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院观察了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33.3%,与文献报道的51.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诱导缓解方案对CR率有一定影响。DA和H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CR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标准化疗(DA及HA)与小剂量化疗(小剂量阿糖胞苷、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CR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凌君 《中外医疗》2016,(22):147-148
目的:探讨分析预激方案与标准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到该院院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预激方案组(32例)和标准化疗组(30例),预激方案组给予CAG方案治疗,标准化疗组给予DA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预激方案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标准化疗组为46.67%,标准化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预激方案组高,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曙平  吴登蜀  赵谢兰  何群  陈方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175-176,180
目的比较预激方案(CAG方案)与标准化疗方案(DA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共选择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5例,20例使用CAG方案,25例选用DA方案。结果CAG组与标准化疗组对比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AG方案组骨髓恢复时间缩短,输血量少,化疗相关死亡率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耱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顼激诱导方案(CAG)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年龄>60岁的13例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给予改良CAG方案进行诱导化疗.结果 13例经CAG预激方案诱导化疗后,4例达完全缓解(CR),5例达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69.2%,毒副反应少.结论 改良的CAG预激诱导方案对老年复发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是一种较合适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IA方案)及柔红霉素(DNR)+Ara-C(D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38例患者随机分为IA组(IA方案)和DA组(DA方案),疗程3~7d,观察两组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及有效率.用SPSS 18.0软件包对上述两个组的CR率、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IA组和DA组的CR率为80.77%、41.67%,有效率为88.46%、50.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髓系自血病的诱导治疗,IDA较DNR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ME方案在高三尖杉酯酶加阿糖胞苷(HA)或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DA)化疗未达完全缓解(CR)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对诊断明确者随机分为ME治疗组和HA或DA治疗组,ME组1个疗程后,HA或DA组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ME组CR率为75.0%,总有效率为85%,HA或DA组1个疗程后CR率分别为33.3%、30.0%,总有效率分别为55.6%、50.0%。两组相比ME方案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HA或DA方案,而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显著优于HA、DA方案,可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早期细胞凋亡率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1)所有对象均来源于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住院化疗的初发AML患者20例;(2)所有患者均采用DA或IDA或HA方案诱导缓解;(3)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及AnnexinV-FITC/PI染色法检测患者化疗前1d及化疗第2d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果 (1)经诱导治疗7d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14例,未缓解(not remission,NR)6例;(2)化疗第2d白血病细胞凋亡率(9.31±2.42)%明显高于化疗前1 d(4.41±2.13)%,(P<0.05);(3)化疗后CR组患者细胞凋亡率(10.12±2.23)%明显高于NR组(7.43±2.74)%(P<0.05).结论 化疗早期细胞凋亡率可作为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庞缨  蔡晓东  刘凌  冯莹 《中外医疗》2009,28(19):28-29
目的探讨一般状况差的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初治方法。方法对年龄〉60岁,且体力状态评分(PerformanceStatus,PS)不良的15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予以改良CAG方案进行诱导化疗。结果15例经改良预激方案诱导化疗后,7倒迭完全缓解(CR),3例迭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66.6%,毒副反应少。结论此预激诱导方案对Ps评分不良的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合适的初治方案,但需巩固治疗,否则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和小剂量阿糖胞苷即CH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39例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予以CHG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治疗相关死亡率。结果第1个疗程后22例患者获得CR,5例获得PR,12例NR。5例PR患者中2例患者经过第2个疗程该方案后取得CR。总有效率69%。该方案毒性不明显。结论 CHG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自血病患者诱导缓解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5年11月在该科治疗的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2例为骨髓增生减低者,1例为71岁患者伴冠心病,用预激方案前未经化疗。其余14例经过传统的MA、HA、DA等方案治疗1疗程,未取得完全缓解,造血恢复后仍体质差,全血细胞减少。预激方案ACR10-14mg/m^2,Qd,第1-8天,Ara-c 10mg/m^2,Q12h,第1-14天,G-CSF200μg/m^2,Qd,第1-14天。结果17例经上述治疗达CR11例(64.7%),PR3例(17.6%),NR3例(17.7%)。结论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与传统的的HA、DA方案相似,但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为老年、低增生性及体质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预激方案CAG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CAG预激治疗组及常规方案化疗组,34例患者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41例患者予以常规吡柔比星 阿糖胞苷(TA)或高三尖杉脂碱 阿糖胞苷(HA)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第1疗程后间歇14 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CAG预激治疗组2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7.6%,总有效率达到82.4%,而常规化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仅为39.0%,总有效率为56.1%;有预后差染色体核型的患者化疗疗效差,CAG预激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常规化疗组;CAG预激组除肌肉酸痛发生率较高外,其他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化疗组.结论:CAG预激方案治疗初治AML患者较之传统常规治疗具有化疗强度温和、敏感性好、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可以减少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减少合并感染率及增加幼稚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优点,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VI1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其对早期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诊治的361例AML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AML患者EVI1基因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并比较中危及高危伴EVI1+AML患者的临床与生物学特征及诱导缓解率,分析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的影响因素。32例健康供者进行EVI1/ABL基因水平检测,确定EVI1表达的异常界值。结果:以EVI1/ABL基因定量表达≥8.0%作为EVI1的阳性表达。在361例初发AML中,EVI1+AML患者共33例(9.1%),其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45(18~67)岁,中位随访期为6.6(0.7~13.2)个月。中危核型17例,包括正常核型9例,1例+8;高危核型14例,包括7例-7/7q-,4例t(v;11q23),3例inv(3)/t(3;3),2例未见分裂象。33例患者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为42.4%,总CR率为60.6%。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指南》预后分层,分为中危组16例,高危组17例,无低危组患者。中危组与高危组1个疗程CR率分别为68.8%和17.6%(P=0.005), 总CR率分别为81.3%和41.2%(P=0.032),复发率为7.7%和14.3%。单因素分析,高危染色体核型对1个疗程CR率及总体CR率均有影响(P=0.004、0.029)。高危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中危组(41.2% vs. 6.3%,P=0.039), 且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显著低于中危组(P=0.012)。结论: EVI1基因在AML中常伴中、高危核型表达,对于AML患者来说可能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伴-7/7q-、t(v;11q23)及inv(3)/t(3;3)等高危染色体核型的预后差,其1个疗程CR率及总CR率、长期生存率低,病死率高,应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3.
