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内服小柴胡汤加减,对照组45例口服多潘立酮。2组皆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6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价廉,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神汤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某院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者共5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及补液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四神汤加减,1剂/d,200 mL/次,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值均有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汤加减对于脾虚型泄泻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痛泻药方加减对肠易激综合征(IBS)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84例IBS腹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得舒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痛泻药方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泻频率、大便形状、腹痛、肠鸣音及临床症状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VIP、SS、CC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药方加减能有效降低IBS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血浆VIP、SS、CCK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7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遵医嘱给予安神汤煎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失眠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分值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7.5%、12.5%,低于对照组25.0%、3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胃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胃痞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观察及比较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4%)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疗法是治疗肝郁脾虚型胃痞比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京市中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符合肝郁脾虚证IBS-D诊断标准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和中汤)和对照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每组32例.治疗4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个单项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腹痛、大便性状、急躁易怒、胸闷喜叹息、腹胀单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中汤能有效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小柴胡汤。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1.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亚急性咳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月经紊乱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PCOS导致月经紊乱证属脾虚肝郁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均口服达英-35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当归芍药散,共治疗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SH、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LH/FSH低于对照组,而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达英-35治疗脾虚肝郁型PCOS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性激素水平,调整月经周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诊断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疏肝健脾方口服,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随访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症状积分治疗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痛泻药方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便功能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理中汤治疗胃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胃寒型胃脘痛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合理中汤治疗,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脘部隐痛、胀满、喛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理中汤治疗胃寒型胃脘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脏运气汤加减在脾虚气滞型慢性胃炎(CG)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脾虚气滞型CG患者114例,依据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四联疗法+调脏运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脏运气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CG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5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加服加味小柴胡汤,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A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4w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1%,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肝郁脾虚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进行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改变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71%,对照组有效率69.84%,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9.14±1.86)分、(15.22±2.09)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病理改变有效率分别为85.71%、68.18%、7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CAG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片联用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肝郁脾虚型FD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单纯西药组和单纯中药组,每组45例,其中单纯西药组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单纯中药组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除了给予莫沙必利片之外联用疏肝健脾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情况,记录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整体上优于单纯西药组及单纯中药组患者(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8.89%,单纯西药组为68.89%,单纯中药组为75.56%,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单纯西药组为11.11%,单纯中药组为8.89%,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和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症状积分和胃肠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且中西医结合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和胃肠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及单纯中药组(P0.05),而单纯西药组与单纯中药组患者组间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和胃肠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片联用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符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753-3754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牙周系统治疗加常规根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牙周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充填根管时出现一过性疼痛2例,对照组牙周袋内冲洗上药出现异物感2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采用牙周系统治疗联合常规根管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六和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六和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大于对照组(8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6,12个月后复发率(9.64%,21.69%)小于治疗组(18.75%,4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和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的治疗效果满意,疗效得到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