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70%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C),假手术组(sham,S),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组,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预处理组,GW9662预处理组,以及Ros GW9662预处理组.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检测肝血清酶(ALT、AST)水平,取肝脏组织TUNEL法检测缺血肝脏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IR组和Ros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肝脏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及Caspase-3均升高.Ros处理组与IR组相比肝脏细胞凋亡指数、Bax及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GW9662能阻断Ros的保护作用.单独应用GW9662时肝脏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以及Bax表达比IR组升高,而Bcl-2降低.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它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凋亡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乙酰-L-色氨酸(L-NAT)对新生鼠脑缺血缺氧纹状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出生第7天的SD大鼠制备新生鼠脑缺血缺氧模型,HE染色观察纹状体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HIE组纹状体中神经细胞排列紊乱,且数量明显减少,Caspase-3、Bcl-2、Bax的表达升高;HIE+L-NAT组纹状体细胞的损伤程度减轻,Bax、Caspase-3表达下降,Bcl-2的表达进一步升高.结论 L-NAT可能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减轻纹状体细胞的损伤程度,从而保护新生鼠脑缺血缺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时限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及其与Bcl-2、Bax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加只,随机分为正常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5 min缺血预处理组(IP 5 min组)、10 min缺血预处理组(IP 10 min组)四组,每组10只.制备IR及IP模型,取肝门周围组织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检测Bcl-2及B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 结果 TUNEL染色显示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以SO组最低、IR组最高、IP 5 min组、IP 10 min组分别居二三位,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染色Bcl-2 mRNA和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程度与TUNEL染色提示的凋亡程度相同,且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ax mRNA和蛋白在SO组表达低,而在IR及IP各组表达增高,但IR组、IP 5 min组和IP 10 min组两两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10). 结论 ①缺血预处理对胆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上调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而Bax表达与保护作用无直接关系.②5 min缺血预处理过程对肝脏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
姜曼  毕旭东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5):393-396,399,482
目的本实验研究高渗盐水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渗盐水组(HTS组)、丹参组(SM组),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1、3、6、12 h)分为4个亚相,每组各亚相为6只。复制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Pringle’s法),测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MDA水平;常规病理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IR组、SM组及HTS组各时点AST、ALT、MDA及Bax水平较Sham组高,且Bcl-2表达水平较Sham组低,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程度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S组及SM组各时点AST、ALT、MDA及Bax水平较同时点IR组低,且Bcl-2水平较IR组高,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S组各时相AST、ALT、MDA及Bax水平较同时相SM组低,且Bcl-2水平较SM组高,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S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M与HTS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后者效果更优,HTS可以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晓飞  张峰  张业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2632-2634,263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70%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K组)、15-脱氧前列腺素J2预处理组(15 d-PGJ2组),15d-PGJ2+GW9662预处理组(15 d-PGJ2+GW9662组).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栓测肝血清酶(ALT、AST)水平,取肝脏组织TUNEL法检测缺血肝脏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 与SO组相比,其他3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细胞AI、Bax、Bcl-2及Caspase-3均升高(P<0.05).与IR组相比,15d-PGJ2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细胞AI、Bax及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而15d-PGJ2+GW9662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15d-PGJ2组相比,15d-PGJ2+GW9662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细胞AI、Bax及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PAR γ激活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和抑制Caspase-3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n=8):假手术组(Sham组,S)、肠缺血再灌注组(intestine ischemical-reperfusion组,IIR)、乌司他丁组(ulinastatin组,UTI)。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灌注3h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组比较,IIR组和UTI组Bcl-2与Bax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IIR组Bcl-2/Bax比值降低(P<0.05),UTI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UTI组Bcl-2蛋白含量、Bcl-2/B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丙泊酚组(P组)。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组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与IP组比较,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携带鼠Bc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Easy-1系统,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d-Bcl-2及Ad-eGFP.