郑君议  陈建斌 《重庆医学》2005,34(9):1301-1303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方案)作为成人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一线诱导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MA方案和柔红霉素或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DA/H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治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MA方案组与DA/HA方案组完全缓解率分别是52.5%和30.4%(P=0.09).两组方案诱导期死亡率分别是7.5%和8.7%(P>0.05).MA方案对WBC的抑制作用重于DA/HA方案(P<0.05),但对Hb、PLT的抑制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方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治AML的完全缓解率高于DA/HA方案,两组方案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MA方案可以作为成人初治AML患者一线诱导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的老年AML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沙利度胺100mg/d连续口服,小剂量HA方案为高三尖杉酯碱(har)1~2mg/d,静脉滴注,d1~14。阿糖胞苷(Ara-c)25~50mg/d静脉滴注,d1~14。14d为1疗程。1~2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1疗程达完全缓解者用常规DA、MA、EA等方案进行巩固治疗,连用2疗程不缓解者则更换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CR率30.4%,总有效率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不良反应除骨髓抑制外,无严重感染、出血及重要脏器损伤,无早期死亡病例。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老年人AML疗效确切,相对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剂量柔红霉素(DNR)联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中青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该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并接受的大剂量[60mg/(m2·d)]DNR 联合100 mg/(m2·d)Ara-C 的DA 方案行诱导化疗的133 例中青年初治AML 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接受标准剂量DA 诱导方案[45 mg/(m2·d)DNR 联合100 mg/(m2·d)Ara-C]的125例中青年初治AML 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早期死亡率、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减少的持续时间以及血小板(PLT)减少持续时间,并均进行随访,截止至2016 年12月,比较两组的1、2 及3 年的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影响达到CR的观察组患者OS 和DFS 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两组的化疗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②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1 个疗程诱导化疗后的CR 率分别为67.7%和5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2 个疗程诱导化疗后的总CR 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死亡率、ANC 和PLT 减少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经过诱导化疗达到CR后,两组分别有103 例(95.%)和84 例(67.2%)患者均行1~4 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之后分别有21 例(15.8%)、17 例患者(13.6%)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 例(1.5%)、1 例(0.8%)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截止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6.8 和28.0个月,两组化疗后1、2 及3 年的OS 和DF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观察组患者诱导化疗达到CR 的109 例患者而言,预后危险分层、接受≥2 个疗程大剂量Ara-C 巩固化疗是影响患者OS 的影响因素(p <0.05);预后危险分层、FMS 样的酪氨酸激酶3 -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阳性是影响患者DFS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与标准剂量DNR 相比,大剂量DNR 联合标准剂量Ara-C 能提高中青年初发AML 患者的CR 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但对改善其远期生存状况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VP16)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Ara-C 阿柔比星(ACL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生化和骨髓细胞学检查指标。结果:15例患者接受本方案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18~52岁)。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4例。CR率60%,总反应率(CR PR)73.3%。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发生率为33.3%)。结论: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治疗难治性AML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脑三维适形放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全脑放疗的恶性肿瘤脑转移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采用局部加量照射治疗,30例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根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和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脑肿瘤放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病人生存率,并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脑转移病人的颅内病灶完全缓解率为4%(2/50),部分缓解率38%(19/50),稳定率50%(25/50),进展率8%(4/50)。总有效率为42%(21/50),疾病控制率为92%(46/50),临床症状缓解率86%(43/50)。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6%、38%和8%。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P<0.01),脑转移瘤灶加量照射地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而对总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颅外原发灶是否控制、近期客观缓解率是病人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转移瘤病人选择全脑三维适形放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AG预激方案对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HAG预激方案化疗,监测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28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完全缓解15例,第2个疗程完全缓解5例,3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1例治疗中死于脑出血;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53.6%,总疗程完全缓解率71.4%,总有效率82.1%。外周血WBC低于1.0×109/L的中位时间为7.2(1~16)d。结论 HAG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染色体核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WHO 分型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107例AML患者按WHO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对诊断后各亚型之间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CR)进行分析。结果 AML中伴有重现染色体异常36例(33.6%),染色体核型均为低危;伴有多系发育异常24例(22.4%),染色体核型中危17例、高危7例;不另做分类占47例(43.0%),染色体核型中危39例、高危8例。伴t(8;21)和伴inv(16)或t(16;16)患者的诱导化疗CR 率显著高于不另做分类的(P〈0.05)。有多系增生异常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明显低于无多系增生异常患者(P〈0.05)。结论 AML各亚型之间诱导化疗CR率不同,细胞遗传学是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达到CR最有用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袁颖  王静  郑立 《医学综述》2013,19(7):1328-1330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依托泊苷+阿糖胞苷(DEA)、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HA)三种不同化疗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999年2月至2010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2例初治AML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DA(40例)、DEA(40例)、DHA(42例)方案化疗,比较三组的完全缓解(CR)率、总体反应(RR)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A组CR率为50.0%,DEA组为75.0%,DHA组为73.8%,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死亡的现象,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A和DHA方案与DA方案相比,治疗初治AML患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