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5例,均发生于术后4d-12d。24例保守治疗,16例(占66.7%)于术后2周内治愈,26d内全部治愈。1例予以手术探查,32d后治愈。结论该病为一种功能性疾病,易与机械性梗阻混淆,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4-1999年我院施行的324例的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排空障碍13例,发生率为4.01%,均发生于术后3天-14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15.3%于一周内治愈,两周内69.2%治愈,3周内92.3%治愈,所有病人均于4周内治愈出院;结论:吻合口水肿及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促胃肠动力药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1年1月~2003年11月施行的43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所发生的9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在术后5~8d,1例出现在术后12d。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徐永俊 《中原医刊》2006,33(17):44-4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寻求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5年施行的256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4.7%,均发生于手术后3~12d。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8.33%于1周后治愈,66.67%2周内治愈,91.67%3周内治愈,所有病人均于32d之内治愈。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合1980年5月-2000年5月实行的780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8例,发生率1.0%。其中Biliroth-Ⅱ式手术7例;Billroth-I式手术l例。所有病人均给予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等保守治疗,治愈出院。3周内治愈率100%。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术中淋巴结清除范围和程度,术中迷走神经的损伤及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的完整性破坏是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类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即应进行系统正规治疗。4周内不应贸然手术,耐心等待其恢复蠕动很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1998—2006年施行的167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13例,发生率约7.78%,均发生于术后7—12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运动功能减弱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7.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吻合口及输出空肠拌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经保守治疗可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我们经治8例,恢复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7~65岁。原发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2例,其中毕11式胃大部切除术7例,毕1式1例。发病时间:6例发生于术后4-8天,2例发生于2—3周。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多为上腹部饱胀感,继之恶心。呕吐,为溢出性,呕吐物多数含有胆汁,有时为咖啡色,带有酸臭味,腹部检查无胃型及包块,肠鸣音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39例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后6例好转;手术探查33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26例;7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4例作Braun’s吻合,3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胃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纹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wk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例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均发生于术后4~12天,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空肠毕Ⅱ式吻合病人发病率最高,均经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确诊,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多因素的,残胃和输出袢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对于排除机械梗阻和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2002~2007年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障碍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均发生于手术后3~12天,所有病人均行保守治疗于3周内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杭方荣  王剑 《当代医学》2008,14(24):106-10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2002~2007年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障碍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均发生于手术后3~12天,所有病人均行保守治疗于3周内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郭辉光吴孟然孙传东徐宏巩本刚(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滨州市256610)关键词胃手术;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95年至 2 0 0 2年 38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16例进行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 4 .1%。经保守治疗 ,全部治愈。结论 :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明确本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术后残胃蠕动功能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是残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手术越大、越复杂 ,合并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及电解质紊乱 ,可导致本病发病率增高 ,本病经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子恒 《海南医学》2005,16(9):19-2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功能性胃排窄障碍均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3-12天。24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3-4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周内治愈10例(41.67%),4周内治愈14例(58.33%)。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南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415-14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施行的780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8例。发生率1.0%。其中BillrothⅡ式手术后7例;BillrothⅠ式术后1例。所有病人均给予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等保守治疗、治愈出院。3周内治愈率100%。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术中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和程度,术中迷走神经的损伤及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的完整性破坏是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率高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6例好转;手术探查33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26例;7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4例作Brauns吻合,3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胃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纹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wk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5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2天,胃大部切除病人的发生率较高。非手术治疗7周内14例恢复胃动力,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对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应采取非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文献记载名称较多,尚不统一,有胃瘫、残胃排空延迟症、胃麻痹等名称,是胃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机械性梗阻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需与机械性梗阻鉴别,防止错误治疗。我院1999年9月—2004年9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6年-2007年58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中有26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4.4%.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28d内治愈.结论 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3月~2003年12月本院施行的38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3例,发生率为3.36%(13/386),均发生于术后4~14d,全部保守治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非手术治疗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