建立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灌注组(IR组)、Ad-eGFP阴性干预组(Ad-eGFP组)及Ad-Bcl-2干预组(Ad-Bcl-2组).检测缺血再灌注小肠黏膜细胞Ca2+-Mg2+ATPase活性及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CK-B活性,RT-PCR检测上皮细胞中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测定上皮细胞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IR组小肠Caspase-3 mRNA转录、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及血清MDA、CK-B含量明显高于sha组;Ca2+-Mg2+ATPase及SOD活性明显低于sham组(P<0.05).与IR组及Ad-eGFP组相比,Ad-Bcl-2组caspase-3蛋白表达及MDA、CK-B含量下调,而Bcl-2表达、Ca2+-Mg2+ATPase活性及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明显上调(P<0.05).结论 Bcl-2重组腺病毒载体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简称参附)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期间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治疗组(SF组),SF组于阻断前30 min静注SF液2 mL/100g.再灌注2 h检测回肠黏膜上皮细胞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同时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凋亡细胞检测显示I/R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SF组凋亡细胞数较I/R组显著减少而多于C组(均P<0.05);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Caspase-3表达I/R组显著多于SF组和C组(P<0.01),SF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Bcl-2表达SF组显著高于I/R组(P<0.05),后者显著低于C组(P<0.05);SF组小肠黏膜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I/R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和促进Bcl-2基因表达减少缺血再灌注期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叶内脂A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讨论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和银杏叶内脂A预处理组,每组按再灌注(1h,6h,24h)三个时间点分3个亚组。建立动物模型;测定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及肝组织凋亡指数(AI);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IP、A组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AI均增加(P0.05);与IR组比,IP、A组肝组织Bax蛋白的表达及AI减少,而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P组比,A组肝组织Bax蛋白的表达及AI减少,而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通过透射电镜下对肝细胞学观察,可见Sham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IR组损伤最重,IP及A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轻,A组更轻。结论 IP及银杏叶内脂A都可通过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来减轻肝细胞凋亡,相比之下后者效果要更好。  相似文献   

11.
胞二磷胆碱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3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胞二磷胆碱预先给药组(citi组),各组按灌注后12、24、48、72 h分成4个亚组(n=6).各组均采用改良Zivin法建立脊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Bcl -2、Bax的表达及刺五加皂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AM)、缺血再灌注组 (IR)及刺五加皂甙治疗组 (ASS) ,并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分为五个亚组 ,缺血时间均为 2 0分钟。分别于再灌注 3、6、12、2 4、48小时后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海马的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cl-2蛋白表达 :假手术组呈阴性表达 ,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 6小时可在CA3区检测到Bcl-2阳性神经元 ,2 4小时达峰值 ,48小时逐渐下降。刺五加皂甙组表达时间及部位同缺血再灌注组 ,与缺血再灌注组对应时间点相比都有显著性增高。Bax蛋白表达 :假手术组海马区呈阴性表达 ,缺血再灌注 12小时在海马CA1区开始表达 ,48小时达峰值 ,刺五加皂甙组表达时间及部位同缺血再灌注组 ,与缺血再灌注组对应时间点相比 ,都有显著性减少。结论 :刺五加皂甙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 ,抑制Bax表达 ,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凋亡 ,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舒芬太尼后处理低、中、高剂量组(SP1、SP2、SP3组)。于再灌注3h时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与Bax表达水平,用TUNEL法检测并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组相比,IIR组和SP1-3组Bcl-2与Bax表达上调,肝细胞AI升高,IIR组Bcl-2/Bax比值降低,SP1-3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IIR组相比,SP1-3组Bcl-2表达、Bcl-2/Bax比值升高,Bax表达下调,肝细胞AI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可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及抑制Bax上调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g,共30只,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二甲双胍组(metformin+I/R组)。metformin+I/R组在建立I/R模型前给予二甲双胍0.125mg/(kg·d)腹腔注射,共14天,Sham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14天。给药结束后I/R组和metformin+I/R组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静脉。分别于再灌注24h时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caspase-3表达,并行Tunel染色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跟Sham组比较,I/R和metformin+I/R组的BUN、Cr均明显升高;同时,相比I/R组,metformin+I/R组的BUN和Cr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跟Sham组比较,I/R组和metformin+I/R组Bcl-2、Bax、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跟I/R组比较,metformin+I/R组Bax、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同时Bcl-2的表达明显强于I/R组。Tunel结果显示,相比Sham组,I/R和metformin+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同时,metformin+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少于I/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预处理能改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莫诺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及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组织形态、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莫诺苷是否可以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并研究可能的相关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莫诺苷[90 mg/(kg·d)]组。