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丘脑梗死的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住院的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年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46~65岁的患者比例为65.0%,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大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偏身感觉障碍,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循环和营养神经的治疗之后,多数患者可以达到好转。结论丘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多为丘脑梗死外侧型,疾病预后良好,经过2个月以上的治疗,基本可以达到好转或痊愈。  相似文献   

2.
蒙向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43-244
目的:对丘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发展进行追踪观察,分析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探讨丘脑梗死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观察和追踪18例丘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发展结果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丘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丘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可能与丘脑生理解剖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3.
张志翔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55-2456
目的:探讨脑梗死致半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例脑梗死致半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基底节区梗死14例,丘脑梗死4例,应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无效时加用氟呱啶醇治疗,治愈15例.好转3例。结论:脑梗死致半侧舞蹈症,病灶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经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 对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所有患者低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表现,总结其诊断价值。结果低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脑梗死早期诊断效果较好,3~6 h内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敏感率达到96.7%。结论低场强MRI 对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价值,较CT检查效果更好,为患者提供早期脑梗死诊断,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溶栓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脑梗死103例早期CT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早期CT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03例患者手术治疗74例,其余患者采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后24h内好转者38例,48h内好转者52例,48h好转率为87.4%。结论颅脑CT检查对及时发现梗死病灶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做到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如何降低致残率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银杏达莫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5月于2008年12月在神经科住院治疗的发病6~9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并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治疗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7~8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96h,单侧基底核区梗死28例,多发性梗死10例,大面积梗死4例,丘脑梗死2例,未发现明确病灶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16例,心脏病8例,再次中风3例。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6~8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0~96h;单侧基底核区梗死24例,多发性梗死12例,大面积梗死5例,丘脑梗死2例,未发现明确病灶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18例,心脏病7例,再次中风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脑梗死部位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62-463
目的对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本组5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达到痊愈标准,有28例患者达到显效标准,有7例患者达到好转标准,本组治疗有效率为82.46%,有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肾功衰竭和脑疝而死亡,病死率为3.51%。结论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该根据其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调整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复方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糖静脉滴注,每日静脉滴注一次,持续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73.3%)(P<0.05);治疗组患者病灶吸收出现好转的患者(为22例,7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出现好转的患者(为17例,56.7%)(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经验,结合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析以及总结护理途径和护理成效.结果 通过一定的治疗和护理,本研究共23例患者,1例死亡;显效22例(显效=痊愈+好转),显效率为95.65%,其中16例痊愈,痊愈率为69.57%;6例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好转率为26.09%.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工作在积极治疗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时可有效减少死亡率及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整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85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及护理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总有效率为94.12%,无一例患者出现恶化或死亡.结论 护理干预具有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且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李飞  周瑾  刘均均 《上海医药》2006,27(9):402-403
高粘血症是脑梗死的发病基础和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梗死前期状态,降低血黏度可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再发[1],及时、有效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已成为防治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2]。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采用重组链激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伴高粘血症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及意义。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对其均进行全面性的检查与综合性治疗,再将临床临床诊治特点及意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经过CT、MRI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单发性病灶者24例,表现为多发性病灶者39例。再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积极治疗后,基本痊愈22例,显著好转35例,好转5例;无变化1例,未出现恶化例数,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临床上针对中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早期、快速的CT、MRI影像学检查,确定其病灶情况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方法及护理措施,以便更有效地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6d,其中有32例发生不良反应,5例死亡,其余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用药护理,可以促进临床工作中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7月我院住院45例小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梗死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39例行内科治疗好转,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好转,2例死亡,1例因病情变化死亡。结论小脑梗死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脑梗死导致精神障碍的几率。通过研究,了解患者特点,减少了误诊,避免了病情贻误,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康复,减少了精神障碍的发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类型主要包括焦虑综合征(22%)、情感改变(26%)、精神分裂样症状(28%)、神经衰弱综合征(14%)、记忆智能损害(8%)以及人格改变(4%)。其中,男性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要高于女性,老年组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要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很容易导致精神障碍,临床医师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时,要注意预防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生。根据病情予内科及精神科治疗,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未发生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低渗性昏迷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误诊的26例低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误诊状况、分析误诊原因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26例患者均以神志恍惚为首发症状,入院均误诊为脑梗死,经过临床查体、头颅CT以及生化检查最终确诊为低渗性昏迷,输入高渗盐水治疗,患者意识情况渐好转,电解质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工作者应掌握低渗性昏迷患者的发病特点,针对性进行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研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适合溶栓指正的患者80例,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分析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价值。结果本研究80例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溶栓顺利,且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后75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溶栓的有效率达到93.75%,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溶栓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使用常规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药物,进行传统脱水、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凝聚等基础治疗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每次将0.15PNA单位加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后,基本痊愈31例,好转49例,无效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尤瑞克林作为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新药,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遂山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406-406,408
目的分析出血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我院66例出血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疗效。结果 66例出血脑梗死老年患者中,有45名治疗痊愈已出院,11名留院观察,虽有轻微的口眼歪斜和语言障碍,但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5名有半身不遂和偏瘫后遗症患者已出院,与入院时比较,有了很大好转,另有5名患者因肺部感染严重和大量出血,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死亡。结论出血脑梗死老年患者发病的时间短,其症状就会很严重,所以,对患者及时的进行诊断治疗是减少出血脑梗死老年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病发机制,寻找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有效降低其病死率。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和治疗后,24例得到治愈,10例好转,还有2例病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高,临床治疗应以预防为主,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