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生物学特性及预后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PCNA表达状况同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并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DukesAB同DukesCD期间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存组间明显不同,结论,PCNA增殖状况是肿瘤侵裘和转移的重要特征,可以独立的预测大肠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GISMT中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表达按正常胃肠道平滑肌组织,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Ⅰ,Ⅱ,Ⅲ级的依次明显递增,同时,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性质,大小,中心有无坏死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胆管癌胆囊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胆管癌、胆囊癌及其良性病变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妻现“胆管癌、胆囊癌PCNA蛋白阳性反应率为83.5%和85%,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癌变组织有较经强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4.
5.
6.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2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显示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PCNA表达增加,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数、肾小管和间质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均与肾组织学损害程度呈正相关;临床-病理研究显示肾小管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与24小时尿蛋白量、血清肌酐浓度(Scr)呈正相关;肾间质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亦与24小时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肾脏细胞增殖程度作为一项判断肾小球肾炎组织学损害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CNA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ulliken分类法将30例血管瘤标本分为3组增殖期(≤1岁)11例,退化期(≤5岁)9例,退化完成期(≤12岁)10例,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3组不同时期血管瘤标本中PCNA表达。结果PCNA在增殖期阳性细胞表达指数最高为(62.50±9.49)%,退化期次之为(37.56±10.57)%,退化完成期最低(12.20±6.09)%;三者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PCNA在不同时期血管瘤中表达不同,可作为划分不同时期血管瘤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胃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肿瘤中的表达及春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胃肿瘤(胃腺瘤性息肉10例,胃癌94例)组织切片中PCNA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1)胃粘膜不同病理状态下PCNA指数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PCNA指数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组织类型,浆膜层受侵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 相似文献
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了解血管瘤的不形态学类和同一类不同时期的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不同形态学类型的血管瘤标本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检测和比较。其中包括婴幼儿期血管瘤标本29例及成人期标本12例。结论PCNA的表达对血管瘤的分类,诊断及治疗选择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早期诊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生物学行为指标,采用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74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AgNOR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非典型增生,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炎,其表达依次呈递减趋势,前列腺非典型增生的AgNOR和PCRNA计是于前列腺癌与前列一症之间,表明前列腺非曲型增生具有潜在的恶可能。前列腺癌中AgNO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双染色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细胞比值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对35例肝细胞肝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CNA的阳性率不同。分化程度高,细胞凋亡阳性率高、PCNA阳性率偏低;分化程度低,细胞凋亡阳性率偏低、PCNA阳性率高。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CNA/凋亡细胞的比值显著增加,二者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PCNA/凋亡细胞的比值可作为评估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图像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极测了PCNA蛋白在41例人肝癌组织和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的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了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旁非肿瘤性肝细胞不表达PCNA或只有微弱的表达,而各级肝癌组织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强的PCNA表达,并且随着肝癌组织分化程度的下降PC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呈升高趋势,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肝癌组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在培养的HCC-9204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6.4%.结论 PCNA可作为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与其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的标志物,可能在肝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PCNA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 MTT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PCNA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NA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PCNA反义核酸作用后的肝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制效应于作用后48h最为明显,并于72h后逐渐减弱,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PC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PCNA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估计胆管瘤预后中价值,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胆管癌及其良性病变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30例胆管癌患者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癌变组织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活性。Ⅱ期胆管癌PCNA高增殖组(8例)平均生存期13个月,低增殖组(10例)为2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CNA对估计胆管癌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Koichiro Nomata Hideki Sakai Shin Suzuki Junji Irie Kioko Kawai Yuzo Minami Hiroshi Kanetake Yutaka Sai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1995,2(3):203-205
ACTH-independent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 (AIMAH) has been recently described as a rare cause of Cushing's syndrome and it is an unusual process of unknown etiology.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case of a 59-year-old man with AIMAH.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rocess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s detectable throughout most of the cell cycle. This report also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PCNA in AIMAH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ost of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seen in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cortical lesion, but not in the interstitial cell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some effective factor, specific for adrenal cortical cell growth, might be produced in AIMAH.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作用。方法 建立三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的乳腺癌动物模型。79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DMBA)、B组[DMBA 三苯氰胺(TAMC)],C组(DMBA+槲皮素)及D组(空白对照)。持续喂养28周,经光镜、电镜观察,抗PCNA及H-ras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A组大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76.2%,明显高于B组(40.9%)、C组(45.5%)及D组(0%),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A组大鼠乳腺癌平均直径2.37cm,明显大于B组(1.82cm)及C组(1.71cm),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PC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和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H-ras免疫化染色显示;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有降低DMBA诱导的SD大鼠乳腺癌发生率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ras基因活性、阻抑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7.
Bax基因表达在胰腺癌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与bax基因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及14例慢性胰腺炎组织的细胞凋亡(AI),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的AI均值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随肿瘤进展AI逐渐减少。在癌组织中bax 基因阳性表达率为72.50%(29/40),且bax基因高表达组的AI均值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相对减少,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ax蛋白是调节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以及癌旁粘膜粘液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T抗原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近侧端10cm处粘膜的表达,但与癌远侧端5cm处粘膜的T抗原表达则无明显差异。在距直肠癌远端5cm及近端10cm处粘膜唾液酸粘蛋白反应分别为45%(9/20)和20%(4/20),癌旁远侧端5cm处粘膜T抗原与唾液酸粘蛋白均呈阳性反应者为40%(8/20),均呈阴性者为30%(6/20),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癌旁近侧端10cm处两者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直肠癌旁粘膜肿瘤相关抗原的异常表达及其分泌的粘液性质的改变可能提示癌旁粘膜存在某种程度的恶性潜势。 相似文献
19.
瘢痕Bcl-2基因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对79例增生性瘢痕组织分别检测Bcl-2mRNA、Bcl-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并用TUNEL法作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75例(94.9%)表达Bcl-2mRNA,70例(88.6%)表达Bcl-2蛋白,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989,P<0.01);随成纤维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增殖活性相应增加,而凋亡相应减少,Bcl-2蛋白+++组与++组(P<0.05)及前两组分别与-组和+组间(P<0.01)两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Bcl-2基因高表达可抑制其凋亡,可能由此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与其他基因异常所致的细胞过度增殖共同导致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