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法制备SD大鼠心肌缺血模型,30 min后放松结扎线制备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制备心肌组织切片及采用PCR技术测定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莫诺苷组大鼠血清CK-MB值显著增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组织结构病理损伤加剧、Bcl-2、Bax表达增强(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莫诺苷组大鼠CK-MB值显著下降(P<0.01),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及Bax表达降低(P<0.05),Bcl-2表达增高(P<0.01)。 结论 莫诺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莫诺苷通过上调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Bcl-2基因、下调Bax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vastatin)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通过抗凋亡机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辛伐他汀20mg·kg-1·d-1预处理组。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法制备SD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松开结扎线造成再灌注,观察心电图Ⅱ导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别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凋亡细胞数及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预处理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心肌梗死体积增大,凋亡细胞数目增多,Bcl-2、Bax表达增加(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凋亡细胞数及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上调心肌组织中Bcl-2、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与调控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90只新西兰兔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IR和IP组进行60min的全肝缺血后恢复灌注。而IP组在缺血前采用5min缺血及5min再灌注的方法进行缺血预处理。两组又根据再灌注后处死动物,标本采集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IR3h,IR12h,IR24h,IR48h和IP3h,IR12h,IR24h,IR48h),SO组于手术后24h采取肝标本。所有标本进行HE染色后光镜镜检,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证实,经预处理后肝脏组织损伤明显较IR组减轻。IR组和IP组与SO组比较,细胞凋亡指数(AI)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P组中IP3h,IR12h,IR24h较同时间段IR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有显著性降低(P〈0.05);IP48h与IR48h相比,凋亡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IP组与IR组及S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R(P〈0.05);IR组与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表达:IR组和Ip组与S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增高(P〈0.05);IP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Bcl-2蛋白的表达,改变Bcl-2/Bax表达比例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棕榈油(palm oil,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棕榈油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PO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缺血再灌注组与PO处理组再分为再灌注2 h、6 h、12 h、24 h、72 h、7 d等6个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损伤体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电泳(westernblotting,WB)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O的保护作用。结果①TTC染色: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未见缺血失染区域,缺血再灌注组与棕榈油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后2h均未见明显的缺血失染区,在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72 h、7 d各时间点,PO处理组梗死质量百分比与对应的IR组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O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梗死脑区质量百分比减少;②WB:缺血再灌注组及棕榈油组从再灌注6 h开始Bcl-2、Bax在半暗带区表达增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Bcl-2于缺血12 h达高峰,Bax于缺血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PO处理组与相应缺血组相比,Bc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ax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棕榈油可以减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缺血受损范围;②棕榈油能够增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作用,降低凋亡基因Bax表达作用,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为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2只)和缺血再灌注2、3、6、8、12 h组(每组8只)。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TUNEL染色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缺血周围区,再灌注2 h后凋亡细胞开始出现,6~12 h明显增多。Bcl-2、Bax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Bcl-2蛋白高表达的细胞形态相对完整,Bax和p53蛋白高表达的细胞受损严重。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Bax和p53出现的早。结论:Bcl-2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早期调控促进Bcl-2的表达并减少Bax和p53的表达,对降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细胞的损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盼  赵明  蒋鹏  王胜军  谷腾飞 《重庆医学》2012,41(16):1604-1606,1673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7)、缺血-再灌注组(I/R组,n=7)、缺血-再灌注+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7)。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Bax mRNA、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DEX组Bcl-2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上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表明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