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光清  张建辉  关莹  郑恩海  童玉燕 《重庆医学》2012,41(30):3160-3161,312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43例(56个病灶)的近期随访资料,包括病灶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等,比较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所见及对肿瘤灭活程度的判断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显示56个病灶中47个造影灌注各期均无增强,9个病灶边缘少部分组织在动脉期不规则增强,内部大部分组织在各期均无增强;增强CT显示56个病灶中49个造影灌注各期均无增强,7个病灶边缘少部分组织在动脉期不规则增强,内部大部分组织在各期均无增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灭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对灭活效果的判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635,P<0.001)。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较准确检查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的肿瘤灭活范围和发现残留病灶,具有与增强CT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的相似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Chen MH  Wu W  Yang W  Gao W  Dai Y  Yin SS  Huo L  Yan K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491-3494
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观察肿瘤大小、数目及分布,探讨其对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就诊的164例确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符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入选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81例射频消融前采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CEUS组),83例射频消融前未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男121例、女43例;年龄38~72岁,平均52.4岁.造影前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平均直径超声造影组3.6 cm,对照组3.5 cm.治疗后采用常规超声,增强CT和/或超声造影等影像检查进行规律性随访.结果超声造影组81例造影后9例(11.1%)因发现肿瘤数目 〉5个 (5例)、范围测量〉8 cm(2例)、侵及2支大血管或肠管(2例)被确定为非射频消融适应证,余72例101灶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超声造影新发现≤1.7 cm 8例12灶中,5例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治疗后随访病例,3例7个灶为肝细胞癌卫星灶.另有16灶为常规超声不能定性或误诊良性,经超声造影确认并指导射频消融治疗.两组随访6~36个月,超声造影组与对照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5.0%和89.6%(P〉0.05).对照组新生率高于超声造影组(22.9% vs 9.7%,P〈0.05).结论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有助于筛选适应证,显著减少新生转移病例.造影所获信息为早期检出微小癌灶提供了手段和依据,从而有效的提高射频消融对肝癌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叶桂宏  杨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9):1090-109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均经病理证实)患者65例,比较术前常规彩超、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对比常规彩超引导的60个病灶和超声造影引导的75个病灶射频消融后的疗效。结果 65例肝癌患者中发现135个病灶,其中转移灶92个,原发灶43个。常规彩超检出病灶100个,检出率为74.1%;增强CT扫描检出病灶130个,检出率为96.3%;超声造影检出病灶128个,检出率为94.8%;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肝癌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4,P=0.007);其中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肝癌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彩超 (χ2=26.413和22.105,P=0.007和0.008);增强CT扫描与超声造影肝癌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P=0.824)。常规彩超引导下60个肝癌病灶完全消融42个,完全消融率为70.0%;超声造影引导下75个肝癌病灶完全消融63个,完全消融率为84.0%,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下完全消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8,P=0.041)。以术后1个月增强CT扫描检查作为标准,112个病灶完全消融,术后超声造影显示完全消融84个,正确率为75.0%。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前可以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射频消融后可以提高对疗效的判定率,在肝癌射频消融前后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光清  张建辉  黄利  曾江正 《重庆医学》2012,41(18):1854-185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该院收治的转移性肝肿瘤患者23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完全灭活率为92.11%,2年内肿瘤复发率为13.1%,1年存活率为78.2%。无围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可对转移性肝肿瘤进行有效治疗,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已获得广泛认可[1,2]。常规超声因其快捷、方便的优点,已成为肝癌消融治疗最常用的引导工具,但常规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肿瘤的检出以及定性诊断、治疗后坏死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例肝癌患者并在RFA治疗前通过超声造影(CEUS)对其数目、大小、性质等进行确定,并在治疗后1个月以及半年后通过CEUS进行复查。结果未出现新生病灶,且5个病灶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RFA治疗前通过CEUS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为RFA的治疗方案提供最有效的数据凭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120例患者共165个肿瘤,首次完全消融达到80.0%,术后第1、3、5年的总体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32.5%、30.0%。肿瘤直径≤3 cm组和〉3 cm组比较,≤3 cm组近期疗效优于〉3 cm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治疗效果好,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恶性结节16例,炎性结节12例)行灰阶超声造影,动态影像经专用软件脱机分析,获得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EAK)、局部血容量(RBV)、局部血流量(RBF)、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最大灌注强度(Slmax)等参数。将各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各种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均表现为上升支陡直,到达顶峰时先快速下降,随后平缓下降。炎性结节组TTP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恶性结节组(均P〈0.05)。恶性结节组的丌P、MTT均晚于正常组织(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Slmax高于正常组织(P〈0.01);两组其余各参数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PEAK、RBV、RB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显示甲状腺组织及结节的不同灌注情况,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激光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超声造影评价。