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198例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卡马西平 (CBZ)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CBZ全血药物浓度。结果 :达有效血药浓度 (稳态谷浓度 4~ 12 μg·mL-1) 170例次 (85 .9%) ,低于有效血药浓度 2 3例次 (11.6 %) ,高于有效血药浓度 5例次 (2 .5 %)。结论 :儿童各年龄段体内CBZ代谢差异、与其他抗癫药物的合用、采血时间正确与否 ,是影响儿童CBZ血药浓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治疗癫剂量、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245例次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达有效血药浓度(4~12 μg·mL-1)193例次(78.78%),低于下限45例次(18.37%),高于上限7例次(2.85%).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儿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年龄、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儿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1547例/次,将病人的药历等详细资料逐一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10.0软件辅助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儿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剂量和疗效之间存在相关,体内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结论: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个体化给药、鉴别诊断和了解病人的依从性,以便更好地发挥抗癫痫药的作用,卡马西平抗癫治疗的血药浓度不必过分强调有效浓度低限。  相似文献   

4.
卡马西平治疗癫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秀斐  余玉木  姜建梅 《医药导报》2004,23(6):0426-0427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治疗癫剂量、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245例次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达有效血药浓度(4~12 μg·mL 1)193例次(78.78%),低于下限45例次(18.37%),高于上限7例次(2.85%)。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CN1A基因多态性IVS5N+5 G>A对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或卡马西平治疗无效改用其它AEDs治疗的癫痫患儿,检测其SCN1A IVS5N+5基因型,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不同基因型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是否存在差异,卡马西平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患者间SCN1A...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2种常用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法测定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结果:共监测202例次,儿童114例次,成人88例次,达到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43.86%,成人组为39.77%;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39.60%,成人组为43.18%;高于有效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17.54%,成人组为17.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血药浓度不在治疗窗内的原因很多,应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卡马西平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9例癫痫患儿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卡马西平血药浓度<4 mg·L~(-1)者32例,其中20例有效(占62.5%);>12 mg·L~(-1)者2例,2例均有效(达100%);4~12 mg·L~(-1)者155例,其中114例有效(占73.5%)。卡马西平单用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进行有效率比较,P值均>0.05,尚不能认为卡马西平单用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有差别。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应通过对其进行监测,并结合临床疗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任洁雯 《今日药学》2005,15(4):54-55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结果:284例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占43.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为49.19%;高于有效血药浓度为7%.其中合并苯巴比妥或卡马西平治疗34例,有效血药浓度为1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为84%.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因个体差异大及用药不当等因素影响.VPA血药浓度监测,在治疗儿童癫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结果:284例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占43.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为49.19%;高于有效血药浓度为7%.其中合并苯巴比妥或卡马西平治疗34例,有效血药浓度为1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为84%.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因个体差异大及用药不当等因素影响.VPA血药浓度监测,在治疗儿童癫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1 49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 23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50μg.mL-1的占30.31%,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4.53%;在50~100μg.mL-1的占57.62%,有效率为89.17%;>100μg.mL-1的占9.48%,有效率为76.92%;183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4μg.mL-1的占15.30%,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6.43%;在4~12μg.mL-1的占81.97%,有效率为66.67%;>12μg.mL-1占2.73%,有效率为100%;73例次联合用药中,只有22例次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1):71-73
目的:评价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变化对癫痫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为癫痫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癫痫患儿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后检测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变化对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儿经卡马西平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不随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疗效,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随其血药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其中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处于4.0~8.0μg/m L范围内,治疗癫痫患者的总有效率为最高(67.21%),且不良发生率较低(11.47%)。结论:提高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并不增加其治疗效果,相反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控制在治疗窗范围内,可获得最理想的疗效和最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宋新文  梅艳 《中国药房》2010,(30):2846-2848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性别、年龄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临床药学室158例/次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记录,将浓度值、性别、年龄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值与性别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与临床疗效、给药剂量、年龄和体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卡马西平在患儿体内的代谢差异与年龄和体质量相关,应根据每位患儿自身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临床抗癫痫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该院2003-2009年治疗605例疼痛患者服用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结果:除2009年外,该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ug/ml内的监测例/次最多占54.43%,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4-12ug/ml内的监测例/次最多占75.63%,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相似文献   

15.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抗癫痫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荣福  张莉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0):865-866
目的:了解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抗癫痫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52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结果:31例血药浓度在4~12μg·mL~(-1),抗癫痫作用有效为25例,有效率约80.6%;17例血药浓度低于4μg·mL~(-1),无1例有效;4例血药浓度高于12μg·mL~(-1),全部有效但发生了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卡马西平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患者用药时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中药桔梗对神经系统药物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用HPLC仪测定卡马西平单独给药、桔梗与卡马西平合并给药(给桔梗1次及给桔梗7次)后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做药-时曲线,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合用桔梗组在给药后6 h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单用卡马西平组,曲线下面积也高于单用卡马西平组.桔梗给药7次后卡马西平在2 h、4 h、6 h的血药浓度高于给桔梗1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桔梗可以增加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应用卡马西平时加用桔梗,可以减少卡马西平的用量,在保持疗效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对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的稳态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病房和门诊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考察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癫痫患儿的卡马西平稳态血药浓度差异较大,86.7%的患儿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显效率并未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以肝功异常为主,随血药浓度升高,不良反应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应根据患儿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将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并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门诊或住院患者服用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HT)的487例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487例监测中,248例(50.92%)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177例(36.3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1例(10.47%)高于有效血药浓度;11例(2.26%)未检出血药浓度。其中,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3种药物比例分别是VPA(48.18%)、CBZ(74.29%)、PHT(10.87%)。结论: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是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4例小儿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彤 《中国药师》2004,7(1):43-44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194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12例(57.73%),低于有效血药浓度63例(32.47%),高于有效血药浓度19例(9.79%).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抗癫痫药(AED)治疗癫痫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