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4人,对这些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致病因素展开回顾分析。结果此次研究的64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0人,占总数的62.5%,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4人,占总数的37.5%。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因素为消化溃疡,占总数的50%,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7/40)占总数的17.5%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损伤(5,40)占总数的12.5%;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因素为炎症病变与肿瘤,各占12.5%与54.2%。结论消化道产生出血的位置通常为上部,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主要为消化溃疡,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主要为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情况、胃黏膜病变程度,探讨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病因,并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胃黏膜病损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根据其内镜表现分为无、轻、中、重度4级;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Comgack内镜诊断标准分3类[1]。结果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8例占82.7%(98/120);PHG出血54例占45%(54/120);非食管静脉曲张和非PHG22例,占出血总数的18.3%(22/120),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0例(0.8%),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0.6%),其他不明原因出血4例(0.3%);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逐渐增多和加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可同时并存;急性胃黏膜病变与消化性溃疡等也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3.
詹明权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76-177
目的分析影响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总结。结果 100例患者中,85例为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为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结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大多数,其中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肿瘤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4.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旨在分析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将老年COPD并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与无COPD40例患者在病因、并发症、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COPD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11.4%,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多见占90%;而无COPD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消化性溃疡仅占45%,且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常常出血量大,易引起重要系统器官功能损害,与无COPD的患者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由于本身器官生理结构上的变化必然导致功能的降低,同时COPD患者长期的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破坏了胃粘膜屏障功能,易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乃至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消化性出血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通过胃镜、肠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胶囊内镜、剖腹探查等进行病因诊断。上消化道出血111例(61.66%);下消化道出血69例(38.33%);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息肉和炎症性病变。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因素、多样、复杂,需通过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的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6例急诊胃镜病变检出率94.4%(119/126),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肿瘤、Mallory-Weiss综合征以及其他原因不明出血,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98/107)。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即镜下止血。急诊胃镜是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方便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1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文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180-18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219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及内镜资料,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占同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7.6%,出血前有消化系统症状及病史者137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者75例,同时患有心、肺、脑、肾重要脏器疾病者93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三大主要病因(84%),合并症、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8.
陈宵  陈亚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62-1062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生原因甚多,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50%~75%)[1],其次为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或肿瘤出血等。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可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可迅速止血,对于病人来讲创伤小,费用低,易接受等优点。我院胃镜室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以来,共接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6例,其中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138例,包括消化性溃疡85例,占62%,  相似文献   

9.
尚丽萍  弓伟  孔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1127-112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见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原因,年发病率为50/10万-150/10万,病死亡率为7%-10%。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必须立即给予积极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消化道性溃疡患者44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用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5%,1/22)低于对照组(18.2%,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凤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12-3413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1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其中胃溃疡出血发生率(31.4%,98/312)高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21.8%,68/312);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无症状、黑便为首发症状多见。伴随病58.0%(181/312)、并发症25.3%(79/312)、再出血率20.5%(64/312)、死亡率达11.2%(35/312)。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出血发生率增加且伴随病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间收治的135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86例老年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比较。结果在135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饮酒、精神因素、不当饮食为主要相关诱发因素,老年组中以服用非甾体药物为主要诱因。而非老年组中最常见的出血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占34.81%(47/135),第二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18.52%(25/135),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急性胃黏膜病变15.56%(21/135),胃溃疡11.58%(16/135),消化道肿瘤7.41%(10/135)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胃溃疡、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低于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与老年组有所不同,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多与饮酒、精神因素、不当饮食有关,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黏膜曲张破裂是致出血的主要病因,且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李桂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12-241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出血、腹痛、溃疡愈合及HP转阴的情况。结果:泮托拉唑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H^+-K^+-ATP酶抑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用泮托拉唑双倍剂量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随机将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7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静脉应用泮托拉唑,对照组36例静脉应用奥美拉唑。结果两组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分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9例占52.8%、有效12例占33.3%、无效5例占13.9%,总有效率31例占86.1%;对照组:显效17例占47.2%、有效11例占30.6%、无效8例占22.2%,总有效率77.8%。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治疗组发生皮疹1例,失眠2例,头晕1例;对照组头晕3例,腹胀2例。结论双倍剂量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钠、羟氨苄青霉素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48hpH值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迅速升高胃液pH值,增强抗生素对Hp的根除作用,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蒋林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7-428
目的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措施,为有效治疗本病提供线索。方法对113例确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113例患者中病因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消化性溃疡40例,占35.4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23例,占20.35%;胃癌出血17例,占15.04%;药物保守治疗72例,治愈率70.8%;手术治疗41例,治愈率95.1%;总治愈90例,治愈率79.64%;死亡23例,病死率20.36%。结论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病史较长,来势凶猛,但诊断多能第一时间明确,治疗上有多种手段可以选择,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3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方法对3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溃疡86例,十二指肠溃疡116例,糜烂出血性胃炎43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36例,食管炎8例,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22例,吻合溃疡1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ALE)1例。结论消化道出血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及蛋白酶、胆酸、非甾体消炎药等破坏因素及胃粘膜保护因子平衡紊乱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出血类型患者予以不同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117例,出血症状持续11例,其中因医治无效死亡3例,治疗有效率为91.4%。128例患者出血诱因分别为药物38例(29.7%),饮酒36例(28.1%),过劳20例(15.6%),精神压力21例(16.4%),诱因不明13例(10.2%)。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时要及时明确患者的出血病因,探寻出血诱因。质子泵抑制剂(PPI)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介入治疗适用于门脉高压性胃出血患者;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有助于降低门静脉压,适用于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止血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用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86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53.76%),但胃溃疡出血发生率增加(32.79%),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20.97%),与中青年人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有显著差异;胃癌出血发生率显著上升(15.59%),占病因第二位,与中青年人相比差异显著;老年人合并病(47.84%)、并发症(27.41%)、再出血率(19.35%)和死亡率(11.82%)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胃溃疡、胃癌出血发生率增加,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