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894年Halsted报道了乳腺癌根治术以来,如何掌握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部分。近来大量早期乳腺癌的研究发现,约75%患者被证明没有转移。若行ALND,除经济损失外,还可造成并发症如腋部皮肤的麻木及上肢淋巴水肿。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biopsy,SLNB)将使乳腺癌治疗更加合理,更加个体化。我科2001年5月-2003年3月,采用蓝色染料亚甲蓝作为示踪剂行SLNB,以探讨SLNB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10余年前出现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一种微创且能高度准确检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该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理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长期以来,因ALND术后出现上肢水肿、疼痛及其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覃俊仕 《微创医学》2013,8(3):343-346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和防止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ALND易引起上肢水肿、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对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患者无治疗意义.随着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ALN阴性率也愈来愈高,ALND的治疗意义逐渐下降.20世纪90年代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的应用可能是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又一次革命,许多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显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SLNB即可以获得与常规ALND相似的临床信息以进行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又可以大大减少ALND引起的许多相关并发症.SLNB虽已广泛开展,但尚需进一步规范,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essection,ALND)是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但容易引起上肢水肿、疼痛、麻木及其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代替  相似文献   

5.
目前乳腺癌手术治疗,无论是何种术式均常规行腋窝淋巴结解剖,然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乃至造成功能障碍,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一大难题。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可能改变乳腺癌外科治疗中常规行腋窝淋巴结解剖(axi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这一历史性的难题^[1]。1998年9月以来。我院采用1%美蓝对104例乳腺癌患开展了SLNB,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 SLNB)广泛用于乳腺癌患者,临床上根据SLNB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如前哨淋巴结(SLN )有癌转移,则行 ALND ;如 SLN 无癌转移,则不需行ALND。SLNB作为一种术后并发症极少的微创手术,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SLNB虽已广泛开展,且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其假阴性的存在,导致临床应用有一定受限。现将SLNB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低位腋窝淋巴结清扫(low partial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LPALND)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学习曲线中取代标准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术前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癌、腋窝淋巴结临床评估为阴性、接受SLNB、术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冰冻病理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验证组,分别以1∶1的比例分成LPALND组和ALND组2个亚组,并进行不同的腋窝手术处置,主要研究终点为不同腋窝处置方式的SLN阴性符合率[(最终石蜡为SLN阴性例数/总例数)×100%]。结果 共151例患者进入初步筛选,SLN检出率为91.4%,最终共10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63.6岁,总SLN阴性符合率为86.0%,2/3的SLN不一致出现在前30例学习中。验证组SLN的阴性符合率为92.5%,且验证组中,LPAL...  相似文献   

8.
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状况在乳腺癌分期判断、预后评估与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作为临床ALN阴性患者淋巴结分期的一种微创活检技术,可准确评估ALN的病理学状态,显著降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相关并发症,现已成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和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除可使肿瘤原发病灶降期保乳外,尚能使ALN受累状况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检出性状与数量.目前对NAC前后腋窝SLNB的临床意义尚存争议,且无指南可循.为此本文就NAC条件下腋窝SLNB目的、指征、方法及存在问题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可以使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免行腋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ALND),从而避免了由ALND术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患侧上肢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前臂内侧麻木、疼痛等。尽管应用前哨淋巴结定位和切除评估Ⅰ期和Ⅱ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病理状  相似文献   

10.
腋窝淋巴结状态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最主要的预后因素。虽然作为常规标准的Ⅰ/Ⅱ级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node dissection,ALND)能准确评估淋巴结状态,但却伴随着一些严重的远期后遗症。而最近十多年出现的淋巴结定位(lymphatic mapping)、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检测腋窝转移的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36-438
目的: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基础上,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活检,探讨其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手术的指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0例,其中单纯SLNB阳性74例。术前应用SLNB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进行活检,术后将可疑淋巴结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ALND。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81例,单纯SLNB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分别为91.36%、8.64%、91.82%,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分别为100.00%、0.00%、100.00%,二者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96,6.67,P<0.05)。行改良根治术81例,保乳术29例。结论:早期乳腺癌腋窝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与SLNB比较,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提高ALND范围。  相似文献   

12.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诊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是诊断SLN是否存在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决定乳腺癌患者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造影技术也应用于SLN中。CT淋巴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lymphography, CTLG)在SLN定位、检测以及SLNB中的应用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对其在临床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日趋规范化.如何使手术做到精准、适当和个体化?长期以来外科医生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理解和处理有很大差异.本文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SLNB)开始,根据作者临床实践体会及文献资料浅谈乳腺癌腋窝外科处理的相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讨论,促进乳腺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腋窝反向淋巴示踪(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联合术中淋巴结穿刺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中预防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80例,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腋窝行ALND;研究组腋窝先行ARM联合术中细针穿刺液基细胞学检查,若术中病理判读为恶性或不确定则行包括示踪淋巴结的ALND。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中未见纳米碳示踪淋巴结7例,液基细胞学检查ARM淋巴结阳性6例、无法确定2例。术后随访3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研究组为1.14%(2/175)、对照组为16.59%(34/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51,P=0.000);区域淋巴结复发率研究组为1.71%(3/175)、对照组为0.98%(2/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 P=0.859)。结论 ARM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应用于乳腺癌ALND中,可有效预防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同时不提高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率,该技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术(SLN biopsy, SLNB)对单侧多发乳腺癌(multiple synchronous tumor, MST)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判断的可行性。方法在23例确诊单侧多发乳腺癌患者术中行SLNB,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如患者拒绝或者两病灶位于乳房同一象限,改行保乳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 ALND)。术中不送检SLN,ALND后由手术医师分离出SLN送检。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23例患者有21例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91.3%。 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假阴性率、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15.4%,84.6%,90.5%。结论 SLNB假阴性率高,不推荐在单侧多发乳腺癌患者中实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16.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考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atic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乳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SLN)用活性染料异硫蓝标记。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58例中有50例发现有前哨淋巴结,鉴别成功率86.2%,20例39个前哨淋巴结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均末转移29例,SLN转移、ALN末见转移0例,SLN及ALN均见转移2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切片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见微小转移灶。结论 SLNB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准确的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中,一直把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d issection,AlⅣD)作为常规术式。这样不但可以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态,而且对确定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案以及提高治疗效果都有一定意义。但是ALND后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如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皮瓣感染坏死、上肢麻木等,亦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有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联合术中冰冻切片分析(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analysis,IFS)预防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远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腋窝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ALND,53例)和实验组(ARM联合IFS,50例)。术后随访时间至2022年6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远期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BCRL发生率、数字分级评分法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ARM联合IFS的远期安全性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TNM分期、病理分级和免疫组化分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实验组的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和BCRL发生率分别为0和16.0%,低...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一个多世纪以来,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浸润性乳腺癌手术腋窝处理的标准模式.即无论是改良根治还是保留乳房治疗,都要常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控制肿瘤腋窝复发,并获取临床资科对肿瘤进行分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但ALND会给病人带来上肢麻木、疼痛、淋巴水肿、功能障碍和皮下积液及切口愈合不良等诸多并发症,既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又增加治疗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十多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don,SLND)应运而生,现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