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单指指端缺损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手术指征且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邻指皮瓣组30例32指采取邻指皮瓣手术治疗,根据指端缺损于邻指中节背侧设计皮瓣。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30例36指采取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术者根据指端缺损大小于手指中节背侧设计皮瓣,侧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并于皮瓣远侧缘设计三角形皮瓣。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及疗效。 结果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手术时间为(41.5±12.3)min,与邻指皮瓣组(42.6±13.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住院时间为(7.3±0.8)d,显著短于邻指皮瓣组(10.8±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皮瓣疗效优12例(40.0%),良17例(56.7%),可1例(3.3%),差0例(0.0%),优良率为96.7%(29/30),显著优于邻指皮瓣组优11例(36.7%),良12例(40.0%),可7例(23.3%),差0例(0.0%),优良率76.7%(23/30),χ2=5.1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疗效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有所提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过去常采用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骨、肌腱和感染控制后予以植皮处理,治疗时间长,痛苦较大,亦有可能踝关节长期制动,造成踝关节僵硬,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年我科收治1例踝关节内侧、足跟后侧软组织缺损感染合并跟腱外露患者,采用前踝上带蒂岛状逆行皮瓣修复,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以下骨和肌腱外露、踝关节周围及足的软组织皮肤缺损修复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以往一般采用植皮、局部皮瓣、交腿皮瓣、胫前或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以及游离皮瓣等手术方法修复。我们自2005年7月~2007年6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8例此类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带蒂穿支岛状皮瓣对于小腿内侧与内踝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99例小腿内侧及内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穿支蒂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穿支蒂组应用胫后动脉的带蒂穿支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对照组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的皮瓣成活率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蒂组皮瓣成活率、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带蒂穿支岛状皮瓣可以改善小腿内侧、内踝创面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腓肠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有效修复髌前与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的治疗.方法 对16例膝部及胫骨上段软组织严重缺损的创面,采用腓肠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结果本组随访0.5~1.5年,15例生长良好,1例术后发生伤口周围感染,经上VSD负压引流1周后植皮成活.结论 腓肠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膝部及胫骨上段软组织缺损,不吻合血管,是修复膝部及胫骨上段创面的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优点。方法将40例足踝部软组织创伤性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病例采用传统创面换药+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另一组采用VSD+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的对比,研究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优点。结果 VSD组中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创口感染2例,踝关节功能Kphoed评分平均为92.0±6.7分,住院时间平均为16.0±3.1天;对照组中皮瓣部分坏死6例,皮瓣感染6例,踝关节功能评分Kphoed评分平均为83.0±5.5分,住院时间平均为28.0±4.2天。结论 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面软组织缺损可以减少创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腘动脉外侧皮支血管为蒂,形成(1)顺行岛状皮瓣:选用外侧皮支1支作为皮瓣营养血管,皮瓣旋转幅度大,面积可达20~17cm^2,血管蒂长,可达14cm。(2)逆行岛状皮瓣:选用胫动脉穿支与外侧皮支动脉末梢支的吻合网作为皮瓣营养血管,血管蒂长,血供丰富.转移灵活。这类皮瓣适用于膝关节、小腿下端、踝关节、足部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段骏  段萍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06-907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方法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其中6例钢板外露,1例骨外露,术前做好皮瓣大小设计与皮蒂的旋转点,均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处。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缺损处完全封闭,外形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旋转范围大,操作易掌握,能很好解决胫前软组织缺损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
带指背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手指皮肤缺损,尤其是残端骨外露很常见,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损伤或外露,通常需皮瓣移位,甚至残端骨短缩,才能完成创面的覆盖。自2002年2月—2007年5月,我们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和残端创面覆盖63例85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85指,男42例,女21例;年龄16~58岁,中位年龄32岁。手指皮肤缺损伴肌腱外露37例,残端骨外露26例。指背筋膜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近节掌背侧皮肤缺损28例32指,指被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中、末节掌背侧皮肤缺损及指端缺损35例53指。1.2手术方法1.2.1皮瓣设计:(1)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顺行岛状皮瓣,根据皮瓣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邻指作为皮瓣供区,皮瓣以邻近伤指侧的指背中外1/2交界处为筋膜蒂的轴线,以掌背动脉的远端穿支为旋转点,距指蹼缘以近约1.0cm处,皮瓣可切取至轴心线两侧1.0~1.5cm,不应超过侧正中线。(2)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首先确定皮瓣的蒂部,远侧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皮瓣的蒂部,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以指背中外1/2交界处为筋膜蒂的轴线。1.2.2皮瓣切取:筋膜蒂部皮肤“S...  相似文献   

10.
