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根因分析法对于改善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00例患者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比分析表征患者预后状况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表征患者预后情况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表征患者临床症状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AMI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结局均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心肌梗死静脉抢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部就诊的1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础护理。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抢救成功率的85.2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4%(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03±3.7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47±4.08)d(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的有效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实施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0例采用常规抢救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抢救效果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疼痛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度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和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1年12月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收住院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9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挽救缺血的心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观察组予以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出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时间、溶栓或介入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路径,建立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获得干预的时间提前,提高急救成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98-1999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前及干预7d后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随访半年,记录两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7d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h内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药物不良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外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3月收治的11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6年4~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外出情况及外出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出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出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外出率及外出风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是患者住院期间外出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进行抢救;将2013年5月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在进出急诊室时间、PCI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等待治疗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73-117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70例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抢救成功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律不齐、心室壁瘤、心室颤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LQ-C30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快速恢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案在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护理服务效果很好,改善了PCI对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短时间内的高效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112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6例患者按照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道构建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PCI手术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各急救环节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卢碧洁  李亚青 《妇幼护理》2024,4(9):2170-2172+217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借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用时、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抢救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在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开通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比对照组各阶段所用时间更短,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AMI再发生率、再PCI率与对照组发生率相比明显更低,且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急救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融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3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健康对照(HC)者的血小板及红细胞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胞膜中PKC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胞膜中PKC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略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浆中PKC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略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PKC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心电监护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另外选取80例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入院收治患者为对照组,此组患者未实施心电监护。结果经研究发现,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实施心电监护有效时段为患者发病后2d内且需持续实施心电监护24h;然监测2d后心电监护有效时段为:6;00~18;00;监护5 d 后为6;00~12;0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 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心律失常时段的心电监护有利于实施针对性护理及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救治)与观察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救治)各50例,比较2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 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 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 00%(P 0. 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缩短AMI患者诊治时间,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缩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入急诊至球囊扩张(门-球)时间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方法收治患者,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后行PCI治疗;观察组通过流程再造,即通过急诊、导管室、冠心病监护室(CCU)衔接完成患者救治。比较两组患者门-球时间(D-T-B)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T-B时间、住院时间、急诊至CCU时间、CCU至导管室时间、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再PCI率、再发心肌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再造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T-B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再PCI率及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率,也能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