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81例经临床证实的不同原因致气道狭窄患者行MPR (CPR)、MinIP、VR、SSD及CTVE成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五种三维重建图像及轴位图像对气管支气管肿瘤、内膜结核、肿瘤侵犯以及外伤等所致气道改变的显示各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其多种方式三维重建,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给诊断带来更多的信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将放射影像技术应用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患儿均为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共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实验组的检查率更高,为98.00%,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存在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纵膈位置改变,肺气肿和,支气管阻塞和肺炎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肺不张检出率差异则较小(P>0.05)。结论:在对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进行诊断的工作中,将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应用,其效果显著于普通X线,对应的检出率更高,可判断出异物的带下,形态和位置等,对临床诊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影像表现,评价CT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价值,及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178例均行CT平扫,其中73例行增强检查。结果:(1)共292处气管、主支气管及叶段支气管受累,右肺稍多于左肺,累及双上、左下肺叶、双侧主支气管最多。(2)发病年龄以21~50,61~80岁范围的人员多见。(3)局部CT影像特点为:①病变范围较广,常见多个支段受累。本组病例中有60例累及2叶段以上;②病变支气管范围长,多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连续或间断受累;③管腔多为不规则狭窄,有串珠状改变;④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但其管壁外径未见增大,即中心性增厚,内径缩小。本组有152例管壁有增厚,伴管壁密度增高或钙化;⑤肺部多见结核并发灶。本组约有130例肺部合并病灶,105例有相应部位的肺不张;⑥肺门纵膈一般无肿块影。病变支气管壁的表现与支纤镜病理分型有相关性。结论:CT对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累及范围有一定的优势,对临床确诊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大致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诊断及螺旋CT诊断,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相关病变检出率。结果:螺旋CT诊断异物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螺旋CT诊断肺不张、肺气肿、肺炎、纵隔位置变化、支气管阻塞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儿可使用螺旋CT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并明确肺不张、肺气肿等病变,诊断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气管支气管损伤逐渐多见,而且多数伴有严重的复合伤,病情危重,有些甚至来不及抢救就已经死亡。首次接诊此类急诊患者,正确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外科医师对此病的诊治水平非常必要。我院1995年1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气管、主支气管损伤20例,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5例,女5例,年  相似文献   

6.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误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女 ,3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 ,间断痰中带血 10年 ,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于 1991年春感冒后出现咳嗽 ,咳少量白粘痰 ,痰中带血 ,在外院按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症状好转。此后每遇受凉或感冒反复出现上述症状且逐渐加重 ,多次行X线胸片、胸部CT检查未提示异常。先后 3次纤维支气管镜 (FB)检查均提示 :粟粒状结节灶附着于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壁上 ,腔内大量脓性分泌物 ,抗酸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 2 9mm/h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 2次均 (2 + )。曾在外院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 ,行正规抗结核治疗1 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全部经螺旋CT检查,并结合多平面、表面遮盖法及CT仿真支气管镜等重建图像进行诊断。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43例,其中:气管内8例,右侧支气管19例,左侧支气管16例,螺旋CT全部直接显示其本身及所在段支气管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的间接征象,螺旋CT检出率100%。结论螺旋CT能直接显示小儿支气管、支气管异物,对手术定位,指导直接喉镜、硬性支气管镜取异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硬管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年8月~1998年8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563例,其中483例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3例中,男283例,女200例,男女之比为1.42∶1;3个月~6岁者457例,占9...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过程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期1年,由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止,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4例,结合患儿入院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X线技术诊断,观察组采取CT技术诊断,对比两组患儿异物检出率及异物征象检出情况。结果:此次观察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肺不张检出率82.98%、肺炎检出率91.49%、支气管阻塞检出率76.60%、纵膈位置改变检出率74.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小儿发生气管、支气管异物情况后应及时送至医院就诊,通过CT影像技术可以更清楚掌握异物情况,便于开展后续处理,提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恒 《上海医学影像》2005,14(2):149-152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85例患气管、支气管疾病患者,由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对病灶的MPR、MinP、SSD和CTVB图像进行分析。结果MPR对气管、支气管内外组织的结构和位置显示清晰,且能显示病灶的细节,结合横轴位有助定性和定位。MinP对连续性气管、支气管显示最佳。SSD显示支气管树及病灶立体的外表形态,测量大小有误差。CTVB类似纤维支气管镜(FB)所见,对3级及3级以下支气管病灶诊断不可靠。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疾病诊断有较大辅助价值,且对病灶的显示各有其优劣,诊断疾病需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气管支气管树在气道病变上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组研究分正常组与病变组二组 :正常组取 10例正常胸部螺旋CT扫描 ;异常组收集 2 3例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证实的气道及影响气道病变。二组病例均行 4排螺旋CT容积扫描 ,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 ,分别用MPVR ,SSD ,RAYSUM ,MINIP及CTVE重建气管支气管树。结果 :二组均能区分 3~ 4级气道分支并重建气管树的形态结构。病变组能够发现病变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的移位变形破坏等改变 ,可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从而为诊断气道及气道旁病变提供依据。