方法选取76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与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各38例,对比1个月完全消融率,评估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甲胎蛋白(lpha-fetoprotein,AFP)、异常凝血酶原Ⅱ(abnormal prothrombin-Ⅱ,PIVKA-Ⅱ)、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CPC3),观察并发症情况(局部疼痛、腹腔出血、胆道出血、胆漏、腹腔感染),以及2年生存率、2年内无进展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1个月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FP、PIVKA-Ⅱ、CP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FP、PIVKA-Ⅱ、CPC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局部疼痛、腹腔出血、胆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漏及腹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2年内无进展生存率及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肝移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近年来,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等已成为肝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射频消融19例患者,治疗后经超声造影、增强CT动态综合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B超引导经皮肝穿射频治疗肝癌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冷极集束电极射频(cool electrode radiofrequency,CERF)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复习连续46例肝癌患者经HECF-3000冷极射频治疗机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内血供状况、肿瘤大小、AFP值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FP值术后1周内下降者占56%,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瘤体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其术后1~6个月大都瘤体血供消失,瘤体缩小、消失.个别瘤体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得到控制.直径大于5cm肝癌,配合介入栓塞治疗,多数瘤体缩小.继发性肝癌就瘤体而言,射频治疗后大部分瘤体缩小得到控制.而冷极射频机行双中空冷循环冷却射频针不粘连组织.结论 B超引导下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肝癌,近期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的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进行分析 .[方法 ]对 18例肝硬化患者以及 10例正常人行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术 ,分析肝组织的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 .[结果 ]肝硬化患者造影增强到达高峰的时间为 10~ 15s(平均为 13s) ,造影后增强的CT值量在 19 7~ 87 4Hu之间 (平均为36 1Hu) ,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造影强化速率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肝硬化患者扫描结束时 ( 30s) ,肝脏CT值从峰值下降至 5 8~ 4 1 1Hu之间 (平均降至 15 0Hu) ,从峰值到扫描结束的时间为 15~ 2 0s(平均为 17s) ,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造影衰减速率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反映了肝硬化病人的血流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判断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RFA治疗的205例肝癌患者205个病灶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低机械指数(MI〈1.0)CEUS检查(造影剂为SonoVue),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与CEUS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效果及局部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同期行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提示92个病灶(44.9%)周边出现低回声区,或于病灶局部检及血流信号,常规超声判断消融不全或局部复发的敏感性为77.5%,特异性为76%;CEUS检查提示80个病灶(39.0%)于动脉期可见造影剂局部充填,CEUS判断消融不全或局部复发的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8.4%。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CEUS可以更准确判断RFA术后消融程度及局部复发情况,与增强CT/MRI相当,可为射频治疗术后疗效的判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共95个病灶进行经皮肝穿肝癌射频消融术(RFA),按病灶大小分组,用CT或MRI复查及AFP水平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三个月CT或MRI复查,缓解率为92%,完全缓解率为65%。各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缓解率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05;0.025〈P〈005)。AFP从646±757IU/L降至250±267IU/L(t检验,P〈0.05)。1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5%、70%。结论RFA对于治疗肝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B超下小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以2%利多卡因行皮下局部浸润麻醉.电极针穿刺前3 min,A组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B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1,穿刺定位后两组均以丙泊酚0.5 mg...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在较大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较大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4cm)射频消融后的治疗结局和经验。方法:1999年12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对441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肿瘤最大直径4~8.2cm[平均(4.6±0.63)cm]。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后凝固性坏死结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预后。结果: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坏死率72.9%。与射频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20.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9.5%。与射频消融有关的死亡7例。随访1~62个月,359例患者的379个直径≥4cm的肿瘤得到有效随访资料,其中302个肿瘤术后完全坏死,130个肿瘤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43.0%。肿瘤直径4~5cm者中位生存期2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8.1%和17.6%;肿瘤直径5~6cm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36.4%和9.7%;直径≥6cm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6%、28.1%和0。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是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中小肝癌患者233例,其中资料完整者119例,分为行射频治疗者(射频组)57例和行手术治疗者(手术组)62例,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1.2%、63.2%、56.1%,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2.5%、35.1%、21.1%;手术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1.9%、64.5%、59.7%,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9%、45.2%、25.8%,2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1).结论:原发性中小肝癌采用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射频消融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花费更低,在治疗中小肝癌上有望替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8.
隋洋  王兵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74-167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5例甲状腺结节病人(88枚结节)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48枚结节)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未完全灭活的组织及时行RFA补充治疗;B组35例(40枚结节)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后2组病人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等各项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病人的远期疗效.结果:RFA治疗后超声造影发现A组21枚结节未完全灭活并及时补充治疗.全部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2组病人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2组结节完全坏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83.7%、96.2%和56.5%、68.3%,同一随访时期A组结节的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RFA治疗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可实时引导定位,指导补充消融治疗,有效提高完全灭活率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