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例数、无效例数、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更有针对性,疗效更确切,治疗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肠梗阻的早期发现及非手术治疗的观察护理,以提高手足口病合并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水平。方法对手足口病患儿密切观察及时发现13例肠梗阻表现并采取非手术治疗,积极给予饮食、胃肠减压、灌肠、体位、心理等护理干预。结果 13例手足口病合并肠梗阻患儿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胃肠减压、灌肠、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非手术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措施,13例全部治愈。结论熟悉肠梗阻的临床特征,掌握肠梗阻观察要点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笔者对我院急诊观察病房2011年收治的18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我院急诊观察病房共收治手足口病住院患儿126例,合并病毒性脑炎18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年龄分布以小于3岁的婴幼儿为主,均有发热及皮疹,部分患儿有呼吸、循环系统异常体征,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脑实质损伤表现,尽早治疗可改善危重症患儿症状,治愈或好转42例(91.3%),死亡4例(8.7%).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与脑实质受累部位有关,其中脑干损害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病情最为凶险,及早发现危重病例并予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48±1.86)d,显著短于对照组(13.57±2.89)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对照组83.3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收诊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选取64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儿。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基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8.7%,对照组73.6%,组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得到一致认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2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患儿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儿中,循证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儿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满意率为95.23%,对照组患儿的总满意率为57.14%,观察组患儿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儿的满意率,二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90.47%,57.14%,33.33%,9.52%;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61.9%,33.33%,28.57%,38.09%,研究证明,循证护理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中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通过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成本和患儿的住院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对32例患儿给予消毒与隔离、监护观察、口腔黏膜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脑炎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32例均治愈出院。及时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可让患儿顺利安全地度过急性期而痊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系统治疗的同时,做好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工作,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治愈156例(97.5%),因病毒性脑干脑炎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1.3%),放弃治疗2例(1.3%),有8例(5%)患儿出院时有不同程度肌无力,1个月后随访基本恢复,全部病例病程平均(8.1±3.05)d。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我们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做好治疗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密观察并做好皮肤、口腔、饮食、体温等一般护理及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重点护理工作,良好的护理工作是完成危重手足口病救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对于2012年5月14至2012年12月14日我科收治的67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积极综合治疗、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予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程;结果加强对并发脑炎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结论对于手足口病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特别是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5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积极给予CPAP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呼吸支持、脱水、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病情进展快,如能早期诊断治疗,可阻止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细菌性脑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合理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单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7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日期进行分组。入院日期尾数为奇数的43例患儿纳入研究组;尾数为偶数的44例患儿纳入参照组。两组均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参照组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患儿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成效,对于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进行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发热护理、惊厥护理及脑水肿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病情预后及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94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以3个月~12岁多发,合并呼吸道感染的293例,发热472例。本组943例患儿中,治愈881例,62例重型并发症多转送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症且多重,特别是小儿病情变化快而且复杂,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手足口病并促进其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抽搐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2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儿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出院。结论本病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只有对症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在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所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38例,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3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及效果,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2例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后,小儿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小儿痊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脊髓炎的MRI表现,进一步提高本病诊断。方法收集2009年2012年确诊为手足口病病脑干脑炎或脊髓炎19例,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19例患儿12例累及脑干,颈髓2例,脊髓圆锥5例,病灶主要位于脊髓前角,累及脊髓灰质,并呈对称分布;MRI表现:MRI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FLAIR T2WI均显示高信号,DWI呈等或略高信号。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和脊髓炎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