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短时、反复的血流阻断再灌注是否具有抗急性缺血预适应现象及缺血相关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连续观察138例住院接受PTCA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中的心电图、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变化。结果:①33例(23.9%)患者术中出现室性早搏(VE)38例次,其中30例于首次球囊扩张时发生了VE,9例记录到VE二联律或成对VE;8例于再次球囊扩张时出现VE;其中5例2次扩张时均出现VE。第1次球囊扩张时的VE检出率(21.7%)显著高于第2次(5.8%,P<0.01)。②首次球囊扩张时73例(52.9%)出现STT改变,再次球囊扩张时31例(22.5%)有STT改变(P<0.01);③出现VE的38例次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74.0%±11.0%)轻于无VE出现者(85.0%±12.0%,P<0.05)。结论:短时反复的冠脉闭塞再灌注过程可减轻缺血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同时于首次球囊扩张后血流再灌注的心肌对急性缺血可产生较强的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否影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TCA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PTCA后血浆ET1和6ketoPGF1α水平均升高,术后24小时达高峰,ET1增至术前的2.56±0.94倍(P<0.01),6ketoPGF1α增至术前的1.42±0.74倍(P<0.01),7天后降至接近术前水平。结论:PTCA可刺激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因此PTCA术后应预防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将球囊导管经皮穿刺股动脉送到冠状动脉的狭窄处,借球囊充盈后产生膨胀力而将狭窄的冠状动脉扩张的一种疗法。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开展此项目,认为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现将PTCA5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4.
冠脉球囊扩张术并冠脉内支架术的护理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北京100036)李彩霞刘京璇随着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的开展,PTCA术后再狭窄则显得日益突出,其发生率约10-43%。而冠脉内支架(Stent)的机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膜撕裂和即刻弹性收缩...  相似文献   

5.
刘朝中  王文清 《中国急救医学》1996,16(4):F002-F002,1
为了比较静脉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型术(PTCA)在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静脉溶栓后PTCA(U+PTCA)14例和扩冠抗凝后PTCA(NH+PTCA)20例2组,2组在发病后分别静脉滴尿激酶100万单位和连续静滴硝酸甘油肝素。2组在急性心肌梗塞后3周行冠脉造影,4周行PTCA。观察梗塞后出发心绞痛,冠脉狭窄程度,左室EF值,梗塞支PTCA时间组的梗塞支病变狭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静脉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型术(PTCA)在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静脉溶栓后PTCA(U+PTCA)14例和扩冠抗凝后PTCA(NH+PTCA)20例2组。2组在发病后分别静滴尿激酶100方单位和连续静滴硝酸甘油肝素。2组在急性心肌梗塞后3周行冠脉造影,4周行PTCA。观察梗塞后再发心绞痛、冠脉狭窄程度、左室EF值、梗塞支PTCA时间和PTCA成功率。发现U+PTCA组再发心绞痛57%(8.4),NH+PTCA组20%(4/20);U+PTCA组的梗塞支病变狭窄程度重于NH+PTGA组(90+0.08%:96.9±4.23%,p<0.01);U+PTCA组左室EF值高于NH+pTCA组(0.50±0.02∶0.46±0.04,p<0.05);U+PTCA组梗塞支PTCA时间少于NA+PTCA组(0.91±0.26小时:1.73±0.56小时,p<0.01);U+PTCA组的成功率与NH+PTCA组相同(93%:90%,p>0.05)。  相似文献   

7.
84例132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常规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进行术中监测。在气囊扩张时,S-ECG监测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41.7%IC-ECG77.3%,缺血性ST段抬高幅度IC-ECG明显高于S-ECG。缺血性心电力变化与首次PTCA扩张有密切关系。在(左)前降支动脉。左回旋支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行PTCA时,IC-ECG监测心肌缺血敏感性亦高于S-ECG监测,LADP=0.00  相似文献   

