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灸法在古代急症救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腧穴上烧灼、温熨等,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直接灸、隔物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温针灸、发泡灸等。灸法不仅用于治疗慢性病,在实际临床中也常用来治疗一些急重症。如《金匮要略》中就有独用灸法来治急症与闭证。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相似文献   

3.
4.
灸治急症历史悠久,近年来的研究又取得新进展。本文仅就1980~1988年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灸法在急症中的应用综述于下。一、内科:(1)热症:魏氏从文献到实践论证了热证的可灸性。王氏用艾条温和灸治疗外感发热64例,并设对照组34例,灸治组取大椎、曲池穴,每穴10分钟;对照组用抗生素。结果48小时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64.7%。(2)心脑血管疾病:杨氏等用艾条灸关元观察了30例休克患者,灸15分钟,结果显效6例,有效16例,  相似文献   

5.
《备急灸法》是现存最早的灸法治疗急症专著,涵盖22种急性病症的灸治方法,包括诸发、肠痈、疔疮、附骨疽、霍乱、霍乱转筋、急喉痹、风牙疼、皮肤中毒风、蛇伤、犬咬、溺水、自缢、鼻衄、夜魇不寤、卒忤死、精魅鬼神所淫、妇人难生、转胞小便不通等,用穴精少,灸治有方,灸药结合,保存了南宋以前急症用灸的宝贵临床智慧。通过对该书灸法应用的病种分类、选穴用穴、灸疗方式、潜在机制进行分析,有助于扩大灸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91-2394
目的:系统整理古代急症灸法文献,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方法:通过参阅大量古代文献,对急症灸法的源流、特点、常用方法和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急症灸法始于秦汉时期,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应用特点为:以经穴为主,根据艾炷的尺寸、壮数、患者的感觉及发灸疮把握灸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灸、间接灸、艾卷灸及天灸,多用于外科疮疡类急症。结论:灸法是古代主要的急症救治措施,可以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及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围绕《备急灸法》的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灸法在古代介入急症的需求和可能,总结《备急灸法》选穴和操作特点。结果表明,灸法之所以在古代能有效治疗急症,与古代多见感染性疾病、医疗资源匮乏、灸法有以"温"促"通"逆转急症病理的优势,以及灸法易于被民众用于自救自疗等因素有关。灸法治疗急症多选用四肢远端穴,操作方法重在灸灼,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壮数多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针灸事业的发展。针灸在急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将针灸用于急症的状况,作一扼要介绍。心血管系统急症: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确有较好疗效。赵氏选用针刺内关与三阴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选择65例,其中针刺三阴交组30例;针灸内关组35例,以运针2分钟到15分钟,用RM-86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测算射血前期PEP,射血间朔ET,PEP/ET,等容收缩期TCT;ET/ICT,心尖搏动图A波%等、经比较针刺内关组,射血前期PEP和等容收缩期TCT明…  相似文献   

9.
梁洁仪  邴守兰  杨玲 《中医杂志》2023,(23):2377-2381
灸法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急救措施之一。急症灸法的历史可上溯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采用救急灸法所治急症多达28种;唐宋灸法不断发展,出现第一部急症灸法专著《备急灸法》;明清时期灸法广泛用于外科急症。灸法经历了漫长的实践检验过程,对于厥逆暴脱、咳喘痛泻、痈疽疮疡、崩漏难产、惊痫抽搐、鼻衄喉痹等急症都有确切疗效,应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灸法具温经通络、扶正祛邪、回阳救逆之功,现代研究亦证实艾灸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作用。溯源急症灸法,可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新思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医急症救治技术,推动现代急症医学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锭灸法在外科中的应用安徽省砀山县人民医院(235300)王良生关键词:锭灸/外科疾病,临床应用锭灸是灸法的一种。方法特异,疗效彰明,适应症较广,兹介绍在外科中的用例以证之。1药物组成麝香、朱砂、血竭、乳香、硫黄,按1:3:3:3:6组成。2制用方法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应用两面针,结合民间简易疗法,治疗中医急症,瘀血腰痛,风热喉痹,湿毒疮,胃痛,虫痛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黄芪在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申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81-781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多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卫虚汗出及气血不足所致的慢性疾病.本品应用于急症者报道不多,现就笔者多年来以黄芪为主药治疗急症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笔者多年临床实践齐灸法是在古代灸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整理介绍如下。一、齐温灸法:该法是在用艾灸温和灸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穴位,约距1~2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再在六位循经线上,每个穴位上下各1厘米处再进行熏灸、一般每穴约灸5分钟,在每穴上下1厘米处再各灸5分钟.实际是每穴熏灸15分钞左右,使艾灸处的皮肤呈红晕为宜。功效:有温散寒邪、通经止痛之效。适应症:风寒湿痹证,痿证等取穴:1、痹证:肩 、曲池、外关、次 、阳陵泉、承山、悬钟…  相似文献   

15.
下法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中满者,泻之于内"、"其下者,引而竭之".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均可使用下法.  相似文献   

16.
原穴在急症中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原穴是特定穴之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灵枢经)言:“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由此可知,十二原穴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脏腑的病变往往反映于十二原穴。笔者在临证中谨守其意,运用原穴进行配伍治疗急症,收益颇多,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治疗力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外治法治疗急重症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银花薄荷酒擦浴法钱花20g 薄荷15g,煎水85ml 加乙醇15ml,混合成100ml。  相似文献   

18.
大黄味苦性寒 ,具有清热泻火、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效。其生用力猛 ,制用力缓 ,炒炭则化瘀止血。笔者在临床急症治疗中常运用大黄配伍 ,每获佳效 ,兹举例如下。1 大黄配石膏 清上泻下向某 ,男 ,43岁。因右鼻出血 5天于 1997年 9月 7日就诊。西医诊断为鼻粘膜损伤 ,给予麻黄素纱条填塞、抗炎、止血等综合治疗后 ,效果欠佳 ,故邀中医会诊。刻诊 :右鼻腔纱条填塞 ,动则渗血 ,伴发热 (39.5℃ ) ,颜面潮红 ,口苦口干 ,不思饮食 ,自觉头昏 ,肢倦乏力 ,大便 3天未解 ,小便黄 ,舌质红 ,苔黄厚中黑少津 ,脉细数。证属肺胃热盛 ,灼伤血…  相似文献   

19.
灸法应用举隅236600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姜华琦一、灸鹦风治面瘫王XX,男,26岁,gi年3月6日诊。主诉口眼歪斜一天。查其左面肌驰缓,左眼裂增大,露睛流泪,左额纹变浅,不能作皱眉、露齿等动作,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诊为“左面瘫”。因其左耳后疼痛,惧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