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分析十堰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制订减少经血传播HCV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十堰地区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人群HCV抗体(抗-HCV)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测229 460份标本,检测阳性共549份,抗-HCV阳性率为0.24%;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组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十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较低,但仍需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提高血液检测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为当地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珠海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及其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抗-TP、抗-HCV及抗-HIV检测结果。结果149310例献血者中,HBs Ag、抗-TP、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56%(2331例)、0.50%(748例)、0.33%(487例)、0.17%(247例)。HIV/HBV合并感染11例,合并感染率为0.74/万;HIV/TP合并感染9例,合并感染率为0.60/万;HIV/HCV合并感染1例,合并感染率为0.07/万。不同性别间HIV合并HBV、HCV及T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89,P=0.070;χ~2=0.344,P=0.558;χ~2=0.736,P=0.391)。结论提高输血前筛查质量、尽量排除高危人群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特征,有针对性地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从源头控制输血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方法收集并整理了2006~2013年无偿献血者及其中HIV感染者相关资料,包括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和感染途径等特征。结果万州地区2006~2013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平均为21.57/10万,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无偿献血HIV感染:以男性感染为主;20~29岁感染率最高,达到30.13/10万(26/86 292);小学文化程度者HIV感染率最高,达到134.63/10万(4/2 973),其次是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分别为31.55/10万(18/57 047)和20.77/10万(12/57 768);剔除商业服务人群外,以农民群体HIV感染率最高,达到259.16/10万(14/5 402),其次是工人(57.74/10万,11/19 051);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0.59%(48/68),其次是男男同性传播(27.94%,19/68),无其他途径感染者。结论结合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性别、年龄、文化及职业等特征,加强对农民和工人等低文化水平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强部分献血者献血前的征询排查,将HIV感染者隔离于献血前,从源头上提高血液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炯炯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8):2748-2752
目的 了解海南省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 CV)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障血液安全的招募措施.方法 利用酶联免吸附疫试验对2015-2019年海南地区511480例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结果为HCV非阳性的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NAT),最后对筛查出HCV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趋势、民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51148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共筛查出HCV阳性368份,总阳性率为0.0719%,且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36~<46岁、学历为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农民对无偿献血者的HCV阳性率影响最大.结论 海南省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率较低,但仍需加强对男性、36~<46岁、低学历人群的献血前干预;应深入农村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群体的献血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现象在不同送检人群中的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核酸检测192例不同送检人群感染HIV、TP和HCV的情况,分析合并感染的特点。结果 192例送检血液标本均感染HIV,男127例,女65例,其中51例合并感染TP,18例合并感染HCV,7例同时感染以上3种病毒;合并感染者以血液科、传染科、皮肤科、肝病科和戒毒所送检的血液标本为主。结论 HIV与TP和HCV往往呈二重或多重合并感染,加强HI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标本130 730人份,进行HIV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统计HIV感染率。结果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为0.008%(10/130 730),2006~2009年度,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为0008%(10/130 730)。结论通过与其它地区同期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的对比,说明新乡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平稳趋势。  相似文献   

7.
鞍山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山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以无业和个体人员为主,近两年在服务员、公务员、退休人员、学生和外籍教师中均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流行趋势严峻,AIDS疫情呈上升趋势,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且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血液是HIV传播的3大途径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统计,目前HIV感染者中经血液途径感染者约占5%~10%,而在我国因采血浆及输注血液制品而感染HIV者分别占9.7%和1.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HIV感染流行形势日益严重,流行态势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给输血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向学校传播这一情况不容忽视[1,2].由于“HIV窗口期”的存在,继深圳血液中心从2005年开始探索应用病原体核酸检测(NAT)技术进行血液筛查,以缩短窗口期之后[3],国内许多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相继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本站自1999年始,所有血液均来自无偿献血者,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情况,笔者对东莞市1999~2003年无偿献血者HIV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合并感染者 HCV基因型分布特点及流行情况,为HIV/HCV合并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HIV确认阳性且合并感染 HCV的住院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标本进行 HCV基因分型。结果共分出5种基因型,分别为:1b、2a、3b、3a、6a,未分出亚型。其中3b 型占32.84%,6a 型占20.15%,1b 型占14.18%,3a 型占9.70%,2a 型占3.73%,26例未分型占19.40%。结论昆明地区 HIV/HCV合并感染者 HCV基因分型以3b型为主,6a型次之;感染途径以注射吸毒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岛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比较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为加强血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将本中心2013年6月14日-2014年6月14日采集的血液样本100 885人份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99 637例ALT正常,TP抗体阴性的献血者样本进行了NAT,抗-HIV初筛阳性样本送往市疾病控制中心做确证实验,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HIV反应性59例(阳性率为0.06%),其中抗-HIV和核酸同时反应性16例(阳性率为0.016%),43例抗-HIV单项反应性,未检出HIV核酸单项反应性样本,59例经确证阳性18例(感染率为17.84/10万),1例不确定,其中16例抗-HIV和核酸同时反应性样本经确证全部HIV阳性,43例抗-HIV单项反应性确证阳性2例,1例不确定。