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6,TRPC6)在大鼠大脑冲击伤后铁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分为假手术组、致伤组和DFO治疗组(n=13).参照Feeney法致伤,假手术组只开颅,不打击,致伤组和DFO治疗组开颅后,打击部位和打击量完全一致,2h后予以生理盐水及去铁胺100 mg/kg,间隔12h给药,持续28 d.于28 d取致伤灶周围脑组织进行脑铁含量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方法,分别定性、定量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在致伤灶周围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荧光双标检测TRPC6在神经元上的定位分布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致伤组脑组织铁离子显著增加(P<0.05),但DFO治疗组并未显著降低其含量(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致伤组TRPC6显著上调,DFO治疗组显著下调其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致伤组TRPC6显著上调(P<0.05),DFO治疗组显著下调其表达(P<0.05);免疫荧光双标检测TRPC6与NeuN共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仅少量细胞表达TRPC6,且密度低,NeuN染色阳性的细胞胞体形态呈椭圆形,仅部分细胞共表达;致伤组致伤灶周围TRPC6表达明显增强,但却未见NeuN染色阳性的细胞;DFO治疗组可见NeuN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多,形态欠规则,与TRPC6共表达细胞数量增多.结论 大鼠TBI后铁离子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能增加致伤灶周围神经元的损伤,而TRPC6可能在铁离子的神经毒性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对心房组织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1(TRPC1)基因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其中假手术5只),心力衰竭组10只。采用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10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左心耳TRPC1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收缩和舒张末内径均明显增加(P<0.05),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左心耳TRPC1基因表达明显上升(P<0.05),TRPC1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心力衰竭后心房组织的TRPC1基因表达及其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与心力衰竭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在肾、心脏和肺等多个器官均有表达,是构成细胞膜钙库操纵性通道的分子基础,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可引起细胞内钙离子信号通路异常,使得大量钙离子内流,导致机体各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变化。通过特异性TRPC6通道抑制剂和RNA干扰技术干预其在相关疾病中的过量表达,可以改善或缓解病情,提示TRPC6可能作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TRPC6作为疾病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是一类由多个成员构成的非选择性离子通道大家族,可分为TRPC、TRPV、TRPM、TRPA、TRPP和TRPML等6个亚家族。TRP通道在不同类型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包括呼吸道、肺、肾、心、肠道、胃和肝组织等。TRP通道能感应多种刺激,如压力、氧化应激、脂质环境、肥厚性信号和炎症产物等,并通过信息整合,经由Ca2+通道,对细胞的生理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如细胞收缩、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研究表明,TRP通道参与了支气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肾组织细胞和肝星形细胞(HSC)等多种细胞的病理学变化,与气道囊性纤维化、心肌纤维化、肾组织纤维化和肝组织纤维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着重对TRP通道参与多种组织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canon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C)通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非电压门控性阳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心血管系统。胞质内Ca2+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其稳态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几乎所有TRPC通道都能非选择性地渗透Ca2+。当TRPC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引起Ca2+内流变化,常造成一些心血管系统细胞基本功能的紊乱,参与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着重对TRPC通道在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新进展及可能的疾病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钙离子在调节细胞的基本活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基因调控、肌肉收缩、神经内分泌、电信号的整合、神经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1-2]。钙离子信号的改变会引发一系列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理生理过程。神经细胞中的钙稳态被严格调控,研究发现钙稳态的紊乱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3-5]。钙信号通路的紊乱是构成神经元脱失的基础,这一观点已得到认可,牵涉神经元功能的诸多因素都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病人血清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6(TRPC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0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3例(重度组)以及因社会因素和头盆不称因素剖宫产病人25例(对照组),采用EusA法检测3组孕妇血清中TRPC6的水平,并分析血清TRPC6与血压、血生化指标和24h尿蛋白总量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及重度组孕妇血清TRPC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5.98,q=3.43、4.68,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TRPC6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TRPC6水平与24h尿蛋白总量呈正相关(r=0.841、0.897,P〈0.05);与收缩压及舒张压也呈正相关(r=0.712、0.774,P〈0.05);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病人血清TRPC6水平升高,并且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近年随着膜片钳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人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表面不仅具有电压依赖的Na^+、K^+及Ca^2+通道,而且分布着许多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并能合成及分泌多种神经活性物质,在维持神经元内外环境、免疫调节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生存起重要作用[2~4].在病理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从静息状态快速向活化状态转变,其活化具有瀑布效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保护或毒性作用,从而发挥“双刃”效应.进一步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机制及功能,对认识脑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TRPC)通道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将BALB/c小鼠分成对照组和哮喘组。应用5%鸡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化的方法制备小鼠慢性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最后一次激发24h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哮喘小鼠肺组织TRP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正常小鼠肺组织分别表达TRPC1、TRPC2、TRPC3、TRPC6mRNA;与对照组相比,哮喘小鼠肺组织TRPC1、TRPC6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TRPC1、6蛋白在哮喘小鼠肺组织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浸润的炎症细胞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TRPC1、TRPC6可能与哮喘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牙胚发育各阶段(蕾状期E14.5、帽状期E16.5、钟状期E18.5、钟状晚期P1及牙根形成期P7)标本,进行TRPC1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TRPC1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呈动态时空表达。在蕾状期增厚的牙板上皮,帽状期和钟状早期的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钟状晚期的成釉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及牙根形成期的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均可见阳性信号表达,且呈增强趋势。结论 TRPC1可能是一种新的参与调控牙胚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牙齿发育矿化的跨膜信号转导分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机械性损伤后反应性胶质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d龄SD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培养,取第三、四代细胞制作细胞机械性损伤模型,电针刺激,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形态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Ast机械性损伤后,细胞增生,体积变大,GFAP表达增强。电针组较模型组细胞增生减少,细胞体积变化不大,GFAP表达较弱。结论电针刺激可以抑制体外培养Ast机械性损伤后的增生,降低细胞内GFAP的表达,即电针可以抑制Ast的反应性胶质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损伤的影响,确定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缺氧时间点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以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分别观察缺氧不同时间段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的形态变化,死亡细胞数目,培养上清液的氧分压、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细胞逐渐出现肿胀、漂浮和坏死。与对照组相比,缺氧10h组死亡细胞数、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与缺氧时间呈正相关,其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乳酸盐浓度和LDH活性则明显升高,而缺氧8h组虽然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LDH活性的变化明显,但星形胶质细胞保存着多突触的形态。结论 缺氧可致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缺氧8h可作为以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缺氧生物学研究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13.
