS机构就诊患者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基本满意;患者对CHS的利用不足;CHS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刘德奇  史庭璋  伍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06-1808
目的测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居民满意度,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试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62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32.26%,其中医患沟通满意度为66.13%,医学技术服务满意度为61.29%,服务组织满意度为33.87%。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家庭医生责任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可及的医疗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但是如何提升家庭医生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水平,如何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使之能更合理、更充分的应用是家庭医生责任制探索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保障,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江苏省某医院自2005年以来把强化医患沟通作为该院的重点工作,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等情况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医患沟通概念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医疗机构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对以往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演绎、归纳基础上,对微观层面的医惠沟通概念进行了探讨,对医患沟通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医患沟通的构成要素,并对医患沟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进楼宇的服务利用、在职职工满意度的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式对上海北外滩区域的楼宇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结果  楼宇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分值为7.24分,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合理收费、有效沟通、合理检查、合理配药、服务效率、有效治疗等方面的评价较高,前3项评分分别为7.90、7.89、7.88分;对长处方、转诊服务、家庭病床、延伸处方、医护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前3项评分分别为7.38、7.43、7.43分。婚姻状况、户籍性质、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对家庭医生的认知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上海户籍满意度评分(7.54分)显著高于非上海户籍(6.27分),对家庭医生认知比较清楚的满意度打分为8.33分,显著高于非常不清楚(5.60分)、比较不清楚(6.51分)与一般认知状况人群(7.44分)。  结论  通过家庭医生将社区卫生服务引入楼宇的政策获得楼宇职工的认可。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水平;应通过教育与培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政府应及时修改和完善处方政策和三级转诊制度,提高家庭病床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徐苏  王学明 《中国医院》2011,15(8):63-65
目的:通过对患者期望值进行有效管理,让患者期望值与医务人员期望值的差距尽量缩小,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医疗投诉与纠纷。方法:从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患者期望值的影响因素,提出患者期望值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进一步防止患者期望值的扩大与迁移。结论:首先要认清提高满意度与患者期望值管理之间的关系,引导患者期望值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样会对实际的医疗服务留出一定余地,使患者体验到的医疗服务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期望值,这样才能使患者满意。其次要注重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再次要注重诊疗服务细节与技巧,通过医务人员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给患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最后在耐心倾听中真正了解患者的期望值,及时甄别出不合理的期望值并及早进行干预,将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蚌埠禹会区60岁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知晓率、利用率及满意度,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蚌埠市禹会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共7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知晓率、利用率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共收回完整有效问卷679份,有效率97.0%;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为84.1%,利用率为58.2%,利用的主要目的是:看病(72.2%),开药(54.2%),随访(10.8%),体检咨询(0.3%),理疗(1.0%),听健康知识讲座(4.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总体满意度为(78.2%),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务人员的解释、交流、服务内容(82.3%),就医环境(79.5%),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78.2%),看病方便程度(76.7%),看病等候或排队时间(76.5%),设施、设备(76.5%),价格(65.6%),看病花费(63.0%),均高于居民对其他就诊医疗机构总体满意度和分项满意度(P<0.01);居民对就诊过程中是否担心被染上疾病和被误诊的比例分别为14.9%、20.8%,均低于对其他就诊医疗机构的担心程度(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对就诊医疗机构的信任情况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使用和满意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蚌埠市禹会区60岁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均较高,但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门诊患者医疗投诉特点及其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以改进门诊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接待的498例有效医疗投诉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投诉内容及对象、投诉环节、投诉处理方式及结果。结果投诉内容中服务态度246例,服务流程90例,医疗技术37例,劳动纪律65例,医德医风5例,诊疗环境29例,医疗费用26例;被投诉对象中患者对医生的意见最大,占50.40%;投诉环节主要集中在患者的诊疗过程,其次是辅助检查;投诉处理方式中通过沟通解释及与科室协商后化解纠纷占多数,患者对结果满意及基本满意492例,占总投诉的98.80%。结论门诊患者医疗投诉的原因主要有医方的原因、患方的原因和共同的原因,医院应紧紧围绕患者医疗投诉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42-146
目的 通过对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探讨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为提升眼科医疗服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西省抚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眼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的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进行有关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医患沟通、医疗费用、医德医风、效果评价6个维度及其所包含的20个项目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等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各维度及其所含项目的满意度结果,并找出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872例出院患者6个维度的满意度评价中,医疗质量满意率和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9.08%和(4.96±0.14)分,医疗费用和就医环境两项的得分较低。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均与患者术后满意度因素有关。结论 白内障术后出院患者满意度与多种因素相关,要注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改善医院住院环境及膳食服务,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新农合患者的报销比例,这些方面将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