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区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胎龄≤33周早产儿167例的筛查资料,记录早产儿性别、胎龄、体重、贫血情况、呼吸机应用情况、输血情况等资料,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结果筛查结果显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5例,其中1期病变8例,2期病变10例,3期病变7例,未发现4期和5期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组出生胎龄小于非视网膜病变组,视网膜病变组出生体重,多胎,黄疸,肺炎,吸氧,窒息,呼吸机应用占比,输血败血症发生率等低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视网膜病变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胎龄较小、出生体重较轻、贫血、败血症、呼吸机应用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胎龄、体重、输血、呼吸机使用等因素相关,临床应注重筛查,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做及时诊治,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其视力,降低失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etCam3在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及ROP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3)对本院2 800例新生儿进行眼底病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RetCam3筛查的2 800例新生儿中,检查出有眼底病变473例,阳性检出率为16.89%,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198例(7.07%),视网膜出血234例(8.36%),视网膜渗出27例(0.96%),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0.07%),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例(0.14%),白化病眼底4例(0.14%).牵牛花综合征3例(0.11%),视网膜劈裂1例(0.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史、吸氧史和机械通气史等因素对ROP的发生影响显著(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2 000 9,有窒息史、吸氧史和机械通气史等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新生儿眼底病变类型多样且发病率较高,应成为眼底筛查的重点人群,同时临床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干预,从而降低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200例早产儿240只眼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危险因素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的现患率为9.0%(18/200)。18例患儿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均手术成功。随访5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周相当早产儿中,氧疗、低体质量及感染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氧疗、低体质量及感染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5.
江建华 《江西医药》2014,(8):720-722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危险因素,为合理防治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924例NICU早产儿临床资料,对其中符合筛查条件(胎龄≤35周、体重≤2000g的316例行ROP筛查的,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数、胎龄、出生体重、用氧情况、患全身疾病情况及孕母情况。并将非ROP组与ROP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筛查出ROP患儿57例(36只眼),ROP检出率为18.04%。57例ROP患儿中,ROPⅠ期32例,Ⅱ期17例,Ⅲ期8例。对ROP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ROP的发生率越高。另外,多胎、早产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频繁呼吸暂停、使用机械通气、母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等亦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贫血、先天性心脏病不是ROP的相关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小胎龄、窒息、呼吸暂停、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所有早产儿均进行ROP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19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期组(<28周)40例,中期组(28~30周)71例,晚期组(31~36周)88例.分析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吸氧方式和天数、是否再次辅助通气与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关系.结果 早期组ROP患儿出生体质...  相似文献   

7.
17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赟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7,38(8):976-978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并研究R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胎龄≤34周或体质量<2 kg的早产儿172例,根据筛查结果分为ROP组14例与无ROP组158例,对两组患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贫血、输血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OP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贫血、输血及BPD这8个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呼吸暂停、机械通气及BPD是ROP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呼吸暂停、机械通气及BPD是ROP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法、管理措施及病变的规律。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眼科门诊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使用日本拓普康双目间接眼底镜联合婴幼儿专用的巩膜压迫器加30D镜头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并对其胎龄、体质量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之的关系。结果 160例接受筛查的早产儿中,视网膜出现病变的患儿23例,占总数的14.38%。将该23例患儿视网膜病变划分等级,1期患儿7例,2期患儿12例,3期患儿4例。该160患儿中,从体质量方面分析,出生时的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有55例,视网膜病变的患儿为15例,占该类患儿总数的27.27%;从胎龄上分析,患儿的胎龄<30周的患儿有8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数量为19例,占该类早产儿总数的22.62%。结论早产儿罹患视网膜病变的数量分布,与出生时的体质量和胎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出生时体质量不超过1 500 g及胎龄不超过32周的早产儿需作为重点筛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吸氧所致38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l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双目间接眼底镜对182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结果 筛查182例早产儿,发现ROP38例,发生率为21.7%.结论 出生体重轻,孕周少,吸氧时间长的早产儿发生ROP的风险高.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患儿早产所致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5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进行规范化ROP筛查,了解ROP发病状况,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共筛查404例早产儿,其中患ROP者66例,占16.34%。66例ROP中有13例给予治疗,需要治疗的ROP占3.22%,其中7例行激光光凝治疗,6例行雷珠单抗治疗。 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显示,ROP尤其是需治疗的ROP的发病率与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男婴、RDS、BPD、肺出血、呼吸暂停、感染、吸氧浓度及吸氧时间有关,ROP 的发病率还与机械通气及CPAP有关。结论预防并减少早产儿的出生,合理规范应用氧疗,定期进行ROP筛查及随访,对预防并减少ROP的发生率及致盲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胎龄在36周及以下、低体质量出生且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因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出现的纤维血管瘤进而引发增生、收缩等病变~([1]),ROP有引起早产儿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风险~([2]),指南指出~([3]),对于出生后4~6周的早产儿需行ROP筛查,以避免ROP向严重致盲病变发展,筛查前充分散瞳是保证ROP筛查的必  相似文献   

