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舌重建术后患者语音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不同舌重建术式对舌癌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例舌癌患者据重建术式分组: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组5人,除1例外舌切除缘范围均过中线;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分别为16人和11人,除1例外舌切除缘范围均不过中线。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和短句测试方法,对患者手术前后语音清晰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的评价结果进行团体t检验。结果: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组、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术后的语音清晰度平均下降值分别为26.60、7.84和4.18分,短句测试得分下降值分别为1.60、0.50和0.27分;t检验结果显示,前臂皮瓣和邻近组织瓣修复组的语音清晰度和短句测试得分下降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癌手术切除后运用前臂游离皮瓣或邻近组织瓣进行舌重建均能较好地恢复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且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舌缺损范围较大尤其是超过半侧舌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癌扩大切除术后舌缺损修复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6-03—2010-07我科收治的69例舌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造成的舌缺损用各种皮瓣转移即时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并发症、语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皮瓣成活率98.5%,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2.5年,重建舌体、口底形态基本满意,语言、吞咽功能大部分恢复;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35%),其中次全舌缺损2例和全舌缺损1例。结论:了解舌修复重建的原则及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有助于达到舌缺损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6例,采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6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舌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舌癌联合根治术造成的舌缺损,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较好,重建后的舌功能恢复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半舌缺损患者前臂皮瓣修复后舌尖辅音及元音的语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舌癌根治同期前臂皮瓣修复对半舌缺损患者术后舌尖辅音及元音的恢复效果.方法 20例舌癌患者接受半侧舌体切除同期前臂皮瓣修复术,手术治疗6个月后,分析前臂皮瓣修复患者舌尖辅音及元音的语音特点.VS-9700语音工作站对患者术前及手术6个月后的元音进行语音频谱分析.结果 (1)前臂皮瓣修复患者舌尖辅音中/sh/、/zh/清晰度欠佳,元音恢复效果良好.(2)前臂皮瓣修复组患者元音中仅/i/的第一共振峰值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i/的第二共振峰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前臂皮瓣修复可以改善半舌缺损患者术后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5.
舌癌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舌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语音功能,探讨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0月—2004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I病区接受手术的舌癌患者27例,所有患者的舌切除范围均在半舌内。根据重建术式分为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16例)、邻近舌组织瓣修复组(11例);根据肿瘤大小和分期分为T1组(9例)、T2组(13例)及T3组(5例);根据肿瘤切除后缺损的部位分为舌前部切除组(5例)、舌中部切除组(6例)、舌后部切除组(12例)和半舌切除组(4例);根据术后舌活动度分为I度受限(14例)、Ⅱ度受限(7例)和Ⅲ度受限(6例)。采用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组成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作为检测手段,对每例患者手术前、后语音清晰度变化情况进行采样,利用SPSS11.5软件包对所获资料进行方差分析,评价原发灶大小、手术切除部位、修复术式、邻近结构保存以及术后舌活动度等因素对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影响。结果:前臂游离皮瓣组和邻近舌组织瓣修复组间,术后语音清晰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原发灶大小不同的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比较表明,T1和T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舌前份切除者的语音清晰度显著低于后份切除者(P〈0.05),保存舌尖和口底组术后的语音清晰度明显高于未保存组(P〈0.05),保存舌根组和未保存组间的语音清晰度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程度伸舌受限者,术后语音清晰度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半舌范围内行舌切除的舌癌患者,手术切除部位和邻近结构以及舌活动度的保存与否是影响术后语音功能的敏感因素,原发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术后语音清晰度的高低,而选择何种修复手段并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修复舌癌术后缺损中的个性化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舌癌患者在原发灶切除术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舌体缺损和舌体形态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评价舌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修复后舌体运动良好,患者的吞咽及言语功能较满意。结论:针对不同舌缺损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行的股前外侧肌皮瓣功能性重建,手术可操作性强,术式相对简单,符合舌的解剖生理特点,术后舌的功能恢复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同期组织瓣修复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合理选择(肌)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舌缺损的方法。方法 80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颈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中,74例成活,成活率92.5%。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进食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舌癌患者行舌颈联合根治术,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舌再造后,中远期的语音、咀嚼、吞咽等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和初步评价。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间,175例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同期应用血管化前臂游离皮瓣即时修复舌缺损的患者,按手术切除范围的不同分为3组(I组手术切除≤半舌,II组手术切除舌根或部分舌根,III组手术切除半舌及同侧口底),分别进行2年以上时间的随访。通过语言清晰度测定、咀嚼效率测定、舌运动范围的测量、吞咽造影剂透视显示吞咽模式,对患者修复后的舌形态、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等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75例患者语音清晰度良好,但因舌缺损范围的不同,语音清晰度有一定的差别,舌体活动范围III组较其他2组受限明显,而咀嚼效率无明显差异,吞咽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启动障碍和造影剂滞留/残留。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尤其对≤半舌或伴有部分口底缺损的修复,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运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半舌缺损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用于舌部缺损修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例舌癌患者,术前利用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进行定位,术中运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行半舌缺损修复。对成功应用该皮瓣进行舌重建的8例患者,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进行随访,评价舌部功能及供区状况。结果: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长,管径与颈部血管匹配,对供区损伤小,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重建舌丰满,术后语音及咀嚼功能良好,舌部感觉功能欠佳。供区功能良好,仅留存线性瘢痕,供区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可成为舌缺损修复重建的另一种选择,其供区隐蔽,损伤小,皮瓣厚度适合舌部缺损修复,术后患者语音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在舌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患者39例,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4年,全部病例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患者语言、吞咽等功能均满意。结论: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是舌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成年腭裂患者语音治疗的特点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回顾20例成年人的语音治疗,总结其治疗规律,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例成年异常语音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20—38岁,平均23.5岁。