结论 :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的优势 ,再现气管支气管树 ,有利于对气道及气道旁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主支气癌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主支气管癌25例。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在18-67岁之间。结果 根据影像表现分为三型;腔内型12例,腔壁型6例,腔内外型9例,另侵犯气管隆突3例,淋巴结转移5例,鳞癌13例,低分化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2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未分化癌2例,癌内瘤1例,嗜银细胞癌1例,结论 CT在主支气管癌的定位、定形、定性诊断方面有优势,对制定治疗方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2例临床疑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胸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和最小密度投影(M inIp)。结果:22例患儿均获得清晰图像,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19例,其中右主支气管异物10例,左主支气管异物6例,气管异物3例。异物中花生米7例,葵花籽3例,西瓜子4例,软糖、青豆各1例,圆珠笔帽1例,碎青菜2例。17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者,均经支气管镜证实,2例患儿自行咳出异物,于咳出异物后复查再未见异物,未行手术;结合各种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支气管狭窄部位、程度、异物与气管壁的关系,其中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后处理显示率最高。结论: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诊断气管及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一种无创伤、定位准确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骨关节创伤患者,全部行多层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部分行三维重建(包括VR法和SSD法)及多平面重建(MPR),分析各方法对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 肩、肘、膝、踝关节及骨盆创伤78例,CT横断面扫描均获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行SSD重建,明确诊断75例;71例行VR重建,明确诊断70例;37例使用了MPR重建,均获明确诊断。图像显示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3D重建立体感强,可多角度多方向观察,清楚直观;MPR法显示骨折线走行和移位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改变。结论 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各具特色,结合使用可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简化思维,为临床诊治提供直观的立体信息。  相似文献   

15.
CT增强扫描及后重建在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及后重建在肠道淋巴瘤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淋巴瘤的39例患者的CT资料。结果:39例淋巴瘤患者中,18例发生在小肠,11例发生在大肠。3例累及小肠及临近肠系膜,3例同时累及回肠末段和回盲部,2例累及肠系膜和盲肠,1例同时发生在空肠和回肠,1例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根据肠道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可分为4型:①单发肿块型(15),②局部浸润型(14),③弥漫浸润型(8例),④多发病灶型(2例)。结论:CT增强扫描及后重建能较准确地显示肠道淋巴瘤的发病部位、大小形态、强化特点、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华西医学》2009,(8):1960-196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MRI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MRI结合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上,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均优于X线平片;并且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鼻腔、鼻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颌窦骨折38例,眶骨、筛窦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4例,鼻骨骨折2例,额窦骨折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0例;鼻腔鼻窦肿瘤10例。所有骨折病例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重建出鼻腔窦骨壁表面情况,其余病例均用此法行空气表面投影法处理,重建出气道空腔表面情况,同时行仿真内窥镜成像和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图像分别与原始冠状或轴位图、纤维内窥镜所见及手术所见对照。结果:(1)38例上颌窦骨折情况骨表面重建图与原始冠状或轴位图显示一致,与手术所见相符。(2)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0例和鼻腔鼻窦肿瘤10例,空气表面投影法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含气腔和气道狭窄和堵塞情况,类似空气造影,所显示的病变范围大小与手术所见一致。(3)仿真内窥镜成像分别从前从后(足)端入路观察,可清楚地显示鼻腔内各结构及病变,与纤维内窥镜和手术所见描述基本一致。(4)多平面重建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比冠状或轴位原始图,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等下解剖结构,肿瘤和鼻息肉的位置、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更清楚。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鼻腔鼻窦病变准确,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立体感强,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手术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过手术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例,术前均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均行多平面重建和沿病变长径的曲面重建。将CT显示的影像特征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浆膜层浸润准确率93.1%(27/29),淋巴结转移准确率83.3%(5/6),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60.0%(3/5),显示肿块准确率100.0%(36/36),显示肿瘤供血准确率100.0%(23/23)。结论:采用MS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可以更好的显示病灶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独特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对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手术证实的直、结肠癌患者,回顾分析其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CT显示肠壁增厚35例、肠腔内肿块21例、肠腔狭窄和形态不规则23例、浆膜面模糊17例、淋巴结转移15例。CT对直肠、结肠癌总的分期准确性达86%。结论:螺旋CT检查对中晚期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及其在面神经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正常人与12例患者的双源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图像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对30例正常人双侧面神经管各段进行测量.结果:30例正常人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在轴位扫描图像上显示最佳,面神经管垂直段在矢状位重建MPR图像上显示最佳.曲面重建图像可同时显示双侧面神经管.12例患者中有11例能良好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结论: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面瘫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