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血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医用三氧血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MDA、SOD水平以及NIH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开展免疫三氧疗法治疗的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免疫三氧大自血回输治疗脑卒中71例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与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大自血回输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1)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2)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用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每周2次,共5次,分别在入院时和14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观察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脂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致残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64±8.87)分低于对照组的(21.34±9.86)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53.12±11.32)分高于对照组的(41.34±1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可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自血光量子疗法又称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光量子疗法联合活血化瘀治疗脑梗死9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ASO)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行自体三氧血回输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87.9%(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三氧血回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 Barthel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5.44±1.76)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5±0.09)mmol/L低于对照组的(8.99±3.21)分、(4.35±0.12)mmol/L, Barthel指数(88.65±7.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31±6.5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8.
9.
10.
1989年7月至1993年7月,对经CT证实的73例脑梗塞分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48例(自血回输组)采用紫外线辐照充氧自血回输加用蝮蛇清栓酶、胞二磷胆碱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脑活素。自血回输每次200-250ml,每5天1次,5~7次为一疗程。25例为对照组,除不用自血回输外.其它疗法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效果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条件下阿加曲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及静脉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其中住院期间使用阿加曲班患者92例(观察组),未使用阿加曲班患者101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用药14 d后的NIHSS评分,比较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用药时间下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用药后14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性别、卒中部位及用药时间的患者治疗效果未见明显区别。结论阿加曲班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不同部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12 h后开始用药仍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共14 d。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2±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6.6)分;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4%和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和78.1%。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冯玉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61-163
目的 分析奥扎格雷钠配伍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采用奥扎格雷钠配伍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脑梗死患者的意识能力缺损评分为(7.1±1.7)分,语言表情能力缺损评分为(9.4±2.2)分,肢体动作能力缺损评分为(20.9±2.6)分;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的意识能力缺损评分为(2.9±1.1)分,语言表情能力缺损评分为(3.7±1.5)分,肢体动作能力缺损评分为(6.8±1.9)分;治疗前后意识能力缺损评分、语言表情能力缺损评分、肢体动作能力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配伍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该治疗方法安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分析复元醒脑和活血通腑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1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 分为醒脑组和活血组,各63例;其中醒脑组患者给予复元醒脑治疗,活血组给予活血通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应用降纤酶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2周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2 h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较单用依达拉奉可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液灌注,改善脑微循环,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症资料进行统计,观察患者的病症特点及治疗时的并发症等因素。结果 21例患者均为中老年患者,9例患者为心脏广泛前壁梗塞,3例前间壁梗塞,4例下壁梗塞,4例前壁合并下壁梗塞,1例下壁及后壁梗塞。患者的心功能分析中,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6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发生脑梗死,其中脑干梗塞4例,腔隙性脑梗死6例,基底节区脑梗死6例,多发性脑梗死3例,脑叶梗塞2例,诱发脑梗死因素较多。21例患者中,主要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病史,患者的血液黏度较高。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或低血压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护,并作好防治工作,预防脑梗死病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神经节苷脂( 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GM1治疗,100 mg GM1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DL)、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NFI评分及ADL评分组内及治疗后患者NFI评分及ADL评分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72h内发作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依达拉奉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4.1%和62.7%,对照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68.6%和38.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较治疗前提高,且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其动脉直径恢复程度均超过80%,随访结果显示,94.7%(18/19)的患者未再次发生脑梗死,术后患者支架处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3%(1/19)。结论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是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