张洪川  刘柏轩  王利新 《吉林医学》2010,31(13):1858-1859
目的:报告临床应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实践经验。方法:应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胫前慢性溃疡、骨外露、跟腱外露12例。皮瓣切取面积(4 cm×4.5 cm)~(9 cm×8 cm)。结果:全部转移皮瓣成活良好,11例切口Ⅰ期愈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覆盖范围广,可有效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87年 11月至今应用带胫后动脉的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6例 ,皆获得成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2~59岁 ,平均 39.2岁。 4例为足及踝部外伤植皮术后溃疡 ,病程为 5~ 36月 ,平均 15月 ,1例为外伤后足跟皮肤缺损 ,此 5例行了同侧逆行岛状皮瓣转移 ,1例系小腿外伤后胫前动脉损伤 ,软组织缺损 ,胫骨外露 ,行了对侧逆行岛状皮瓣交叉转移。皮瓣面积最大 9cm×12cm ,最小 3cm× 9cm。1.2 手术方法  (1)皮瓣的设计 :内踝后方胫后动脉搏动点为旋转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问题。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胫前下 1/3、内外踝、踝前、跟腱及跟底创面 18例 ,皮瓣切取面积 4cm× 3.5 cm— 12 cm× 9cm,蒂长 7cm— 12 cm。结果 :2例皮瓣出现完全坏死 ,16例愈合良好 ,其中 3例皮缘小部分坏死 ,剪切坏死边缘后缝合 ,愈合良好。 5例皮瓣出现瘀血肿胀 ,有散在水泡 ,不影响愈合。结论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丰富可靠 ,切取操作简便 ,是修复胫前下1/3段、踝周、跟后跟底骨和肌腱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53-1355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及腓动脉在踝部穿支血管,设计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两种螺旋桨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12例胫骨远端、内踝、外踝、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6例踝关节、跗骨、伸肌腱外露,3例慢性窦道感染,18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一期修复3例,二期修复18例。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设计螺旋桨皮瓣8例,以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设计螺旋桨皮瓣13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0cm×6.0cm~9.0cm×14.0cm。供区直接缝合18例,3例游离植皮关闭创面。结果:术后2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螺旋桨皮瓣、2例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螺旋桨皮瓣出现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所有病例经随访4~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无臃肿,供区植皮全部成活。结论: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以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踝、跟腱和戏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方法:对22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行急诊或延期行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19例全部成活,3例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自愈。结论: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操作简便,成活率高,风险低,损伤轻,是修复足跟、踝、跟腿外和小腿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并筋膜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9年6月以腓肠神经并筋膜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观察皮瓣成活率,颜色,质地,感觉。结果本组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皮瓣颜色好,质地正常,3个月后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于6个月时基本正常。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腓肠神经并筋膜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安全,效果满意,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骨或肌腱外露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收治的手部外伤患者46例,观察组25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皮瓣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皮瓣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 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 跟骨外露最大面积5cm×10cm.结果: 共切取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3块,其中1例岛状筋膜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其余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供瓣区所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月~ 4年,效果满意.结论: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8例,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穿支变异的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方法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常规设计,切取时发现皮穿支变异,经重新设计原皮瓣为倒水滴状皮瓣或为蝌蚪状皮瓣,使进入皮瓣的皮穿支位置合适,血管蒂转位点向内踝远端分离,无张力修复前足。结果该组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3年下肢功能、外观改善满意。结论术前术者对该皮瓣有充分思想准备,在皮瓣设计切取时考虑到胫后动脉皮穿支变异的可能性存在,术中可根据皮穿支进入皮瓣位置重新调整原皮瓣及血管蒂转位点,以达到顺利移植成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治疗手外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严重外伤极易造成骨骼、关节、肌腱、神经、血管外露,后期瘢痕切除松解后所遗留创面修复方法较多.腹部带蒂皮瓣及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存在着手术繁琐,时间长,坏死、感染风险大等问题.近十年来,多家报道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效果满意[1~6].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13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