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管理。方法全胸腔镜ECC下完成心脏手术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左心房血栓1例,左心房黏液瘤1例。均采用经股动脉、股静脉(Carpentier双腔股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中度低温、中流量灌注,手术均采用4∶1含血冷停搏液经升主动脉顺行灌注进行心肌保护。结果 9例患者ECC时间78~550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9~192min,术后无并发症,全组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无论是医师、灌注师均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早期病例选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合理地选择股动/静脉插管型号、术中连续泵压、血气分析监测和加强ECC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4例,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严密观察监测泵压和中心静脉压,加强各项监护,积极配合术者处理并发症。结果 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尚满意。3例CPB过程满意,1例在CPB期间出现静脉引流欠佳和低血压,经调整股静脉导管有所好转。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可采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小结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管理。方法 在胸壁打3个小孔借助于电视胸腔镜下建立体外循环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瓦氏窦瘤破裂修补术。结果 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因为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和镜向操作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27例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ECC情况。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左房黏液瘤摘除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体外循环方法为浅低温(30~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1],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62~126min(94.67±24.4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4~55min(34.50±11.32)min;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ECC,无术后早期死亡,27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正确选择插管型号,确保术中流量要求,是保证体外循环灌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在体外循环管理方面应该重视术者和麻醉医师的交流配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CPB资料,男性8例,女性18例。房间隔缺损手术20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3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CPB下完成,CPB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总量为20 ml/(kg.30min)。结果本组CPB转流时间(119±5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21)min。所有患者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CPB,无术后早期死亡,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针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特殊性给予合理的CPB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29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ECC情况.其中男性7例,女性2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整形术1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ECC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管理。方法分析120例心脏病患者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Ebste in畸形、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的体外循环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1例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延长第4肋间切口探查;1例因手术操作导致出血而延长切口再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例患者因残余漏再次手术;其余11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分析103例心脏病患者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术中1例因调整股静脉插管位置时不慎将股动脉带出,出血约200ml,遂重新插入股动脉建立体外循环;术中1例因心包粘连,纵行切开胸骨第3肋间,横断第3、4肋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术后1例1周后出现残余漏,再次手术治疗。全组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是常规心脏外科手术方法的一种补充,加强体外循环的应对措施和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手术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心外科121例行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手术患者的ECC及其围术期资料,其中三尖瓣成形110例,三尖瓣置换11例.再次心脏手术101例.ECC中60例采用浅低温,61例采用常温,均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心脏跳...  相似文献   

11.
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时间,124例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124例,年龄3个月-10岁,体重4.2kg-40kg,大部分小儿使用国产膜式氧合器,预充总量控制在450ml-850ml,心肌保护主要采用4:1含血心肌保护液,低体重的患儿术中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132(37.85±26.52)min,CPB时间38-258(81.27±56.51)min,95%自动复跳,尿量排出满意,转流过程平稳,未出现CPB相关故障和并发症,全部顺利脱机。结论根据病情及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CPB方法,尽量减少预充量,积极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良好的心肌保护及脏器保护,是确保CPB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右侧胸壁打3个孔(1~2 cm),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对21例患者行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成形术2例,DEVEGAR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ICU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139~246 min,平均(183.67 ± 31.49)min;体外循环时间69~176 min,平均(81.43 ± 31.56)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5~85 min,平均(27.31 ± 27.72)min.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9 h,平均(3.1 ± 4.9)h.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 2 2例再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ss,CPB)管理休会。方法 :正中切口经升主动脉插管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18例 ,右前外侧切口经股或髂动、静脉插管建立CPB 4例 ,6例室颤下手术 ,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其余病例均采用中度低温下手术。心肌保护采用 4∶1含血冷停跳液。结果 :本组CPB时间 >12 0min 6例 ,心脏自动复跳 13例 ,采用心内外联合除颤 3例。其中 3例试停机后 ,心脏胀满 ,血压下降 ,左房压高 ,立即行左心转流 10~ 2 0min ,再缓慢停机。术后 1例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均具有病程长 ,心功能明显受损、CPB时间长等特点。因此 ,加强CPB管理以提高手术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曹宇  杜耘  杨庆军  田中义  乔欣 《重庆医学》2013,42(16):1812-1813,1816
目的探讨胸腔镜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择30例心脏病患者,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Ⅰ~Ⅲ级,采用双腔或单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的主要步骤通过单肺通气来暴露术野,分次给予舒芬太尼镇痛,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微泵静脉注入丙泊酚镇静,并根据需要间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手术时间120~300min,平均(208.1±87.5)min,转机时间60~211min,平均(134.7±64.2)min,阻断时间30~120min,平均(74.9±43.5)min,复温后29例自动复跳,28例患者当日拔除气管导管,全部患者住院5~8d,平均(7.1±0.7)d,均顺利出院。结论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加强呼吸管理和肺保护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拔管;完善的单肺通气管理和循环管理是此类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2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5例,黏液瘤摘除术3例.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闭升主动脉,胸腔内操作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成功30例,成功率100%,无转为正中开胸扩大切口.体外循环时间50~319 min,平均(111±45)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为21~118 min,平均(43.6±30.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20~2500 ml,平均(225±150)ml.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及右侧气胸2例.结论 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黏液瘤摘除术和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61-863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后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60例,其中30例于体外循环前进行远隔缺血预处理(观察组),另30例不进行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心肌血运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时间,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24 h检测2组患者桡动脉血的氧合指数(O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血运阻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手术前OI及血清TNF-α、IL-6、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6、24 h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而OI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24 h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O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病,现将我院小儿心胖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3月-2000年4月,我院对48例心脏手术采用了4种不同径路的小切口,对不同径路的手术,我们在体外循环管理中采取了相应的配合措施。取得出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总结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经验。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共行腔镜辅助右侧开胸心脏微创手术32例,采用浅低温ECC,股动、静脉插管15例,股动、静脉插管加右颈内静脉插管15例,股动脉及右颈内静脉插管2例。ECC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心肌保护采用含血停搏液灌注法12例,HTK液灌注法18例,不停跳2例。术中经食道超声(TEE)帮助下心腔排气并观察心脏情况。结果所有病例ECC中引流充分,ECC时间(86.1±25.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8.2±13.9)min,开放后自动复跳13例,辅助时间(30.5±16.6)min,超滤量(980.5±468.2)ml,转中尿量(685.7±316.5)ml,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股动、静脉插管ECC适于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手术,VAVD技术保证了ECC静脉引流通畅,右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上腔静脉引流措施,TEE对于观察心脏功能状态、指导心脏排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病,现将我院小儿心胖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共275例,其中男137例,女138例,年龄75d-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