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费用、非医疗费用和患者照料者的精神负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入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2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直接经济负担和照料者误工所致的间接经济负担通过直接调查获得,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照料者精神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开放式管理模式下家庭的经济负担较高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下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处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患者家庭受的影响大于开放式,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应激水平与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出院时生活质量量表(SQLS)、出院时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分值呈正相关,而与入院时SQLS、入院时ADL、病程的分值呈负相关。结论影响照料者应激水平最主要因素是其家庭负担;患者出院时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程度,是增加病人照料者应激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珍宝  吴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29-223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家庭负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BurdenInterview,ZBI)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对2012年7~12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门诊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100人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5.330+19.588)分,76例(76%)照顾者存在照顾负担,其中轻度负担38%、中度负担24%、重度负担14%。50岁以上照顾者负担高于50岁以下者,身体健康状况好者负担低于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者。照顾者负担中个人负担、责任负担、ZBI总表负担和家庭关怀度指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5、-0.346、-0.4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负担,负担程度以轻中度为主,照顾者年龄、身体状况、患者的关系以及家庭关怀度等因素影响照顾者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直接照料者所承受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问卷对10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直接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直接照料者经济、心理方面的负荷较大.经配对t检验,经济负担、心理健康因子与其它因子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模相比,直接照料者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并与照料者负担呈正相关(P<0.05);照料者负担还与患者的病程、康复状况、生活满意度、家庭关怀度指数相关(均P<0.05).结论 应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直接照料者负担,指导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加强其家庭支持系统,积极鼓励患者自理,以减轻直接照料者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对96位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与家庭月收入、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及与患者的关系、患者的工作状况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在照料患者过程中自身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应给予健康指导,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生存质量、照料者负担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该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4例AD患者及其照料者,采用A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AD)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照料者负担量表(CBI)、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价AD患者照料者的负担。患者生存质量、照料者家庭负担总分与患者因素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照料者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D患者生存质量QOL-AD总分为(30.7±4.8)分,各因子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精力、家庭关系、情绪、对自己的整体感觉、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整体情况、进行娱乐能力、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做家务能力、朋友关系、婚姻状况、记忆力。照料者负担CBI总分为(53.4±17.3)分,各因子排序依次为:发展受限负担、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社会性负担。家庭负担FBS总分为(17.2±9.8)分,各因子排序依次为:家庭日常活动、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其中除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外均为中度负担。AD患者生存质量与照料者负担(r=-0.232,P=0.013)及照料者家庭负担(r=-0.229,P=0.005)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照料者负担CBI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有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对照料者家庭负担FBS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有生存质量和痴呆程度。结论 AD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偏低、AD患者的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照料者及家庭负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病耻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制定降低照顾者病耻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东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133例患者及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连带病耻感量表对其病耻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病耻感总分为(47. 414±9. 069)分;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未婚)、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患者的性别负向影响照顾者病耻感水平,而照顾者的居住地、照顾情况、与患者的关系(子女)及痴呆严重程度可正向预测照顾者病耻感水平(P 0. 05),共解释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病耻感的75. 80%。结论: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病耻感水平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未婚)、照顾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者的关系(子女),患者的性别及痴呆严重程度,提示医护人员可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降低照顾者的病耻感水平,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提出有利于照料者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FB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慈溪市第二人民医院60名癌痛患者照料者进行心理测评和分析研究。结果癌痛患者给家庭及成员带来严重的负担,其中对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影响最为明显,女性照料者受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男性照料者(P〈0.05)。SAS和SDS结果显示60.24%的照料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与患者关系和患者病情明显影响照料者心理状况,其中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以配偶关系高于子女关系和其他关系,癌症晚期照料者高于癌症中期照料者(均P〈0.05)。结论癌痛易给患者及照料者造成严重的家庭负担,癌痛患者照料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87例,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患者社会支持水平,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一般资料,并比较不同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SSRS评分,找出影响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SSRS)评分(31.24±8.37)分;不同婚姻状况、工作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复诊情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SS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无工作、家庭经济收入低及未规范复诊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一般,受到患者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复诊等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痴呆患者亲属照料负担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家庭照料质量和延缓疾病进程,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表、照料负担量表(BCS)、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及90项症状清单量表(SCL-90)对275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216位照料者接受调查。BCS及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测评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负担依次为经济负担〉心理健康〉家庭生活〉家庭关系〉躯体健康〉家庭活动。SCL-90测评显示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照料负担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性,提示家庭照料负担越重,对照料者心理健康影响越大。