8.
2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经验以求改善PTCA技术,提高临床PTCA的成功率。方法:PTCA按Gruntzig方法进行。结果:对20例严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PT-CA,共计30支39处血管病变中的26支35处病变进行了有效扩张,平均扩张次数3.5±2.6次/处,扩张时间65±21秒/次,扩张压力每次7.5±2.3atm。平均狭窄程度由87%减轻至15%,狭窄完全消失的病变有28处。1例术中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经植入支架后恢复正常,未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总成功率100%。术后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消失或减轻。结论:PTCA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较安全等优点;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是处理PTCA所致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对于有指征的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也宜积极采取PTCA的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的结果和经验。方法:PTCA按Gruntzig方法进行。结果:对13例共19支(25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中的16支(21处:A型5处,23.8%;B及C型16处,76.2%)进行了有效扩张,平均扩张次数2.3±1.9次/处,扩张时间88±21秒/次,扩张压力9.4±3.1atm/次。术后TIMI血流均恢复至Ⅲ级。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93%减轻至10%,狭窄完全消失的病变有14支(18处)血管。为预防再狭窄,其中3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消失或显著减轻。结论:PTCA作为心肌梗塞患者的补救性治疗方法,具有再通率高、残余狭窄轻、疗效确切等优点,但需根据病人是否已经溶栓治疗及其效果和梗塞相关冠状动脉解剖学特点决定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时心电图变化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郑爱芳,张宪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是当前冠心病创伤性治疗重要方法之一。由于PTCA时球囊短暂阻塞冠状动脉以及扩张后冠状动脉血流变化,因此,常常引起一系列心电...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孔祥阳 《临床医学》1999,19(4):34-35
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在本院接受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MC),均于PTMC前后经超声心动图测二尖瓣口面积(MVA),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PG),术中测肺动脉压力(PAP)及左心房压力(LAP)。结果提示:PTMC后LAP降低百分数与MVA增加百分数及PAP降低百分数显著相关,由前者可推测后二者变化,可使PTMC效果的判断更简明,并建议将LAP降低1/3作为PTMC成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目前冠心病最常用的介入性治疗方法之一。虽然近二十年来其操作和球囊技术不断改进,但术后再狭窄仍然是影响其疗效的最主要因素,其发生率一直无明显变化[1]。因此,如何克服再狭窄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课题。最近有资料表明PTCA对某些心血管调节肽的血浆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能对PTCA后血管痉挛、早期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将这方面的资料综述如下。1内皮素(Endothelin,ET)1989年有作者报道18例冠心病患者PTCA后左冠状动脉的血浆ET…  相似文献   

13.
运动心肺功能在冠心病PTCA术后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15例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测定运动心肺功能。采用麦加菲心肺运动仪测定气体代谢指标,如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肺通气量(VE)、呼吸交换率(RER)、无氧阈值(AT)、氧脉搏(VO2/HR)等。根据病变程度和体能分为平板组(TET)和功率自行车组(EET)。15例病人当运动强度增加时摄氧量(VO2)缓慢上升,达到较低的峰值VO2,尤其EET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行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31例AMI患者行延迟性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部分病例通过心脏超声(UCG)随访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31例AMI恢复期患者中,有28例成功地施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90.2%(28/31),部分病例EF明显提高。结论;对AMI恢复期患者行PT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心导管技术,观察AMI患者PTCA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入选指标包括:PCWP,MPAP,MAoP,LVEDP,CO,CI,PCR和SVR。结果 与术前相比,PTCA术后PCWP,MPAP和LVEDP三项指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余项指标虽有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EAVNC)对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的影响,方法:对27例具有突发突止心视患者作食管心房调峰(TEAP)检查及对6例左侧旁道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结果:发现具有EAVNC9例与EAVNC9例比较,文氏点,SR延长值,OAVRT的周期,房颤时心室率,最短RR间期差异有显著意义P〈.05),对6例左侧旁道患者进行射消融术,结果发现EAVNC患者房室结-希浦系前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9例PTCA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至3小时内,每半小时测1次18导联心电图。结果:①4例下壁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后,其合并的胸前导联ST段压低于术后2小时内均回到等电位线,提示这种胸前导联的ST段压低是梗死范围广泛的标志,而非既往认为的“对应性”改变;②成功的急诊PTCA术后1小时有6例患者出现终末T波倒置,且其残留血管狭窄明显小于未出现终末T波倒置者(P<0.05);③7例患者术后未出现q波,其中3例术后3小时原R波幅值增高0.10mV~0.20mV。结论:成功的急诊PTCA后可出现与IRA再通相关的特征性心电图变化,下壁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更广泛的心肌缺血;早期终末T波倒置和R波波幅回升均提示成功的血管再通和存活心肌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EL CA)在消蚀硬化斑块时不伴有热能产生 ,因此术后再狭窄率低 ,对顽固复杂的冠心病患者行ELCA术 ,术中有时会出现意外情况 ,对其观察是否及时和处理正确与否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们总结了ELCA术中配合经验及其要点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6例顽固冠心病患者中男 12例 ,女 4例 ,38~ 74岁 ,平均 5 4± 16岁。其中 10例心肌梗塞 ,6例混合型心绞痛 ,于术前有顽固的反复发作的抗药性心绞痛。1 2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前准备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PT CA)相似 ,常…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对二维(2DE)和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左室功能测量的影,应用多平面经食管3DE技术测量了9例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患者(A组)及11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并与2DE及左室造影(LVA)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在A、B两组患者中2DE测量的EDV、ESV、SV及EF与LV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二尖瓣血流减束时间预测左室扩大的价值。方法 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PTCA)的AMI患者34例,于梗死后第7、30、60、90d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室容积增大20%以上为左室扩大,按E峰减速时间(DT)长短分为两组,DT≤130ms的13例为A组,DT〉130ms的21例为B组。结果 AMI后90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