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心钠素 (AN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病理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7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脑梗死组 )和 6 0名健康老人 (对照组 )的血浆ET、CGRP和ANP水平 ,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1)脑梗死组病程各期血浆ET、A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且随时间延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CGRP的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 )与腔隙脑梗死组比较 ,大面积及小面积脑梗死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明显升高 (均P <0 0 1) ,而其CGRP水平则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ET、CGRP和ANP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ET与CGRP之间和ET与ANP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小脑顶核可能在脑血流量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 ,我们观察了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 6 0例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 ,并经头部 CT或 MRI证实 ,病程在 7d以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 9~ 74岁 ,平均 6 4 .5岁 ;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5 0~71岁 ,平均 6 1.…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后ET-1及CGRP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方法将发病3天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治疗前,治疗3天、7天及治疗结束后分别查血ET-1,CGRP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T-1及CGRP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血浆ET-1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高压氧组降低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CGRP较治疗前均增高,且高压氧组增高较对照组增高更多。结论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SPECT、血浆ET、CGR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SPECT值、血浆ET、CGRP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SPECT、放射免疫法分别对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脑血流值,血浆ET、CGRP值进行检测分析。结果①入院时(0d)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常规组SPECT、ET、CGRP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入院后(1、3、5d)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常规组SPECT、ET、CGRP值比较,P<0.05;常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ET与SPECT显著负相关(0.05水平);CGRP与SPECT显著正相关(0.01或0.05水平);ET与CGRP显著负相关(0.05水平)。结论依达拉奉通过降低血浆ET值,升高CGRP及SPECT值,对对高血压脑出血导致的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CGRP,ET活性应变效应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采用放免法监测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脊液(CSF)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呈负相关性同步敏感活跃。脑出血组CGRP升高占优势(P<0.01);脑梗塞组ET升高占优势(P<0.01)。恢复期脑出血组CGRP明显下降,ET回升;脑梗塞组相反,ET显著下降,CGRP回升。CGRP、ET变化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血压高低相关。提示CGRP、ET活性变化与血管舒缩功能失衡有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长期饮酒脑缺血大鼠血浆NPY、CGRP、ET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对脑缺血大鼠血浆中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180~200g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饮水组与饮酒组,饮酒组以7.2%酒精喂养100d,制作长期饮酒模型,后将两组用线拴法制作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h、3h、6h分别取血,用放免法测定NPY、CGRP、ET。结果 各时间段饮酒组NPY含量明显高于饮水组P%0.05,缺血3h时,两组血浆NPY含量明显升高,于6h逐渐下降;各时间段饮酒组CGRP均低于饮水组P%0.01,饮水组于缺血3h、饮酒组于缺血1h时,血浆中CGRP明显下降;饮酒组血浆ET于缺血前及缺血1h明显高于饮水组P%0.05,饮水组于缺血3h、饮酒组于缺血1h血浆ET明显升高。结论 脑梗死超早期伴有血浆NPY、CGRP、ET的动态改变,长期饮酒可加重这些变化.增加血浆中缩血管物质的含量减少舒血管物质的含量,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TNF、ET及CGRP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4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动态测定血浆及脑脊液TNF、ET、CGRP含量,比较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中TNF、ET、CGRP的变化。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浆及脑脊液TNF、ET含量显著升高;CGRP含量显著降低,且与伤情轻重程度明显相关;TNF、ET与CGRP呈负相关,TNF、ET与CGRP在血浆及脑脊液中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血浆及脑脊液TNF、ET水平增高和CGRP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颅脑损伤继发性病理生理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TNF及ET受体拈抗剂可成为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途径;血浆及脑脊液TNF、ET、CGRP动态含量,可作为判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GRP、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HBO加尼莫地平治疗(HBO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35例。测定 HBO治疗前后CGRP、ET的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HBO治疗后较治疗前ET明显降低,CGRP则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ET与CGRP含量变化呈负相关(r=-0.263,P<0.05)。结论:HBO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T含量下降,CGRP含量升高,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恢复。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患者CGRP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1.观察脑出血(CH)、脑梗死(CI)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改变及其动态变化;2观察CH、CI病情、病灶大小与CGRP水平变化的关系;3.研究CGRP与脑血管病(CVI))伴发疾病的关系;4.探讨CGRP参与各型CVD及其伴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异常分泌的可能机制;5探讨CVD防治的新途径。方法:选择CVD1I8例,其中CH组46例.CI组62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浆CGRP浓度。结果:1.CI组CGRP的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24h内即显著降低,2~3d与4~7d则进一步降低,8~15d开始升高,15d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伴发病积分>6分组显著低于<6分组,高血糖组显著低于正常血糖组。