结论;医生应帮助照料者认识该病,了解照料技巧,适应生存环境及改善其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社区内老年性痴呆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收治率,以解决照料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生活质量与照料者家庭疾病负担、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甲专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14例AD患者及照料者,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价AD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B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照料者家庭疾病负担及社会支持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D患者生活质量与照料者家庭疾病负担、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AD患者QOL-AD总分(31. 15±3. 10)分,照料者FBS总分(16. 66±8. 92)分,SSRS总分(25. 55±6. 14)分;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QOL-AD总分与照料者FBS总分呈负相关(r=-0. 412,P 0. 05),与照料者SSRS总分呈正相关(r=0. 391,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照料者身份、居住情况及是否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是A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AD患者生活质量与照料者家庭疾病负担呈负相关,与照料者社会支持水平呈正相关;其中年龄、照料者身份、居住情况及是否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是A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负荷水平,并探讨与负荷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6-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经临床医师诊断为CHF患者(NYHAⅡ~Ⅳ级)102例的主要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照顾者负荷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HF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整体负荷总得分为(27.45±11.68)分,个人负荷和责任负荷的平均值分别为(14.58±6.63)分和(7.22±5.49)分。多因素结果分析提示,CHF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负荷水平与患者医疗支付方式、社会支持度、利用收费型服务、照顾者的宗教信仰等呈负相关,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照顾者职业状况等呈正相关。结论 CHF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高负荷水平具有普遍性,与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负荷有区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医疗支付方式、照顾者的信仰、职业状况、是否利用收费型服务和社会支持度是照顾者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痊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112人,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观察组57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在出院时、出院6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照料者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两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未,观察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性行为现状。方法选择2010年4—9月期间任意1周,在大连市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性行为评估量表(LC—GADs)中文版对300名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300名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在抽象行为分量表(Think—LC—GADs)平均得分为(3.05±0.52)分,其中评估方面得分最高为(3.28±0.35)分,指导方面得分最低为(2.65±0.36)分;在可见行为分量表(Task.LC.GADs)平均得分为(3.65±0.45)分,其中协助饮食和症状缓解两方面得分最高,分别为(3.88±0.28)分和(3.86±0.27)分;在提供交通设施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为(3.32±0.38)分。照顾性行为与主要照顾者的年龄、职业状况、婚姻状况、与患者的关系、照顾年限及每天照顾时间、是否利用收费性护理服务及家庭月收入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承担的照顾活动较多,该群体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倾向及危险因素,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在某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8例,根据患者是否有自杀倾向,分为有自杀倾向组和无自杀倾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倾向的占42.98%;家族自杀史、患者服药依从性、照护人员文化水平、照护人员收入状况、照护人员对疾病了解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存在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及时加强患者及照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自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9-11月对75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包括主要照顾者的一般情况、照顾负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被照顾者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es of daily life,ADL)和认知能力。结果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2.45±16.11)分,为轻度负担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照顾者的教育水平、患者的ADL、与患者的关系及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其负担。  相似文献   

17.
AIM: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explor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tages of change for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in family caregivers in Taiwan. BACKGROUND: In Chinese society, family caregive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ly ill patients in home care because of Chinese cultural obligations. Prochaska and DiClemente's transtheoretical model suggests that individuals adopting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move through five stages of change. Discover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ages of change for physical activity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mentally ill patients c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this population, as well as on the health of the patients for whom they care. METHODS: Family caregivers' stages for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Stages of Change for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Demographic factor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Family Caregiver's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08 primary family caregivers of mentally ill patients receiving home care from a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southern Taiwan. RESULTS: Older caregiver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n the action/maintenance stage compared with younger caregivers age [r(s)(108) = 0.24, P < 0.05]. Caregivers' stages of chang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aregivers' relationship to the patient [chi(2)(6, n = 108) = 13.68, P = 0.03], and marital status [chi(2)(4, n = 108) =10.56, P = 0.03].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ge of change for physical activity, caregivers' age, relationship to the patient, and marital status represent a first step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ose who do and do not intend to engage in a regularly active lifestyle among family caregivers in Taiwan.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cultural issues may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 among Taiwanese family caregivers and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6月—2020年4月抽取广西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住院的1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居家康复护理需求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居家康复护理需求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心脏术后护理需求(4.51±0.78)分,心脏康复促进需求(4.48±0.79)分,社会支持途径需求(4.35±0.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疾病诊断、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进入心脏术后护理需求和心脏康复促进需求的回归方程(P<0.05);居住地和家庭平均月收入进入社会支持途径需求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均处于较高水平,患儿年龄、疾病诊断、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心脏术后护理需求和心脏康复促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居住地、家庭平均月收入是社会支持途径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医护人员密切关注低龄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优先评估和满足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的需求,采取个性化、多元化、分层次等健康教育形式,注重居家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多方面、多渠道满足主要照顾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降低照护负担,促进患儿及主要照顾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