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种备皮方法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两种备皮方法对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术日剃除切口周围约3 cm范围头发,对照组常规于术前1 d剃除病人全部头发.结果 观察组病人头皮损伤、备皮所需时间、疼痛不适感及负性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两组颅内感染率差异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显微镜手术,观察组进行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且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在术前麻醉后局部小范围内进行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神经内窥镜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麻醉后剃除切口周围直径约8cm范围的头发,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的备皮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变化、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备皮方法病人术后体温升高、切口感染率、颅内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20)。结论 术前麻醉后进行局部小范围备皮可作为神经内窥 镜手术的常规备皮方法。 相似文献
4.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术治疗,治疗组则采取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记录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136.87±21.92)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5.10±59.34)m L;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均P0.05)。结论: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可以明显减少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创伤,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859-386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经由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并收治的18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标准规范及其影像学资料,根据不同的瘤体位置及瘤体性质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首先根据其影像学资料选定科学的手术入及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治愈、残废、死亡)情况,并统计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最后归纳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残废率、死亡率分别为88.30%、9.57%、2.1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21%、19.15%、10.64%(P<0.05)。两组相比,手术时长无显著差异,而研究组手术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1%(P<0.05)。结论颅内肿瘤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技术可显著提升手术的治愈率,同时在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长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手术创伤,并且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前局部小范围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神经内窥镜手术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各 4 0例 ,A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的备皮方法 ;B组采用术日麻醉后剃除切口周围约 3cm范围的头发 ,在局部小范围内备皮。比较两组术后的体温、切口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在术后体温、切口感染率、颅内感染率上两种备皮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术日麻醉后局部小范围术前备皮可作为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常规备皮方法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科中的“锁孔”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神经外科已进入微创外科时代 ,它要求其手术部位精确 ,创伤最小[1~ 4 ] 。因此 ,愈来愈要求手术切口尽可能小 ,且对神经组织的损害和牵拉达到最小程度。这样 ,微侵袭神经外科也渐渐发展起另一项技术 :“锁孔”外科技术。最初的锁孔外科技术是借助于神经内窥镜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按Nikolai[5] 等分为“单纯内窥镜手术”(EN) ,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 ) ,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本世纪初 ,有人将内窥镜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当时由于技术的限制 ,一直难以推广。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 60年代光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剪毛备皮法与传统剃毛备皮法的临床效果,以便更好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实验组(剪毛备皮组)40例,对照组(剃毛备皮组)40例。实验组用电动剪毛器进行备皮(术前2 h),并在患处涂抹"娇娜"抑菌剂,以防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用止血钳夹刀片进行备皮。记录备皮时操作的时间,评估备皮后患者头皮损伤程度以及患者反馈的满意程度。术前30 min采样80例患者手术部位的细菌并进行培养,通过检测细菌的出现比率比较两种备皮方法的优劣。结果两组头皮损伤程度,实验组良好9例,优等31例,对照组差级别4例,中等10例,良好14例,优等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皮后患者反馈满意度,实验组40例均无疼痛,35例无瘙痒,5例瘙痒,31例感觉良好,9例感到不适,对照组33例感到疼痛,7例无疼痛,30例瘙痒,10例无瘙痒,37例感到不适,3例感觉良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手术部位细菌48 h的培养,实验组40例中检测出5例有细菌滋生(12.5%),对照组有38例细菌滋生(95%),对照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动剪毛备皮法结合"娇娜"抑菌剂与传统的剃毛备皮法相比较有很大优越性,手术部位细菌感染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头皮损伤度大幅度减少,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前患者皮肤准备方法中电动剪毛备皮法是一种较好的备皮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药用于腹部手术肠道准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在腹部外科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胃肠道检查前用中药冲剂预洁肠道和准备结直肠手术,并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用中药冲剂为腹部外科作肠道准备能达到满意的清肠效果和肠道除菌作用.口服中药冲剂引起的消化道症状较少,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冲剂用于肠道准备可减轻传统灌肠法给患者带来的焦虑和精神紧张,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具有调整肠功能,加快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术后护理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干预和术后常规护理 ,统计和分析肠道功能恢复 ,下床活动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镇痛次数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天数均少于开放手术组 (P <0 0 1)。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 ,输液天数亦显著短于开放组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容易护理等优点 ,较以往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近 ,是目前深受患者及医务人员欢迎的肾上腺肿瘤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法对普外科手术术野皮肤状况及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予以不剃毛备皮法和剃毛备皮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皮肤损伤情况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在放大镜下可见皮损23例,占38.3%;肉眼可见皮损3例,占5.0%;实验组无皮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占3.4%;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占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部分普外科手术前的皮肤准备中,可以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能减少对皮肤的损伤,降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吴泳钧李记华罗玲玲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3):71-72
目的:探讨骨科术前切口皮肤的有效消毒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4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以常规方案行消毒铺巾,试验组则以0.5%聚维酮碘药物先进行预消毒。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有关部位存菌量,不同时间段菌落计数以及术后感染率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菌培养后除菌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使用不同消毒方案后菌落计数均明显降低,但试验组抑菌效果的术中维持时间为(1.8±0.2)h长于对照组的(0.9±0.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对患者切口皮肤以0.5%的聚维酮碘药物实施预消毒,能够明显减少区域存菌量和菌落计数,同时还可降低感染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在开腹和腹腔镜两种胃癌根治术方式中的术中术后情况,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实施的20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112例和腔镜组9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及术后5 d的每日护理时间。结果:腔镜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住院时间、术后5 d每日的护理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P<0.05),术后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对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减轻手术疼痛,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入住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27例,按入组要求随机抽取38例进入A组,36例进入B组。A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或伞端妊娠物清除术(保守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A组的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A组宫内妊娠17例(44.74%),B组12例(3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位妊娠4例(10.53%),B组11例(3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相比,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者再次宫内妊娠率稍高,异位妊娠率低,但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27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均行微创外科封堵手术,其中15例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33例患者行侧切口入路手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微创外科封堵手术;手术时间50-110min,安置封堵器时间16-4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8.5h,ICU停留时间8-40h,术后住院时间2-7d;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3、6个月与1a随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48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均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血栓形成。结论外科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侧切口入路进行外科封堵手术适合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