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风病人90例,均经临床、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电针(简称电针组)30例,氟西汀治疗组(简称西药组)30例。不抗抑郁的基础治疗对照(简称对照组)30冽。三组患者均给予类似的中风治疗,而电针组加用电针,西药组加用氟西汀,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连续60d。结果电针组、西药组患者的HAMD和MES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上升比对照组快(P〈0.05);电针组、西药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电针组、西药组总体疗效相似。结论电针能改善抑郁表现,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效果并与单用西药他巴唑比较。方法:65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施治3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不同进行辨证论治。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心悸,易怒,失眠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T3下降与sTSH升高比对照组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药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组(治疗组)32例及中药注射液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α1-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空腹血糖(FB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尿白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2hPBG、HbA1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可更有效地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剌组(n=30),以针刺患侧风池、阿是穴和三阴交穴治疗;针刺加埋针组(n=36),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患侧太阳和悬钟穴埋针治疗;西药组(n=27),口服西比灵5mg,每日2次。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减轻或消失。近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剌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而针刺加埋针疗法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加认知训练对脑损伤病人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损伤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醒脑开窍针刺加认知训练80例为治疗组,单纯认知训练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74例(92.50%):对照组有效54例(6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加认知训练优于单纯认知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卡托普利(CAP)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中医辨证以心脾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分别处方,均伍用CAP治疗,对照组(37例)用地塞米松加干扰素治疗,采用NYHA分级,心肌酶学,心电图,心功能,运动耐量试验测定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NYHA分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肌酶学3项指标测定值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S-T段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运动耐量试验中部分指标疗效治疗组均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CAP治疗急性重症VMC并CHF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35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方案组(简称联合组)、中医治疗组(简称中药组)与西医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联合组45例(其中37例完试验)以中药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中药组45例(其中35例完试验)以中药降压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其中38例完试验)以尼莫地平胶囊治疗。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降压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降低收缩压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各证型症状积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联合组和中药组阴虚阳亢型症状积分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同组非阴虚阳亢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阴虚阳亢型和非阴虚阳亢型症状积分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阴虚阳亢型症状积分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和联合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积分值(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对阴虚阳亢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显著的降压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是一种疗效确切、应用安全的中西医结合降血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推拿与电针相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与电针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推拿加电针组(治疗组),电针组和推拿组(对照组)。结果:推拿加电针组总有效率93.3%,愈显率80.0%;电针组总有效率80.0%,愈显率60.0%,推拿组总有效率76.7%,愈显率5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寻求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60例硫脲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除用西药外并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加用中药,对照组29例单纯用西药治疗,4周后进行总疗效、主要症状、血象及免疫指标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于对照组( 86. 2%, P< 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升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转阴率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因硫脲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不但可以改善症状,升高白细胞,而且可以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药结合治疗焦虑症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涛  邵沛  陈妙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13-14
目的:对养心、疏肝、安神类中药配伍加针刺治疗焦虑症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针刺加养心安神汤治疗焦虑症患者(治疗组)35例,并与使用多虑平、阿普唑仑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对照组)34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针刺加养心安神汤疗效优于多虑平、阿普唑仑(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养心安神汤能明显改善焦虑症的主要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法治疗12周,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81.0%)优于对照组(52.5%,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促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益肾健脾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观察中药益肾健脾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将10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包括控制饮食、运动,降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益肾活血方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在调节脂肪代谢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肾健脾活血法在调节DN脂代谢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对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将56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结果表明,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慢性肾衰患者血尿素氮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恶心、呕吐、乏力、皮肤瘙痒症状,可降低血尿素氮水平。该方疗效可靠,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泽荣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6-907
目的观察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筋结点电针加剌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5%,对照组为37.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疗程治愈占70.4%,对照组为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无论在治愈率还是疗程方面都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泌尿外科及男科门诊符合精液不液化标准的男性不育患者184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92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片配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维生素C治疗,四周为一个周期。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精液常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液液化时间、精子质量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精液液化情况为:显效55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8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44.6%。治疗后精子质量,治疗组较治疗前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精液液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精子活率及精子活动力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液不液化,较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电针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穴取百会、风府、风池等)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经治疗4周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人体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睁眼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均较疗前好转(P〈0.01,P〈0.05)。结论:电针加康复训练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辨证中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流速(V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s、V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时照组53例用等同于治疗组的常规西药治疗,两组以四周为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取得更为优异的疗效。治疗组在改善主要肝功能指标(白蛋白、总胆红素、ALT)、尿量变化、腹围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了79.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应用常规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3.86%),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结果:经14d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8例(60.0%),有效10例(3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1例(36.67%),有效9例(30.00%),无效10例(33.33%),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HF,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来氟米特与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与白芍总甙(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加TGP治疗组40例;单用LEF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两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EF加TGP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使用L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