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6 4岁。发现左上腹肿块半年伴隐痛。体检 :左腹扪及脾肋下 4指 ,无压痛及反跳痛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RBC 3.4 1× 10 12 /L ,WBC 8.7×10 9,N 0 .8,L 0 .11,M 0 .0 9。肝肾功能正常。影像学表现 :B超见脾肿大 ,脾肋间厚 7.0cm ,脾门静脉直径 1  相似文献   

2.
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骨原发性肿瘤,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并结合一组38例的病例分析,系统地介绍骨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X线、CT和MRI的表现特点,认为它具有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大于30岁)、临床上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病理上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学上以骨皮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轻、MR的T2WI呈中等信号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4.
原发性胃淋巴瘤影像学报道较少,由于其I临床表现无特殊性,钡餐、CT及胃镜检查均缺乏特征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病理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本病治疗与胃癌方法不同,故治疗前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育重要作用,本文收集1例。以及参阅CHKD期刊有关I临床报道共107例,复习相关文献^[1.2],就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作一简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PNHL)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PPNHL7例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所见,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PPNHL中肺内单发肿块5例,肿块边界不清呈磨玻璃状3例,分叶状肿块4例;肺炎样改变和肺段实变各1例。MRI检查(2例)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B淋巴细胞性3例,T淋巴细胞性2例,另2例未分型。结论PPNHL罕见,临床无特异性,肺内单发分叶状肿块且边界呈磨玻璃状改变是本病较特异的征象,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邹飞  杨建新  汤敏  周红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6):1000-1003,100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bone,PLB)相关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PLB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 7例患者2例单骨发病,5例多骨发病,最常累及股骨、髂骨,骨质破坏以浸润型为主,骨皮质可见T2WI高信号"肿瘤通道",周围软组织肿块多巨大,累及关节者,关节间隙保持正常。结论 PLB与其它恶性骨肿瘤鉴别困难,但具有以下特点:全身症状轻、溶骨型骨质破坏(尤其长骨远端)伴或不伴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块明显而骨质破坏轻微、病变有包绕关节趋势(关节间隙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7.
8.
肺原发性脑膜瘤(primary pulmonary meningioma.PPM)又称肺异位脑膜瘤(Lung ectopic meningioma),是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原发于肺内的异位脑膜瘤,为肺内极罕见的肿瘤。为对本病有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复习了以往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相对罕见的原发性脑内肿瘤,文献统计仅占全部脑瘤的0.8%~1.5%[1],好发于成年各阶段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例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4岁。于2006—01无诱因出现左侧大腿及膝关节疼痛就诊,在外院拍骨盆X线片示:左坐骨结节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其内密度不均,坐骨结节下缘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内肌间隙影消失。诊断:左坐骨结节膨大性溶骨性破坏,考虑转移性肿瘤。遂来我院,经骨盆X线片、CT检查,仍考虑为转移瘤。患者先后检查胸部CT、腹部B超、前列腺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全身骨显像示,左侧坐骨见放射性浓聚灶,其余诸骨影像放射性分布规律、对称。2006—04—13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坐骨肿瘤切除术并病理活检。病理回报:骨恶性淋巴瘤。本例手术彻底、预后良好,术后1年骨盆MR检查及全身骨显像检查中未发现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及病理分析。结果19例均为单骨发病,脊柱10例,骨盆6例,股骨3例。骨质均呈侵润性破坏,CT呈斑片状、虫蚀状溶骨性破坏,MRI呈稍长T1、T2信号(抑脂序列),内可伴更长T1信号,周围均伴软组织病灶且范围多大于骨内病灶。CT增强3例中软组织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例、轻度均匀强化2例。MRI增强15例中骨内病灶明显强化12例,其中呈“镶边征”10例,轻度强化3例;周围软组织病灶明显强化9例,伴坏死2例,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6例。病理上均为B细胞源性,且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PLB定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好发部位及年龄,应考虑到PLB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5例单骨病变(锁骨、肋骨、股骨、髂骨及胸椎),1例多骨病变(颈椎),临床上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CT均示肿块的最大长径大于同层骨皮质中断的长度。骨皮质膨胀,厚薄不均。MR表现T2WI以中低信号为主,脊柱病变不破坏椎间盘。结论:X线诊断困难,CT及MR检查具备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多数骨原发性淋巴瘤可正确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LB)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5例PNLB患者,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四肢骨组(13例)和躯干骨组(12例).对两组的患者发病年龄、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大小及包绕骨病变形式、MRI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四肢骨组的患者发病年龄(中位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中4例为单发,5例多发,共有15个病灶,幕上13例,幕下2例,其中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病灶7个,占46.6%,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4个,占26.6%,位于小脑部2个,占13.3%。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MR平扫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及水分少,核大,染色质颗粒粗,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未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亦未见钙化。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此种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2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对 2 2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CT、MRI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 ,另对 15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 ,并以 12例胶质瘤作为对照。结果  2 2例中单发者 17例 ,占 77%。多发者 4例 ,共有病变 10个 ,1例呈弥漫浸润型。分布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有 15个 ,占 5 6% ,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的有 8个 ,位于胼胝体的有 4个。肿瘤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 ,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 16例 2 0个病变CT平扫呈等或高密度影 ,无出血或钙化 ,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 ;2个病变中心呈低密度 ,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MR平扫 11例T1WI均呈等或较低信号 (与灰质信号相比 ) ;T2 WI10例呈等信号或较低信号 ,1例中心囊变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实质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 2例PCNSL行MR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强化均不明显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病理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 ,胞质少 ,核大 ,染色质颗粒粗 ,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 ,均未见明显的出血及片状坏死 ,亦未见钙化。淋巴瘤MVD值 (2 1 8± 11 2 )与恶性胶质瘤组 (44 4± 16 8)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原发性骨淋巴瘤中10例为B细胞源性,2例为T细胞源性。侵犯骨盆3例,椎体3例,肋骨2例,胸骨2例,颅骨2例。CT及MRI扫描中,9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单发。3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多骨发生。其中溶骨型7例,浸润型3例,混合型2例,均合并有病理性骨折。颅骨2例均部分形成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结论原发性骨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PLB)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及MRI特点。结果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0.6±5)岁,单发16例,多发2例。股骨5例次,腰椎4例次,髂骨、胸椎各3例次,颅骨、胫骨各2例次,骶椎、肱骨各1例次;X线及CT表现为浸润型4例,溶骨型7例,硬化型1例,混合型5例,囊变型1例,明显骨膜反应3例,合并病理骨折5例,16例有明显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病变在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1)骨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表现,X线、CT及MRI综合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鉴别诊断。(2)全身症状轻,骨皮质破坏的范围相对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轻,MRI的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是其相对特征性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18例经病理证实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合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病灶局限性11例(11/18),弥漫性7例(7/1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类型:B细胞型13例(72%),NK和T细胞型5例(28%)。B细胞型以局限性多见(10/13),扁桃体好发(8/13),密度和信号均匀(12/13),边界清晰(10/13),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8/13)。NK/T细胞型以弥漫性多见(4/5),易累及鼻咽部(4/5),边界不清(4/5)、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多见(3/5),其内可见气泡影(2/5),易侵犯鼻腔并铸形(3/5)和骨质侵蚀破坏(2/5)。结论咽淋巴环不同病理类型的非霍金奇淋巴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极强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4%~6%,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近年来,PCNSL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立体定向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或)手术期间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然而这2种方法均风险较高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寻找能准确评估PCNSL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于评价PCNSL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CT、 MRI、 PET/CT和PET/MRI。笔者主要对近年来PCNSL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