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方法临床药师通过问卷星调查、康网系统、查阅病程等方式收集ADR,对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过敏史、报告类型、怀疑药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ADR共45例,ADR发生率为12.4%,其中一般的44例(已知的39例、新的5例)、严重的1例。ADR发生较多的为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LPV/r)、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MP)、抗菌药物莫西沙星。结论临床使用多种药物治疗COVID-19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以及患者基本情况、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关注疗效同时对ADR也应积极宣教、及时发现与上报,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李冬艳  张锦文 《医药导报》2020,(12):1650-1654
目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称同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20年2—5月收治的6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新的/严重的比例、涉及的怀疑药品、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主要发生在61~80岁人群,新的、严重的ADR 35例,占51.47%。引发ADR的药物前三位是抗病毒药物(32例,占47.06%),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各4例,均占5.88%)。68例ADR报告中,累及器官或系统合计80例次,消化系统损害最多(37例,占46.25%),其次为皮肤损害(17例,占21.2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药物发生ADR的主要原因是超说明书用药,老年患者治疗用药更易发生ADR。超说明书和老年人用药临床应加强监测,降低用药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用药,对医院2020年1月30日至3月1日收治的19例COVID-19患者开展用药分析。结果确诊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以30~50岁为主,多为亲属间传播,临床分型多为普通型;42.11%的患者入院前曾用药治疗,入院后多接受两联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余对症治疗药物包括抗菌药物(47.37%)、呼吸系统药物(63.16%)、消化系统药物(10.53%)、保肝药物(36.84%)、抗焦虑药物(26.32%)、免疫调节药物(42.11%),中药注射剂和中药汤剂同时联用率为89.47%;47.37%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19例COVID-19患者用药基本符合现行诊疗方案,但部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规范临床用药,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要点,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关注其营养方案的制订和调整,监护其症状体征、相关营养和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药师的药学监护要点。结果该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制订做到了个体化,经过肠内外营养的支持治疗,其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恢复正常;通过鼻饲给药的药物种类较多,用药过程中避免了药物的相互作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轻微腹泻、腹胀、便秘不适及三酰甘油(TG)升高的情况,均经干预后改善。结论 COVID-19危重型患者治疗措施复杂,药师在进行药学监护时除了要关注患者的营养方案外,还需评估其用药依从性,做好用药及饮食教育,监测肠内外营养与其他治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防治胃肠道、代谢性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药物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护。方法隔离收治明确诊断的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盐酸阿比多尔片、磷酸氯喹、利巴韦林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联合抗病毒用药≤3种,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5日,治愈出院患者9例,在院患者6例,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CT均好转,核酸检测为阳性,1例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2例危重型患者转为重型;治疗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3.33%,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例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肝酶轻微升高,根据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分级,2例为新的不良反应,9例为一般的不良反应。结论目前没有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有限的诊疗方案推荐下需要摸索相关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疗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需进行不良反应监护,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避免因药物引起的机体损害。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用药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涉及的8种中药注射剂、6种口服中成药及10种中药汤剂进行梳理,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提出临床用药监护要点。结果与结论通过临床用药监护,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用药参考,及时制订有效的用药方案,促进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合理应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肿瘤患者居家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肿瘤患者常用药品易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反应、脏器损伤等不良反应,应做好相应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以保障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荣  任常谕  干小红  赵玉林 《中国药业》2021,(2):96-96,I0001-I000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儿童防治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查阅我国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公布推荐用于防治COVID-19的方案,对涉及儿童用药按照西药、中药、中成药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共得到防治方案13份,包括西药方案5份,中医药方案9份;涉及西药4种,各期中药方剂32个,中成药40个,中药144味;高频次使用中药22味,聚类分析得4类常用中药组合。结论儿童作为COVID-19特殊易感群体,防治有别于成人,其防治西药种类较少,且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评价,防治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剂量和疗程。中药防治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个体化精准用药,以最大限度确保儿童COVID-19防治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合理性分析及其药学监护。方法: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后确证其致病菌为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为2019-nCoV),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和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这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20年2月5日,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方案中指出,利巴韦林成人首剂量4 g,次后1.2 g,q8h,或按体质量8 mg/kg,静脉滴注,q8h;2月8日,方案又对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做了修正,改为常规剂量500 mg,q12h^q8h。结果与结论:医院药学部根据现有"指南"和"说明书"等资料,对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其超说明书用药等药学监护方面内容做了梳理,以期为临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实践与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型COVID-19治疗过程,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制订磷酸氯喹抗病毒治疗方案,找出失眠的原因。结果与结论磷酸氯喹治疗COVID-19可能有效,但具有神经系统毒性,可致严重失眠,与莫西沙星合用会增加该类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川东北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ADR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22日,南充、广安、巴中3个地区累计收治确诊患者92例,其中84例使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各地区患者ADR发生率分别为52.94%,58.62%,66.67%,无明显差异(P>0.05);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恶心、皮疹等,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川东北地区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的ADR发生率均较高,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及总ADR发生率在不同疾病间的差异显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认,临床用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2.
曾亚  徐珽 《中国药业》2021,(5):95-96,I0001-I0003
目的探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1月1日至3月15日14例接受LPV/r治疗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xcel软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ADR及其转归。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ADR,男女比例相当;发生人群集中在41~50岁;平均用药疗程为(13.8±4.45) d。ADR中高三酰甘油血症构成比最高,其次为腹泻、胆红素血症、恶心呕吐、肝药酶升高等,无新发或严重ADR。ADR处理包括停药、药物干预、停药并药物干预,83.33%的患者在出院前治愈或好转,58.33%的患者在10 d内治愈或好转。12例患者中,11例有联合用药情况,联用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结论 LPV/r易发生ADR,但转归较好,很少出现停药情况。其所致ADR存在个体差异,多数为营养代谢异常、胃肠功能紊乱和肝胆损伤。密切监护、及时处理、用药疗程尽量不超过10 d是安全用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保障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结合COVID-19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AKI的常见病因,分析可能的发病机制,并归纳依据肌酐清除率对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用药调整。结果COVID-19重症患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脓毒症相关。应加强治疗相关的抗病毒药物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论尽早识别并纠正肾功能损伤的可逆病因,加强抗病毒药物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助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查阅文献,整理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感染性疾病应用概况、剂量、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等特点,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与结论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缺乏直接使用证据,不建议常规应用。免疫缺陷或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但应把握剂量,注意输注速率。使用过程中应动态监测患者血浆球蛋白水平,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结合相关文献、现有诊疗方案及共识中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梳理新冠肺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药学监护要点。结果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应严格把握老年患者的适应证,规避不良药物相互作用,预防不良反应,个体化确定及调整剂量,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疾病的发生。结论应开展规范的临床药学监护,从而有助于改善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