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3月15日讯: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上海市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遴选工作,确定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氏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派中医特色疗法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20个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1990,(9)
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大会于7月6日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隆重举行。所长由中医文献馆王翘楚馆长兼任,贝润浦副主任医师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兼中医药科技情报所副所长。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蕴酿筹备,经上级领导部门正式批准,成立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将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原中医情报研究室合并,成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中心的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以便同全国及本市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研究院、所情报部门更好地协作,承担全国和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中药研究所于1988年12月成立技术服务部。上海市中药研究所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力量。现设有化学室、药理研究所、制剂研究室、药材研究室、生物工程研究室、分析测试室、图书资料室及小型实验车间。拥有从美、英、日等国进口的常用先进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3月15日讯: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罗马尼亚锡比乌中医诊疗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医诊疗中心分别挂牌成立。陕西中医药在海外设立中医诊疗中心,旨在通过派出中医特色专家团队,在海外从事中医诊疗、中医技术输出及为当地中医师提供正规培训等方式传播中医药诊疗技术和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工作室简介曹永清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同年荣升为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工作室立足于中医外科诊疗特色,主张内外治并重,灵活运用"消、托、补"法治疗肛肠疾病。目前主要传承人:姚一博、董青军、张强、沈晓、虞洁薇等。  相似文献   

6.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是集医、教、研为一体,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发展的北京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和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特色诊疗中心。  相似文献   

7.
信息总汇     
上海市卫生局确定今年为全市卫生系统医疗质量年,该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本着发扬中医特色、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医实际情况,推出七条措施,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上海中医的七条举措是:一、制订全市统一的中医诊疗常规,以中医专科专病医疗协作中心为主,各学会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要求每个中心初选5个病种,今年约120~150种疾病,经过3年的努力编写出一本全市中医临床适用的体现高水平、覆盖面广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二、成立中医、中西医结合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所座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是以中医药防治慢性肝脏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研究机构。由著名中医学家、上海中医学院第三任院长王玉润教授创办,1985年成立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肝硬化研究室,1992年更名为肝病研究中心,1996年由上海市卫生局发文成立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为刘平教授,现任所长为徐列明教授。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是同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二级实验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基地;是全国最早的中医外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该专科由全国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先生创建于1960年,传承顾氏外科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秉承传统、勤求博采,弘扬中医特色和优势,与时俱进,形成了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中心—重点学科研究所(实验室)一名中医工作室"五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学科成立于1956年,于1957年在全国名老中医余子贞的带领下开始高速发展,相继引进了多名业务骨干,并开展了电针、中药内服与外用等特色疗法,科室业务得以快速发展。2001年以"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抓手,被列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目前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文化》2014,(1):F0002-F0002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于2009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并于2010年5月由上海市教委正式授牌成为"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整合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医药传统学科的优势资源,依托中医医史文献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以"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  相似文献   

12.
<正>工作室简介费兆馥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2012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挂牌。工作室擅长运用中医舌诊、脉诊特色技术诊治各类内科杂病,如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更年期综合征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青少年癫痫,硬皮病,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脾胃病(急慢性胃炎、肠炎等)等。工作室以费兆馥学术理论为核心,积极拓展中医内科诊疗新技术、新方法,逐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于1989年12月22日宣告成立,所长温耀繁,副所长金益强、黎杏群。该所下设四个研究室,即中医临床研究室、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中药研究室及针灸气功研究室。湖南省卫生厅、长沙市政府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勉励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的全体同志,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及人民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该所的成立必将推动湖南省的中西医结合事业.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中医》2007,26(3):F0003-F0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组建最早的中医急诊科.具有急诊分诊,抢救、留观、检验、ECU一体化的急诊急救流程和价值400多万元的急诊抢救设备是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各种急危重病为特色.医疗,教学、科研同步发展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中心、中医急诊临床基地.北京市中医急诊特色诊疗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病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现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3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骨伤病研究所充分发挥医院骨伤科的中医优势,主要从事中医骨伤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积极整理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不断提高骨伤病的中医临床治疗和科研水平。骨伤病研究所拥有国家级骨伤特色药物疗法研究室1个,生物样本库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引导平台1个,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骨伤病研究所以甘肃省骨伤科临床医学中心为依托,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发展方向由以前的临床研究为主逐渐转变为基础与临床并重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14年6月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个“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整理研究”课题在京启动,该课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牵头,旨在借助国家级科研力量和平台,深入抢救、发掘、保护、研究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康复医院(针灸研究所)前身针灸科成立于1956年,曾以一大发现(陈克勤研究员发现首例经络敏感人)、两大发明(赵建础研究员率先开展针刺麻醉研究、朱龙玉研究员创制电针治疗仪开展电针疗法)扬名于海内外针灸界。在曹汉三、章逢润、张争昌、毕宇峰等几代学术带头人的努力下,针灸科以"特色技术兴科、服务社会大众"为主旨,突出中医针灸特色优势,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契合传统与现代理念,开展与中医针灸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60年的不断努力,在针灸科的基础上成立了针灸康复医院(针灸研究所),先后被评为省委组织部首批"三秦学者"岗位,省卫生厅"巾帼文明岗",省中管局"九五"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8.
橘井流芳     
<正>上海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医学人才汇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和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两个专家诊疗中心,云集上海中医界最高水平的专家为患者服务。医院拥有中医儿科、脑病科2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儿科、骨伤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脑病科、神志病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相似文献   

19.
<正>叶景华(1929-),男,汉族,上海市人。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海上名医丁济万,建国后又曾研修现代医学。曾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和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有贡献的专家1995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授于"上海市名中医"称号2006年成立了上海市叶景华名中医工作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医思维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落地推广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某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神经内科在其基础上以中医思维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管理后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用情况,同时观察其管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运动功能变化,比较组间管理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用方面,其耳穴贴压应用率、经穴推拿应用率、穴位敷贴应用率及针灸应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运动功能FAM评分比较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运动功能FAM评分比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管理依从性比较于对照组,其总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比较于对照组,其总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以中医思维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临床中医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