在16例血清学反应性(S/CO值大于15)、NAT阳性样本中,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8例确证阳性献血者全部为男性,未婚11例(61.11%),已婚6例(33.33%),1例不祥;首次献血者8例(44.44%),重复献血者10例(55.56%)。结论 NAT的假阳性率远远低于血清学检测方法,针对HIV感染检测准确度高。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除了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HIV检测水平,我们应积极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未婚男性青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者自然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ELSIA法检测为抗-HCV阳性的193名献血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CV RNA,半年后随访并再次做抗-HCV和HCV RNA检测。结果 193名未经治疗的抗-HCV阳性献血者随访前后2次检测的HCV RNA及抗-HCV结果无变化;分别按性别、年龄比较其HCV RNA阳性比例:男性为60.5%(69/114)、女性为34.2%(27/79)(P0.01),35~55岁组为60.9%(42/69)、18~35岁组为43.5%(54/124)(P0.05)。结论女性HCV感染者的自然转归明显好于男性感染者,18~35岁HCV感染者的自然转归优于35~55岁感染者,提示性别及年龄均为HCV感染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本中心2010年1月-2014年6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44 148例,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结果 344 148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78例,阳性率0.0227%。女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0.0431%)明显高于男性(0.0129%)(P0.05)。抗体阳性献血者,以18-24岁年龄段人群比率最高,达到47.44%。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包括ABO亚型16例,抗-M 9例,抗-D 3例,抗-P11例,抗-Tja1例,冷自身抗体20例和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28例。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因此加强和重视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工作,对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阳性标本20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对其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同时作HCVE1和NS5B基因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后运用DNASTAR,B ioEd it,M ega4.0等软件作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 201份抗-HCV阳性标本的HCV RNA阳性率为54.23%(109/201),其中男性的HCV RNA阳性率为63.19%(91/144)、女性为31.58%(18/57)(P<0.05)。109份HCV RNA阳性的标本全部扩增出E1和NS5B基因,基因分型显示其HCV基因型比例依次为1b(46.79%)、6 a(33.03%)、3 a(10.09%)、2 a(5.50%)、3b(3.67%)、1 a(0.92%)。结论广州地区抗-HCV阳性的无偿献血人群HCV RN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HCV毒株以1b和6 a亚型最多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减少血液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安全性的目的。方法收集2008~2013年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相关数据。献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胶体金测试条进行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干式化学法筛查。献血后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测定值小于或等于40U判为合格。自2013年8月起,以男性ALT≤50U和女性ALT≤40U判为合格标准。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无偿献血者共259 004人次,其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总不合格率为5.96%。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团体招募预约采血方式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6.14%)高于街头采血不合格率(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人员、公务员、个体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69%、7.49%、7.05%,均高于学生、军人、医务人员、农民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2.69%、4.24%、5.48%、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研究生、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89%、6.70%、6.22%、6.11%、6.05%,均高于中专、本科、大专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5.65%、5.7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提高ALT和HBsAg筛查的准确性,增加献血前抗-TP筛查,将有利于减少血液报废和保护血液资源。巩固和发展大学生与医务人员献血,大力宣传、动员和发展农民献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北部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亚型)的分布。方法收集无偿献血人群中HCV RNA阳性标本,通过RT-PCR扩增NS5B基因,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后,与Gene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确定HCV基因型(亚型)。结果对西北部分地区(新疆、陕西、青海)137例HCV RNA阳性血清进行NS5B基因扩增,扩增阳性128例,其中1b占43.00%(55/128),2a占35.16%(45/128),3a占9.38%(12/128),3b占10.16%(13/128),6a占2.34%(3/128)。1b亚型之间同源性最高为99%,最低为93%,2a亚型之间同源性最高为98%,最低为91%,3a亚型之间同源性最高为98%,最低为91%,3b亚型之间同源性最高为98%,最低为93%。结论西北部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V基因分型以1b和2a为主,3a,3b,6a亚型占的比例较低,和中国内陆地区的基因型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者 HCV 感染人群特征,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 HCV 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操作人员进行 HCV 抗体检测。对初次检测具反应性标本采用双孔进行复试确认,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 HCV 感染率为0.74%;女性感染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公务员及医务人员感染率相对较低;重复献血者 HCV 感染率明显低于首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茂名地区无偿献血人群 HCV 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献血条件的小于35岁人群 HCV 感染风险较低,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血者队伍,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宜加强对于公务员和医务人员之外的群体进行 HCV 知识的宣教和防控,有效控制人群 HCV 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2-2007年柳州市14903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和民族分布,以确保输血安全和保护受血者利益。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002~2007年33个民族14903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测定,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149035例,不合格1762例,HBsAg阳性率为1.18%,首次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2.46%,重复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0.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民族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阳性率有所不同。结论严格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检测,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33个民族无偿献血者HBsAg感染率有差异,感染率可认为是本地区33个民族健康人群中无症状感染流行病学的一种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