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句敏  郑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696-4696
目的探讨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肾上腺切除术后激素替代分析及护理。方法分析了2000-01-2008-06共有74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肾上腺切除术后激素替代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4例(5.4%)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8例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其中2例血浆皮质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结论术前血清皮质醇水平较高者术后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风险可能增加,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即使是血浆皮质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者也可能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因此对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肾上腺切除术后激素替代的患者应加强病情观察的护理及服药指导。  相似文献   

2.
总结15例PD-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护理,针对出现的消化道、发热、肺炎、皮疹、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皮肤护理、药物治疗及严格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预防感染,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王欢  徐佳美  郭艳香 《护理与康复》2013,(11):1060-1061
总结32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腹膜透析并发低血压的原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降压药使用不当、超滤过多、充血性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抗肿瘤及抗抑郁药物影响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低血压的应急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出院指导,以减少低血压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与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种危重病并发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较为普遍,其发生率与原发病及病情程度和采用的诊断方法密切相关。对于存在严重应激的危重病,如: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推荐将<690 nmol/L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参考;而对低水平应激患者,推荐用低剂量ACTH刺激(LD-ACTH)实验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比传统高剂量ACTH刺激(HD-ACTH)实验敏感;患者低血压不能被血管活性药物纠正,而应用糖皮质激素之后迅速改善也是并发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重要指征。临床研究表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伴或不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败血症和败血症休克能提高生存率、改善休克,但在分层研究中发现,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仅对伴有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败血症有效,对不伴有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没有显著效果;糖皮质激素对其他危重病并发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也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22日本院收治了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Addison)症的患者,此病临床上比较少见,经过我们精心地治疗及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42例慢性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认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垂体危重的发生,加强病情观察,积极控制感染,做好长期坚持激素替代治疗必要性的宣传,对病情的控制、缓解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忠  戚艾华 《临床医学》2002,22(12):12-12
目的 :提高对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所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认识。方法 :对 12例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 ,症状均完全缓解 ,痊愈出院。结论 :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以谵妄及嗜睡等症状为主的患者 ,排除肾上腺本身出血、药物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应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予及时诊断及治疗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儿童时期的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肾上腺肿瘤的6%。手术是治疗肾上腺皮质癌十分重要的方法,但风险性很大。由于肾上腺皮质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肿瘤血液供应十分丰富,而且患儿往往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和代谢紊乱。因此,手术前后的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现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9年3月所收治的1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媛媛 《临床荟萃》2010,25(19):1705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各种原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疾病,从病因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近年来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较前有升高趋势[1].但其发病较隐匿,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早期诊断率不高.本研究对21例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该病的病因构成和早期诊断的意义,以加深临床医生对于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慢性胃炎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食欲缺乏伴恶心、呕吐1个月,发热20 d入院。曾先后2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按慢性胃炎予抑酸、止吐等治疗无效。入我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并间断不规则应用糖皮质激素史),结合低血压、低钠血症临床表现,查血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Ⅰ、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及肾上腺CT、垂体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确诊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以泼尼松5 mg/d维持,病情稳定。结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较为隐匿,易误诊,临床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刘娟  李艳 《天津护理》2022,30(5):591-594
总结47例应用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根据症状分级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47例患者中出现高血压17例,蛋白尿9例,骨髓抑制5例,手足综合征13例,皮疹15例,毛细血管增生症3例,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药物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均得到改善,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2.
艾迪森氏病又称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系由于双侧肾上腺绝大部分被破坏所致,全身皮肤、黏膜色素加深为其临床症状。肾上腺危象为本病急骤加重的表现,应予以积极抢救。主要治疗为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及补充盐水、葡萄糖以及治疗存在的应激状态。我院2005年6月收治1例艾迪森氏病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李延兵  胡国亮  姚斌  翁建平  江锋 《新医学》2001,32(4):207-209
目的:复习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及结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因分别以结核及席汉综合征为多。两者共有表现为食欲减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低血压、贫血、低钠血症、低血糖和血皮质醇、尿皮质醇降低。原发性者以色素沉着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值升高为特点,可见高钾血症;继发性者则表现肤色浅淡,常有多种垂体激素缺乏表现,ACTH降低或正态,无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14.
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护理[英]/HowserRL//AmJNurs.-1995,95(8).-44~48肾上腺皮质激素广泛用于临床,但也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及体征:(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症状:满月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液病患者骨髓移植(BMT)后的生活质量。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29例血液病患者BMT前后垂体-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BMT前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BMT后3,6,12,24~60个月不同时间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BMT前明显升高。BMT后24例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正常,6例表现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机能减退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中位发生时间为BMT后6个月。结论:BMT预处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BMT后甲状腺功能异常较常见。认为对代偿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先密切观察1~2年,如不能恢复正常,则应考虑给予替代治疗;长期对甲状腺功能进行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与皮质醇功能正常志愿者血脂差异情况。方法比较我院住院87例成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SAI组)及172例皮质醇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血脂情况。结果 SAI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5.18±1.46)mmol/L]、甘油三酯[(2.57±2.56)mmol/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1±1.08)mmol/L和(1.25±0.9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1±0.4)mmol/L]低于对照组[(1.31±0.37)mmol/L],亚组分析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较皮质醇功能正常志愿者血脂异常患病率升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此种血脂异常并不能以任一单因素所解释,可能为糖皮质激素不足,过量的糖皮质激素替代,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不足综合影响所致,提示在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管理中需关注血脂情况及其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17.
微创技术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曲路  李瑜  钟惠玲 《护理学报》2003,10(6):45-46
笔报道微创技术治疗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的护理。根据疾病的特点及不同的手术途径,手术前予准确评估,健康教育,观察药物疗效。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后在不同时期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措施。早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范肾上腺危象、出血、尿漏,后期予康复指导和手术效果观察,监测血压、血钾浓度。护理人员根据患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手术方式,为患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微创技术治疗肾上腺皮质腺瘤患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龙菊华  祝清清 《当代护士》2021,28(9):162-163
肾上腺皮质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ACC)较少见,属于罕见疾病,系肾上腺皮质发生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发病率约为(1~2)/100万[1-2].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恶性程度较高,侵袭性强,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临床上常难以早期诊断.目前手术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难度很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护理相当重要,良好的护理方式对改善病情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本科收治的1例肾上腺皮质癌伴腔静脉瘤栓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功能异常进行分类:分为功能亢进组、功能低下或部分功能亢进组、部分功能低下组、功能正常组及对照组,共计5组,每组按诊断分配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浆醛固酮测定,对五组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在肾上腺皮质疾病中功能亢进型患者中,血浆醛固酮检测诊断有效率为94.4%,对于诊断有很好的指示作用。而功能低下或部分功能亢进组、部分功能低下组及功能正常组三组有效率较低,血浆醛固酮检测对于上述三组患者不具备明显的准确率。对照组患者诊断的有效率为100%,有排除误诊的可能。五组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醛固酮测定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的变化多有报道[1],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国内报告少见。据临床观察,除慢性肾衰患者皮肤变黑、倦怠及消化道等症状外,可能还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我们观察了25例慢性肾衰患者不同时相的血浆皮质醇及促皮质激素(ACTH)浓度,探讨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均系住院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27~63岁,平均36.3岁。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ZO例,肾盂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肾3例。对照组IO例,均为正常成人,男7例,女3例;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