To observe the glial reactions surrounding facial motor neurons following facial nerve anastomosis. At 1,7,21 and 60 d following facial nerve anastomosis,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facial movement was observed, th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immunoreactivity was analyzed by a combined method of fluorescent retrograde tracing and immunofluorescent 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the uhrastructure of astrocytes were observed under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respectively. Postoperatively the function of facial muscles could not return to normal, often accompanied with hyperkinetic syndromes such as synkinesis at the late stage. Motor neurons in every facial subnucleus could be retrogradely labeled by fluoro-gold (FG), and displayed an evident somatotopic organization. Normally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GFAP-positive cells in nonnucleus regions but few inside the facial nucleus region. Postoperatively the GFAP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anastomotic sid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gradually decreased at the late stage. The ultrastructure of astrocytes in ou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heet-like process of astrocytes invested and protected the injured facial motor neurons.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reactive astrocytes undergo som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facial nerve injury and regeneration. The plastic change at the late stage may be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synkinesis.  相似文献   

14.
GFAP?NF在原发性脑干损伤后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蛋白(NF)染色的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明确死于原发性脑干损伤和脑外疾病者共65例,分为损伤组(25例)和对照组(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0例、非心血管疾病20例),通过对中脑、脑桥和延脑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GFAP、NF染色观察,对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损伤组中脑干出现星形细胞的急性反应及神经轴索的特征性改变,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脑干的星形细胞数量及轴索肿胀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上述病理变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尸解病理诊断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测量星形细胞数量及轴突横径,为脑干损伤导致死亡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 1β,IL 6,TNF 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 8例 ,分为亚低温组 (2 5例 )与常温组 (2 3例 ) ,亚低温组于伤后 2 4h内行亚低温治疗 ,控制直肠温度 3 3~ 3 5℃ ,持续 3~ 5d .各组患者分别于伤后 1,3 ,5和 10d外周静脉采血取标本 ,另以健康志愿者 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IL 1β,IL 6和TNF α含量 .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 1β ,IL 6及TNF α含量 (μg·L-1)分别为 60 .7± 9.1,10 0 .5± 2 4 .4 ,17.7± 4 .2与正常对照组 3 3 .6± 13 .5 ,5 8.3±5 .3 ,9.1± 0 .6相比明显增高 ,持续 3~ 5d ,伤后 10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 ;亚低温组治疗期间及复温后血清IL 1β,IL 6及TNF α含量低于常温组 (P <0 .0 1) .结论 :颅脑损伤后血清IL 1β,IL 6及TNF α升高 ,亚低温治疗能降低上述细胞因子含量 .  相似文献   

16.
目地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1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入院血糖水平检查并定时复查,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两组: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病死率、入院GCS计分及GOS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血糖升高组与非血糖升高组对比,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GOS评级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的发生是增加患者死亡、降低GOS评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较为常见,与正常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失衡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较复杂,并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大多数前瞻性研究也发现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异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但相关结论仍有争议.因此,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39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清 《重庆医学》2008,37(16):1802-1803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 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39例临床经验.结果 按格拉斯哥(GCS)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 作者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善后BA四的主要变化是V波的出现,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而病情恶化后的改变则相反。结论 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V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是意识改变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创伤性脑损伤病理过程中p53诱导死亡结构域蛋白(PIDD)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损伤后的大鼠皮层组织中PIDD的表达和定位变化。结果:(1)在假手术脑组织中,PIDD表达很低,脑损伤后其表达逐渐增加,在3天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表达下降;(2)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实验表明,PIDD在损伤后的脑组织中表达明显上升,并且主要定位于神经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