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缪婧  李忠霞 《当代护士》2017,(11):92-94
目的探讨三方监控身份识别流程在改进新生儿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自2016年1月在新生儿监护室实施身份识别改进措施,执行三方监控身份识别操作流程,比较流程改进前后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结果三方监控身份识别后,新生儿腕带缺失、信息错项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方监控身份识别措施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改善家属的佩戴腕带的安全性、责任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HFMEA)模式管理工具,改进规范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最大限度地保证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应用HFMEA对身份识别流程中容易引起失效的环节进行决策树分析,确定失效模式,制定详细的改进措施。结果新流程应用后,对照组患儿腕带发生脱落为11.2%,实验组发生率为5.9%(χ2=5.849,P=0.016),差异有显著性;手腕带信息错误比较,对照组有12例(0.04%),实验组0例(χ2=12.16,P=0.000);护理人员对流程的评价方面:95.7%护理人员认为新流程详细、具体、操作性强;全部(100%)护理人员认为新流程增加了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提高了护士查对及自我保护意识;6位(13.0%)护理人员认为新的身份识别流程程序繁琐。结论运用HFMEA模式,优化无陪护病房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提高了护士对无陪护病房内新生儿身份识别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在保证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对无陪护病房新生儿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静脉输液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给予输液风险防范护理措施。比较输液过程中两组患儿依从性、输液安全性及输液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输液时间更短,且在固定效果、穿刺部位观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完成率等输液技术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输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风险的防范护理可有效提高无陪护新生儿治疗依从性,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贺曦 《当代护士》2018,(3):176-179
目的探讨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临床实践应用中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助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总结本科2016年7-9月无陪护病房采用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予以住院患者全方位的立体治疗、护理和照护后,应用《无陪护病房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应用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前后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6.7%和97.8%,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4.4%和97.8%,对生活助理员的满意度分别为80.0%和100.0%。护理后满意度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助的满意度,值得在神经内科病房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和谐理论建设无陪护病房管理体系, 探讨和谐无陪护病房在甲乳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 选取2021年1—7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甲乳整形外科的患者为对照组, 实施常规陪护护理, 共计1 213例;2022年1—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 实施和谐无陪护护理, 共计1 057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1 057)低于对照组(1/1 21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和谐理论构建无陪护病房管理体系有利于全面规范实行优质护理,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 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814-3815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新生儿3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将2013年6月前150例作为对照组,6月后的1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专业培训后进行专业护理。比较两组助产过程中锁骨骨折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骨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有效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情况的发生,加大助产士的培训力度,为其进行专业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率,提高护理质量,并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高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339-1342
目的探究家属赋能干预对肠造口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行肠造口的新生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4例及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及造口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属赋能干预。对两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新生儿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家属赋能干预后,出院前、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时实验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实验组新生儿家属造口护理技能操作合格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时实验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赋能干预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的造口照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 Non-Nutritive Sucking, NNS)在新生儿雾化吸入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家长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雾化吸入时,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行常规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新生儿在雾化吸入中的血氧饱和度( SaO2)、哮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在雾化吸入前10 min的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雾化吸入中、雾化吸入后10 min 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应用于超声雾化吸入操作中,减少了新生儿哭闹,稳定了SaO2,缩短了哮鸣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6月30日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用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缺陷环节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新生儿卫生合格情况、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信息错误、手腕带脱落、留置针部位异常、护患纠纷、交接工作不到位等护理缺陷环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士态度、医护纠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恒温箱入水口、室内空气、新生儿使用前奶瓶、奶嘴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管理中,能降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卫生合格标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无陪护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无陪护病房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50例有陪护的冠心病患者和50例无陪护的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家属陪护对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陪护组家庭社会支持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得分低于陪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庭外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陪护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家庭内社会支持得分低于陪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属陪护对住院患者的主观社会支持影响明显。推广无陪护病房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指导冠心病患者利用身边支持,促进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内容与临床事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良好,操作技术过关率与医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优化的服务流程,同时对单病种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方法对临床护理路径优化设计,并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建立临床护理路径信息系统,2014年7~9月在临床中应用。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实施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31例患者引流管护理完成率为100%,未出现非计划拔管;与2013年同期相比住院天数缩短( P<0.05);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P<0.05);护士完成护理路径记录单与一般护理记录单所需时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调查护士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要求,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低耗、放心”的医疗服务,还体现了精细化、专业化的单病种专科特色护理,对单病种护理质量进行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对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住院的203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多学科护理查房,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并与2005年进行比较。结果 2006年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2005年(P<0.05),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05年(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查房保障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安全,是提高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患儿红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在该院新生儿科实施品管圈活动,组成新生患儿护理品管圈小组,6个月后,通过圈员的评价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新生患儿的生命体征、睡眠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患儿红臀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实施前(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新生患儿体温变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实施前,血氧饱和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实施后新生患儿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施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达98.74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的满意度(79.63%)。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新生患儿护理中,可以保持新生患儿各项体征稳定、内环境平衡,有利于新生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长发育,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住院后期在护士的指导下家长参与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部分护理工作。对照组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工作均由护士完成。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在新生儿出院时对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情况、家属满意度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体质量、身高、头围的增长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再入院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士指导下家庭参与新生儿住院期间部分护理工作,能够满足新生儿及其家属的需要,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减少再入院率,提高新生儿病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对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眼科行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182例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缺陷、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虽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中危机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减少婴幼儿化疗风险,保证婴幼儿化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李丽  范英  邵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6):2287-2291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为培训基地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对手术室专科培训班105名护士实施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的考核,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培训前后的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民族、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医院级别护士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值比较,实践操作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效果满意度调查中,随工作年限、职称与医院级别的增加满意度呈下降趋势。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提升新疆手术室护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须不断持续改进培训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至6月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科常规护理。使用 Frank 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护理2周后的治疗态度,使用 POMS 量表和 SCL-90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护理2周后的情绪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治疗态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态度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疲劳、抑郁、愤怒、紧张、慌乱等评分均显著下降,精力和自我相关情绪评分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状况评分均显著下降(P 均<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和情绪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态度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I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健康知识达标率和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护理质量、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加强危重病人规范化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方法健全病房的组织管理;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和质量标准;完善各种制度与职责;推行访视制度与等级护理公示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实施护理缺陷补救。结果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92.00%上升到9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危重病人加强规范化管理,护士的行为得到了逐步规范,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