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或子宫托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00例,根据所选取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64例)和子宫托治疗组(36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中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既往有无手术史(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中盆腔器官POP-Q分度、病程、合并心脏疾病及合并肺部疾病均为影响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发病年龄较大、POP-Q分度较重的患者多选择手术治疗,而病程较长、合并心肺部疾病的患者多选择子宫托治疗。结论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或子宫托治疗与患者的发病年龄、POP-Q分度、病程以及合并内科疾病因素有关,中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较重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多选择手术治疗,而病程较长或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更倾向于子宫托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育相关因素及体质指数(BMI)对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为P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4年4月-2015年8月在甘肃省辖区内抽取9 605例女性为调查对象,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育相关因素及BMI与女性POP的相关性。结果与单产次相比,分娩2次的女性患POP的风险性为1.61倍(OR=1.61,95%CI:1.39~1.88),分娩3次及其以上的女性患POP的风险性为1.50倍(OR=1.50,95%CI:1.27~1.77),按POP严重程度分组后,重度POP的患病风险随产次的增加而增加(χ_(趋势)~2=47.63,P0.01);与有剖宫产史的体重正常女性相比,有助产史且BMI≥24 kg/m2的女性患POP的风险最大(OR=4.59,95%CI:1.91~11.04),与BMI正常且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女性相比,分娩巨大儿且BMI≥24 kg/m2的女性患POP的风险最大(OR=2.81,95%CI:2.05~3.84)。结论女性产次增加及BMI上升均增加POP的患病风险,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合理控制体重,注意孕期营养过剩能有效降低POP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段洁  孙冬岩  阳艳  郎雁  熊俊  王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2-156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医院收集14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以年龄为匹配条件,从体检中心选择2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4.456,95%CI:0.327~1.946),产次(OR=3.246,95.0%CI:0.425~8.343),慢性咳嗽(OR=2.347,95.0%CI:0.567~13.364),便秘(OR=2.342,95.0CI%:0.457~14.354),盆腔手术史(OR=3.735,95.0%CI:0.952~7.853)是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BMI>24,产次,慢性咳嗽,便秘,盆腔手术史是盆腔器官脱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成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状况,分析影响成年女性PO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武汉市2家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盆腔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盆腔脏器脱垂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盆腔脱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1169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32份,有效率为88.28%。1032名成年女性年龄22~68岁,平均(45.18±4.39)岁;BMI 17.9~26.8 kg/m^(2),平均(22.51±2.87)kg/m^(2)。共有108例成年女性患有POP,POP患病率为10.4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OR=21.585)、妊娠史(OR=10.139)、分娩史(OR=19.293)、盆腔手术史(OR=5.825)、长期便秘(OR=6.392)、绝经(OR=49.123)是成年女性POP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地区成年女性POP患病率略高,可能受BMI、妊娠史、分娩史、盆腔手术史、长期便秘、绝经等因素影响。应据此进行针对性防治,降低武汉地区POP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女性PO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住院的1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后通过查阅病例收集孕妇年龄、产程、产次、合并疾病、分娩情况、胎儿体重等基线资料;采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POP-Q)诊断患者POP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孕妇POP的发生因素。结果孕妇产后POP的发生率为47.57%,前壁脱垂30例(61.22%),后壁脱垂9例(18.37%),子宫脱垂10例(20.4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越长(OR=1.605)、阴道分娩(OR=3.684)、孕期体重指数(BMI)较高(OR=1.836)及胎儿体重较高(OR=2.542)是孕妇发生POP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产后POP的发生率较高,孕妇第二产程越长、孕期BMI越高、胎儿体重越大是孕妇P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9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壁修补术)和研究组(32例,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年1月~8月间随机调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盆腔手术史、慢性病(咳嗽、便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对583例调查者的有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3例调查者中,高血压患者POP患病率为27.1%,显著高于未患高血压者的15.5%(P<0.05)。糖尿病、慢性便秘和慢性咳嗽不影响POP患病率。38.6%有腹部手术史者患盆腔器官脱垂的几率显著高于无腹部手术史者(P<0.01)。结论:高血压使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率提高,腹部手术史与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手术治疗(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等)适用于轻到中度的脱垂患者。手术是治疗重度POP的有效手段。发达国家POP的修复重建手术已占到普通妇科大手术的40%~60%。随着医学理论及医疗器械、材料的发展,一些新的手术方法不断出现,但缺少统一的标准,下面就国内外关于POP手术术式进展做一汇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北京医院自然分娩并参加产后盆底功能检查的初产妇281例,分别在产后42~60d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和POP-Q评分,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妇产后POP的影响。结果: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产后发生POP 134例(47.7%),其中阴道前壁膨出79例(59.0%),阴道后壁膨出26例(19.4%),轻度子宫脱垂29例(21.6%)。