2.CH组CGRP的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24h内即显著降低,2~3d与4~7d进一步降低,8~15d有所升高,15d后进一步升高,仍低于正常水平。随病情加重,脑出血量增加,CGR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l.CICH患者存在CBRP分泌异常,CGRP参与了CVD的病理生理过程。2.各组CVD、CGRP动态检测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病灶大小及预后的重要指标。3.本研究结果提示,调整CGRP的分泌将有助于改善各组CVD的预后.并为应用CGRP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血管活性肽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和方法 :急性脑梗死 (ACI)组 93例 (男 56例 ,女 37例 ) ,年龄 4 0~ 80岁 ,平均年龄 (6 5 5± 18 7)岁。按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及评分法确诊 ,并经头颅CT证实 ,轻型 2 8例 ,中型 4 1例 ,重型2 4例。对照组 76例 (男 4 6例、女 30例 ) ,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 (ACI)后血浆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内皮素 (ET)含量的动态变化 ,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后对其影响。方法 ACI患者 110例 ,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 (5 0例 )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尼莫地平 )和常规治疗组 (6 0例 )。在发病后不同时点动态观察血浆NO、NOS、ET含量 ,并设 5 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后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 ,直至恢复期 ;NO、NOS先增高后下降 ;尼莫地平组和常规组比较ET有显著差异 (P <0 .0 1) ,NO、NOS差别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NO、NOS、ET参与并影响了ACI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尼莫地平部分通过对ET含量的影响发挥其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因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缺血性脑卒中损伤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 脑梗死鹗2的血冰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CGPR与因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25只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的血浆、CSF中ET及CGRP含量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注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的血浆、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1)。单纯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ET含量开始升高,CGRP含量开始下降,至第7dET达最高值,CGRP达最低值。经蛛网膜下腔及静脉注入巴曲酶0.4BU/kg/d组,血浆及CSF中ET含量均较同期单纯注血组明显降低(P<0.01),而CGRP则明显升高(P<0.01)。提示血浆、CSF中ET、CGRP失衡是SAH后CVS的原因之一。巴曲酶可防止ET升高和CGRP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丹参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制作实验性兔SAH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2d、4d、7d时的血及脑脊液中的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于第2次注血后30min从耳缘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后1次/d(2ml/kg),至第7d,测定时间点同上。结果丹参组在第2次注血后血浆及脑脊液中ET含量较对照组高,较单纯注血组低,而CGRP较对照组低,较单纯注血组高。结论丹参可以通过抑制CT升高和CGRP降低达到防止SAH后CVS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对大鼠脑缺血模型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方法选用180~200g雄性Wistar大鼠30只,以7.2%酒精喂养100天,制作长期饮酒模型,在缺血0h,1h,3h,6h分别取血,用放免法测定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结果 饮水组缺血3h血浆CGRP含量明显下降,酒精组缺血1h时血浆中CGRP明显下降,于缺血3h仍维持在同一水平,两组于缺血6h时血浆CGRP逐渐升高,饮酒组血浆CGRP仍低于饮水组。结论 脑梗死超早期伴有血浆CGRP的动态改变,长期饮酒可加重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缺血性脑卒中损伤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CG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鼠局灶性脑梗死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进一步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鼠局灶性脑梗死的脑细胞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光化学照射法致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 ;用重量法评定脑水肿 ;采用Ohno、Bederson、LeWay的方法进行神经系统的评分 ;用TTC染色法观察鼠脑梗死部位和计算梗死体积。结果 CGRP对鼠局灶性脑梗死有明显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表现为神经系统评分好转 ,脑水肿减轻 ,梗死体积减小 ,而这种作用与给药时间、给药剂量和方式有关。即 1次投予CGRP(1 .33BU/gBW)没有显著作用 ,至少要连续给药 2天以上 ;CGRP对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在超过一定剂量后不再明显增加 ;在总剂量不变的情况下 ,较小剂量多次服用效果较好。结论 CGRP对鼠局灶性脑梗死有确切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对减轻脑水肿有良好的作用。但应掌握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案及强度一致,超声组同时接受头部超声治疗。测定入院时、入院后14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3d、7d、14d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减轻,超声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超声组ET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上显著降低。结论在常规治疗脑梗死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对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蛋白激酶C(PK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n=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行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行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抑郁状态(SDS)、焦虑状态(SAS)评分、血浆CGRP,PKC水平,并检测大脑前动脉(AS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2.00%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组差异显著(χ2=21.491,P<0.005); 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28±2.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7±1.87)分(P<0.005); 观察组的PKC为(42.59±8.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37±9.61)(P<0.005); 观察组的CGRP为(58.37±6.65)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62±5.99)ng/L(P<0.05); 观察组的ASA,MCA及PCA的VM,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降低CGRP及PKC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