12.
RetCamⅡ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靖宇  陈志钧  梅芳 《江苏医药》2007,33(10):1046-104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和筛查方法.方法 对178例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4周或矫正胎龄32周使用视网膜数字照相机(RetCamⅡ)进行ROP筛查.结果 筛查发现ROP共18例(10.11%),其中有吸氧史患儿ROP发生率14.29%(17/119).结论 ROP发病率高,应重视ROP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引起早产儿贫血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12例早产儿中50例贫血早产儿的胎龄、体重、生后1周血清胆红素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相关性。结果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贫血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生后一周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血清胆红素越高,贫血越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做好眼底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本院从2010年9月起对所有曾在本科住院治疗,胎龄<34周,或出生体质量<2000g的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在病情相对平稳后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过程顺利,未出现角膜损伤、视网膜出血、呼吸暂停、心跳骤停、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做好ROP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能防止受检查患儿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孟璐璐  张丙宏  叶静萍 《中国医药》2011,6(12):1546-154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儿抗感染控制较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出现医源性贫血,短暂低血糖,低血钾,凝血功能障碍.4例患儿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均吸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4例患儿孕周、体重接近,病程变化及治疗相似,生后4~6周间均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成活.例1和例2为同卵双胎,无ROP,例3和例4为同卵双胎,最终发展成ROP.结论 随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逐渐增高,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逐步上升.冷凝治疗或激光治疗是目前治疗ROP最为成熟、效果最好的方法,但不能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方法 120例早产儿出生后进行头围和体重检测,出院时EURG为实验组,非EURG为对照组对比分析EURG的发生率,在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EURG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体重计EURG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并发症、IURG、头围及体重下降时间;以头围计危险因素为胎龄、体重、头围、体重下降时间及静脉用氨基酸最大量.结论 发生EURG的危险因素有出生体重、出生胎龄、IURG、生后并发症、体重下降时间、出生头围、静脉用氨基酸最大量.  相似文献   

17.
孟森玲  熊艳丽  陈绍红 《江西医药》2022,(9):1067-1070+1073
目的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者的发病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出生并符合眼底检查标准的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ROP并自然消退将其分为自然消退组和早产儿组,总结其发病特点,并筛选出可能的高危因素,对各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得出ROP自然消退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早产儿259例,其中自然消退组123例,早产儿组136例。将两组进行比较,发现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用氧时长、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时长、胎儿数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ROP自然消退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用氧时长越长,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时长越长,胎儿数量越多,其发生率越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是发生ROP自然消退的保护因素(OR=0.727,P<0.05),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是发生ROP自然消退的危险因素(OR=1.131,P<0....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儿贫血发病率与胎龄、体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近2年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进行回顾性总结,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进行对比。结果早产儿贫血发生率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胎龄之间及不同出生体重之间的贫血发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其贫血的发病率越高。临床上应关注早产儿贫血的发生,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80例,胎龄28~36(32.11±0.85)周。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3 d内开展颅脑超声检查。依据早产儿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为颅内出血组及非颅内出血组,收集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窒息、母体胎膜早破、母体妊高症、母体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待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后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获取影响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结果 158例早产儿经颅脑超声检查出15例颅内出血患儿,发生率为9.49%(15/158);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窒息、母体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宫内窒息、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均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 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宫内窒息、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尽早识别该类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颅内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高危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机械通气(MV)的86例早产儿完整临床资料.分为两组VAP组和对照组非VAP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留置胃管时间、性别和存在窒息史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 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留置胃管时间、在性别、存在窒息史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胎龄、极低出生体量、长时间机械通气和长时间留置胃管、多次气管插管可明显增加早产儿VAP发生率为危险因素.改进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