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动(66.7%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肝硬化并发C型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经济状况及自身意愿,将肝硬化并发C型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利动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利福昔明加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h、14d按照国外广泛使用的简易肝性脑病严重程度评分表(CHESS)进行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h、14d两组CHE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5.8±3.1)vs(2.1±2.0),P〈0.05;对照组:(5.9±3.0)vs(3.6±2.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动可明显改善肝性脑病所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疗效优于利福昔明加常规治疗,并可改善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齐鲁药事》2009,28(6):330-330
2009年4月23日,Salix制药公司宣布了利福昔明(rifaximin)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评估了利福昔明治疗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这项随机,安慰剂控制的Ⅲ期试验招募299名患者,随机分为利福昔明组(n=140),安慰剂组(n=15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62)。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好转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好转率为80.77%(42/52);对照组治疗好转率为54.84%(34/62);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治疗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新药利福昔明胶囊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分成2组。试验组(n=94)给利福昔明400 mg,对照组(n=109)给环丙沙星200 mg,均po,d 1,tid,d 2~5,bid。疗程均3~5d。结果:利福昔明与环丙沙星在症状及体征复常率、止泻率、止泻时间、粪便常规、粪便性状复常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痊愈率分别为79%和88.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4.5%(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5.0%(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国产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安全、有效,与环丙沙星胶囊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利福昔明对LPS-TLR4(Toll样受体4)通路的作用,以此来分析利福昔明抗肝衰竭后继发肝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肝内科住院患者共90例,分为3组,慢性肝炎组(n=30),肝衰竭组(n=30),肝衰竭药物治疗组(n=30)。Elisa检测血清中FN浓度、ET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结构的改变,用定量实时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PS-TLR4通路上关键分子TLR4和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肝衰竭药物组FN浓度、ET水平均较肝衰竭组明显下降,TLR4和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肝衰竭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肝组织结构病理变化较肝衰竭组减轻。结论 利福昔明通过抑制LPS-TLR4信号通路,可能是缓解肝衰竭后继发肝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精氨酸加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对照组仅用精氨酸治疗,药物均用7d,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治疗前后测定血氨含量、TBIL,并观察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临床有效率。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对降低血氨、TBIL和肝性脑病评分改善等明显优于单用精氨酸(P<0.05),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用精氨酸,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对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福昔明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血氨水平变化;观察两种方案对患者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LT、AST、GGT水平及血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神志转清醒时间与数字连接试验(NCT)明显低于对照组,数字符合试验(DS)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改善NCT、DS检测结果,对肝性脑病的转归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C型肝性脑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构建Markov模型模拟利福昔明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与单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C型肝性脑病的长期健康产出与成本。临床疗效来源于已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成本数据来源于已发表文献、专家调研及公开数据库,效用值来源于已发表的英国人群研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乳果糖相比,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C型肝性脑病健康获益增加1.67个QALYs,治疗成本增加44 861.42元,ICER为26 832.28元/QALY,以中国2021年人均GDP(80 976元)为支付阈值时,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是一项具有经济学优势的治疗方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及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与单用乳果糖相比,以2021年人均GDP(80 976元)为支付阈值时,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C型肝性脑病是具有经济性优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分析。方法所选取的48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肝硬化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15∶13,最小年龄34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1.7±3.8)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12∶16,最小年龄35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2.0±3.9)岁。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施行心理、症状、饮食等针对性护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脑梗死的住院患者2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50)和对照组(n=148),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疏血通及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13.8±3.3)VS(5.1±1.6)(P0.05);对照组:(13.3±2.9)VS(5.9±1.9)(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加曲班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肝性脑病是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的肝硬化并发症。利福昔明(rifaximin),一种口服的抗生素,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疗效已有报道,但其预防此病疗效未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且观察组ALT、TBIL、NH3水平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效果良好,显著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帮助患者快速痊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7例。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的水平,观察疗效。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脑病临床分期正相关。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显著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并显著缩短患者神志转清时间;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灌肠方法结合对缓解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并采用白醋及生理盐水进行保留灌肠,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保留灌肠前,先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清醒时间、血氨及相应肝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常规组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清醒时间及肠内pH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患者BA水平由治疗前的(135.26±13.14)μmol/L降低至(74.14±12.35)μmol/L,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经治疗后,患者ALT、AST、TBil、IL-6及PCT等指标分别降低至(45.62±4.11)u/L、(48.32±8.52)u/L、(35.18±5.41)μmol/L、(37.52±4.59)pg/mL及(5.41±3.25)pg/mL,与治疗前及常规组均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患者,与使用白醋及生理盐水进行保留灌肠前,先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灌肠,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体内血氨的浓度,对改善患者相应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利福昔明胶囊组,每次口服利福昔明胶囊0.4 g,首日t.i.d,以后b.i.d;对照环丙沙星胶囊组,每次口服环丙沙星0.2 g,首日t.i.d,以后b.i.d,疗程均为3-5 d。治疗前后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用于安全性评价。结果:利福昔明胶囊组治疗感染性腹泻16例,有效率93.8%,对照环丙沙星胶囊组治疗感染性腹泻19例,有效率89.5%,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05)。35例中有11例治疗前粪便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1.4%,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利福昔明胶囊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利福昔明胶囊具有与环丙沙星胶囊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刘新记 《河北医药》2010,32(19):2706-2707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时的变化及其动态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肝硬化组58例患者、健康体检组65例的ApoA1、ApoB,同时比较肝硬化组与健康体检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ApoA1、ApoB的变化,并且对18例并发肝病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进行治疗前后ApoA1、ApoB的配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HE组和非HE组比较,ApoA1、ApoB均下降(P〈0.05)。18例并发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治疗2周后,好转者ApoA1上升(P〈0.01),恶化者下降(P〈0.05)。结论测定ApoA1、ApoB能初步反映HE时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84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按照抛硬币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熔  郭霞 《中国医药指南》2023,(22):168-170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循证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EVB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在入院72 h内行TIPS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肝硬化EVB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CT、MELD评分及HVPG与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相关性显著(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肝硬化EVB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与MELD评分、HVPG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 <0.05);TIPS术护理后观察组肝性脑病的总发生率为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P <0.05)。结论 MELD评分、HVPG是肝硬化EVB患者TIPS术后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89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前后测定血氨和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1.4%,两组在显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血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β-EP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对降低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的意义.方法 64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BCAA,治疗2个月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肝细胞癌(HCC)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1年,两组HC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治疗组并发HCC 3例(9.4%),对照组并发HCC7例(2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12).在2年随访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无并发症(包括无消化道出血、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门静脉栓塞)生存期分别为(14.1±4.6)个月和(8.7±5.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P=0.038).对HCC发生率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看出BCAA治疗是防止HCC发生的重要因素,甲胎蛋白增高是导致HC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BCAA对降低肝硬化并发肝癌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