所有患者在语音治疗前均接受常规的专科检查、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和吹水泡试验,其中17例患者曾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语音治疗采取辨听训练、行为治疗、唇音训练、送气音和摩擦音训练、舌外伸训练和综合训练等方法,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结果 所有患者在语音治疗后异常语音基本恢复正常,辅音脱落和过度鼻音完全消失。其中4例患者在语音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结论 成年人语音治疗虽较儿童困难,但只要治疗方法正确,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上臂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舌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上臂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共1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舌联合根治术同期上臂外侧皮瓣血管化移植修复术.术后随访评价再造舌形态、活动度、吞咽功能及语音功能.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上臂外侧皮瓣成活.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再造舌外形好,活动度满意,吞咽、语音功能接近正常,供区瘢痕隐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本组病例上臂外侧皮瓣移植舌再造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a new total tongue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five-point eight-line segment (FIPELS) technique and a palatal speech appliance, an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outcomes. Twenty patients with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tongue resection followed by tongue reconstruction with an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FIPELS group (10 patients) and traditional flap design group (10 patients). All 10 patients in the FIPELS group received a palatal speech appliance 1 month after the surgery. A Likert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swallowing function, speech articulation, and the aesthetic outcome of the reconstructed tongue in the traditional and FIPELS (with and without the palatal speech appliance)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oup, swallowing function (1 month, P = 0.016; 3 months, P = 0.021) and the aesthetic outcome (1 month, P = 0.016; 3 months, P = 0.020)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FIPELS group (without the palatal speech appliance);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ech articulation (1 month, P = 0.549; 3 months, P = 0.513). Within the FIPELS group, significantly better speech articulation was obtained with the palatal speech appliance than without it (1 month, P = 0.031; 3 months, P = 0.0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接受不同重建方式的临床颈部阴性(cN0)舌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治疗的舌癌患者36例,按游离皮瓣重建、带蒂胸大肌皮瓣重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8例。游离皮瓣重建组患者接受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舌部缺损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带蒂胸大肌皮瓣重建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舌部缺损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12个月,采用4版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游离皮瓣重建组在生存质量总分及肩功能、活动、语音、吞咽分项目上得分均优于胸大肌皮瓣重建组。结论对于cN0舌癌患者,采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和游离皮瓣重建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腭化构音语音训练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10名腭名化构音患者语音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的变化,初步探讨腭化构音的训练方法。方法 腭化构音患者10名,年龄4-14岁(平均9.7岁);其中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良好患者4名,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患者6名。所有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循序渐进的语音训练,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语音清晰度检查。结果 腭化构音患者语音治疗后语音清晰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果 腭化构音是构音器官异常运动所产生的异常语音,并使语音清晰度降低,需通过语音训练重建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而腭化构音训练的关键在于平展舌体和解除习惯性舌后缩。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同期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修复舌嶙癌术后缺损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效果。方法32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的前臂游离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状况.舌功能和外形,并评价表评价患者的语言和(或)吞咽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2例中,31例成活,成活率93.9%,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语言,咀嚼,吞咽,证食等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病倒.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修复,可以较好地恢复舌的功能,并可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基于解剖学的“五点八线区”皮瓣设计技术进行次全舌重建,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44例舌鳞癌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次全舌重建。根据皮瓣设计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五点八线区”(five-points eight-line-segments, FIPELS)组(23例)和传统皮瓣移植组(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重建,将皮瓣的皮神经与舌神经或舌咽神经吻合。利用Likert量表评估吞咽功能、语言清晰度和美观度,并评价重建舌的精细觉、本体感觉的敏感性、温度觉。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3例患者出现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愈合良好。与传统方法相比,FIPELS技术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皮瓣;FIPELS组患者的吞咽功能(P=0.016)和美观度(P=0.001)显著改善,但语言清晰度无显著提高(P=0.064)。2组患者在精细觉、本体感觉的敏感性、温度觉方面恢复效果相近。结论:使用基于解剖学的FIPELS技术进行精确次全舌重建,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5例舌癌患者接受了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腹直肌-腹膜瓣修复术。腹直肌.腹膜瓣包括腹直肌、腹直肌后鞘、腹膜、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术中将肋间神经与舌下神经降支吻合。结果全部腹直肌-腹膜瓣成活。术后随访至今,无严重并发症,再造舌外形及活动度满意,语音、吞咽功能接近正常。术后2个月组织学检查证实腹膜上皮化。结论腹直肌-腹膜瓣行半舌再造的初步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腭裂术后语音及心理康复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改变腭裂患者术后语音及心理上的异常,帮助患者正常语言及人格的发育形成,探索腭裂术后语音及心理康复的新模式。方法 采用系统的语音及心理康复训练和治疗,通过集中与个体化的语音训练包括发声、共鸣、构音训练等,心理上通过自我认同及系统脱敏等方法治疗,评价康复治疗后语音及心理的改变。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在康复治疗后的语音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心理治疗后逐渐树立自信,消除自卑,敢于说话,加快了发音的改善。结论 说明集中与个体化相结合进行语言训练以及语音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是促进腭裂患者术后心身健康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的语音功能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20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术后半年以上患者进行语音评价,通过鼻咽纤维镜检查腭咽闭合、软腭动度、软腭对称、过高鼻音和鼻漏气,并行语音清晰度检查,分析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腭咽闭合不全,所有患者的软腭均对称,动度良好,平均语音清晰度为98.4%。结论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能重建口腔发音器官的完整性,并维持软腭功能,较好地恢复了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是上颌骨重建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