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管切开后气管内分泌物较多,气管内滴药可稀释痰液、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的吸除,保持气道通畅。临床工作中常用注射器滴药,但不好控制滴数,易引起患者呛咳甚至窒息。市面上出售的滴管大多无刻度,采用此类滴管不易掌握滴数和剂量。我科自制简易气管内滴药管,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卢艳君  钱学贞 《中国临床护理》2013,5(5):369-370,374
目的 探讨气管滴药量和滴速控制对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气管内滴注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精密输液器套管内持续滴入的方法,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控制滴药量和滴速,观察2组患者气道湿化度、痰痂阻塞度.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度优于对照组,且痰痂阻塞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患者痰液浓度,控制气管内滴药量和滴速,可有效维持气道湿化状态,避免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应用两种不同的气管内滴药法的气道湿化效果和所需护理人力的情况。方法将62例颌面部复合性外伤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采用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性气管内滴药法,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其护理操作消耗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的发生率及需要雾化吸入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内套管痰痂发生率无差异,P〉0.05。为患者气管内滴药护理操作人平均每天所需的时间,试验组为10min,对照组为144min。结论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赵俊环 《护理研究》2004,18(1):48-49
有机磷中毒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病人 ,均给予紧急气管插管 ,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而病人由于病情危重 ,咳嗽反射能力下降 ,排痰无力 ,分泌物易坠积肺底 ,另外气管插管破坏了气道正常的防御功能 ,和各种侵入性操作造成的气道污染等 ,这些综合因素使肺部的感染发生率增加。文献报道重症病房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率高达 85 .7% [1] 。为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气管插管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对本科收治的 3 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后气管插管的病人 ,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 ,常规气道内局部应用抗菌、消炎药物 ,观察对防治肺部感染的效果 ,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气管内滴药与气道灌药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呼吸功能衰竭,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2007年6月,我们对4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气管内湿化时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9例,男46例,女33例,18~84岁,平均56.7岁,平均住院94d。重型颅脑损伤64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脑肿瘤2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39例,双号为实验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给予间隙气管内滴药,使用注射器每2h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3~5m l;实验组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采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滴药,操作方法同输液,剪去针头,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 cm后固定,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气管内滴药与雾化吸入在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中度(60例)、重度(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滴药组(60例)和雾化吸入组(60例),观察在气管切开后7、14和21d患者的平均痰量和痰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在中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雾化吸入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气管内滴药组,痰量也较后者显著减少;重度颅脑损伤组气管切开患者中,气管滴药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痰量明显低于雾化吸入组。结论 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中度损伤患者雾化吸入法在稀释痰液防止下呼吸道感染方面效果优于气管滴药法;在重度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气管内滴药效果优于雾化吸入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减少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将2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例,每4~6h采用套管内注入抗生素混合液5~10ml,对照组7例,采用传统方法行气管套管内滴药,即每4~6h滴入抗生素溶液数滴,2组进行效果观察对比。结果显示,置管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9.5天,无发生肺部感染;白细胞下降至正常平均快9天,体温恢复正常平均快9天,2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认为采用套管内较大量注药可促使患者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缩短了置管天数,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9.
10.
气管内导管滴药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内导管滴药术是将一导管置入气管、支气管内 ,经导管滴注药物于病变部位 ,用来治疗支气管—肺化脓感染等疾病的一种有效疗法。1 目的气管、支气管内滴药因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且局部药物浓度较高 ,故可提高疗效和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以往主要用于肺结核空洞局部用药 ,近年推荐对急、慢性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肺囊肿继发感染等化脓性病变 ,以及炎症阻塞支气管所致肺不张的患者 ,均有较好的疗效。此外 ,也可经导管行气管内供氧 ,可显著提高氧疗效果及节省氧气。较粗的导管 ,可行气管内吸痰 ,对粘痰阻塞气道 ,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驻沪武警官兵对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用药行为,为更好地开展武警官兵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驻沪的1840名武警官兵进行上感用药知识与行为的调查。结果武警官兵对上感用药知识普遍知晓不足,其中98.05%的武警官兵对抗生素如何使用存在认知误区;超过75%的武警官兵存在不良用药行为,其中19.68%的武警官兵存在不良的口服药物习惯。结论驻沪武警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用药知识严重缺乏,不良用药行为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武警官兵的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6月~2006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病人意识不清、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原因,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及自发性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原因及菌谱,并提出护理对策要点。结果 45例患者中,3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除有6例患者在院外行气管切开术,其余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均行气管切开术。导致肺部感染的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在神经外科ICU中,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多为阴性菌感染,并且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耐碳青霉烯菌株也不少见,应优先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减少院内感染机会;一旦发生感染,应尽早获得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 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滴药、雾化交替法和单纯滴药法湿化气道的效果。结果 滴药、雾化交替法每24h所需湿化液的量约是单纯滴药法的4.5倍;前者PaO2升高、体温控制、痰量减少、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后者。结论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滴药、雾化交替法比单纯滴药法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后诱发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住院的240例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试验资料。结果 泌尿系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前3位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部分伴有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感染等。结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频繁更换品种和连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方法。方法应用锌和转移因子治疗103例RRI患儿,并以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近期有效率97.1%,远期有效率94.8%,IgG、IgA、IgM和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后显著升高。结论锌和转移因子治疗RRI患儿疗效较好,能改善RRI患儿免疫状态以达到防治RRI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臣功再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臣功再欣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10 0例 ,治疗组给予臣功再欣口服 ,对照组给予感冒冲剂 +利巴韦林片口服 ,观察 3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8% ,对照组总有效率 82 .2 %。结论 臣功再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高热、卡他症状明显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应用利巴韦林和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阿奇霉素相比.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0年~2003年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以60 y以上患者为主,达到69.1%,病原菌前五位分别是真菌(27.5%)、葡萄球菌属(19.6%)、假单胞菌属(15.9%)、克雷伯菌属(6.8%)、不动杆菌属(5.4%),真菌感染由2000年的15.2%上升到2003年的32.5%。结论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加强对真菌、非发酵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六味抗感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六味抗感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1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抗感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