多因素分析显示,1与孕期体重增加10kg的产妇相比,体重增加15~19.9kg的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率显著升高(OR=2.16,95%CI:1.05~3.07);2与分娩时体重指数(BMI)18.5~24.0的产妇相比,BMI≥28的产妇产后发生P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1.10,95%CI:1.02~2.14);3与第一产程3h相比,第一产程3~6h的产妇产后早期发生POP的风险降低(OR=0.09,95%CI:0.03~0.86),但第一产程时间12h时,产后P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1.24,95%CI:1.05~2.45);4与第二产程时间≤1h相比,第二产程1h产后早期P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1.72,95%CI:1.15~3.33)。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产后早期POP发生率高,与妊娠和生产相关的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围产期盆底知识宣教和训练,做到早期防治,以减少远期P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间该院收治的102例POP患者(POP组)和204例同期非POP妇科手术患者(非POP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图分析BMI对POP的预测效率。结果POP组年龄>60岁者比例、体质指数(BMI)>24 kg/m^2者比例、自然分娩者比例、绝经者比例、有POP家族史者比例、盆腔手术史者比例、高血压史者比例、慢性便秘病史者比例高于非POP组(P<0.05),且POP组患者孕次、产次多于非POP组(P<0.05);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低孕次、低产次是PO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BMI、家族史、盆腔手术史、自然分娩均是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BMI预测POP发生曲线下面积(AUC)为0.571,cut-off为23.905 kg/m^2,灵敏度为0.461,特异度为0.725。结论POP发生影响危险较多,BMI是影响PO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MI=23.905 kg/m2是预测POP发生的最佳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当地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当地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研究依据。方法 根据西藏地区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通过建立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就诊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地区中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为15.96%,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状况较好(中等收入:OR=1.512,95%CI:1.098~2.083;高收入:OR=1.392,95%CI:1.019~1.903)、患病持续时间较短(OR=0.959,95%CI:0.935~0.984)、患病严重程度较重(一般:OR=1.946,95%CI:1.512~2.506;严重:OR=2.818,95%CI:2.167~3.664)、患慢性病(OR=1.759,95%CI:1.232~2.514)的患者在两周内患病后就诊的比例更高;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远(2~<4km:OR=0.694,95%CI:0.497~0.971)、健康状况分值较高(OR=0.985,95%CI:0.979~0.991)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贵州省男性主要少数民族骨量异常的影响因素,为骨量异常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州省苗族、布依族、侗族男性共5 727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探讨骨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量异常重要的前5名的因素依次是职业、午睡时长、年龄、BMI、静态行为。布依族(OR=1.223,95%CI:1.065~1.405)、年龄≥50岁(OR=1.254,95%CI:1.038~1.515)、吸烟(OR=1.191,95%CI:1.060~1.338)、有关节炎(OR=1.259,95%CI:1.001~1.583)和有骨折史(OR=1.528,95%CI:1.227~1.902)可能是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而农林牧渔劳动者(OR=0.787,95%CI:0.626~0.990)、午睡时长≥90分钟(OR=0.725,95%CI:0.612~0.858)、中水平体力活动(OR=0.818,95%CI:0.708~0.946)和高水平体力活动(OR=0.824,95%CI:0.696~0.975)可能是贵州省主要男性少数民族骨量异常的保护因素。BMI与骨量异常的患病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关系,业余静态行为时长与骨量异常的患病关联强度呈线性关系。结论 影响贵州省男性主要少数民族骨量异常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包括非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建议加强对可控因素的管理以预防骨量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168例PO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应用POP-Q分度法及POP生活质量问卷(P-QOL)对患者POP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其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治愈率为94.05%(158/168),术后1年复发率为12.50%(20/160)。POP患者术后1年POP-Q分度为Ⅲ~Ⅳ°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OP患者术后1年脱垂严重程度、个人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角色、体力、社交、情绪、睡眠等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降低POP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8 264例住院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 - 2018年12月在海南妇产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8 264例,参考2010年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协会(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分为GDM组(n = 1 207)和非GDM组(n = 7 057)。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 264例孕妇发生GDM 1 207例,GDM发病率为14.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 = 2.337,95%CI:1.512~5.480)、孕前BMI≥25 kg/m2(OR = 3.193,95%CI:2.485~10.108)、孕次≥3次(OR = 2.104,95%CI:1.382~4.927)、产次≥3次(OR = 1.862,95%CI:1.204~3.218)、流产次数≥2次(OR = 2.902,95%CI:2.114~7.913)、高能量摄食(OR = 5.714,95%CI:4.526~12.685)及饮食不规律(OR = 3.319,95%CI:2.905~10.794)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35岁、孕前BMI≥30岁、孕次≥3次、产次≥3次、流产次数≥2次、高能量摄食及饮食不规律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此类孕妇加强GDM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人群成人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在2014年1-12月确诊的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成人患者(n=12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中心健康维吾尔族体检者(n=12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相匹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暴露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成人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1.88,95% CI:1.28~2.96)、家族支气管哮喘史(OR=6.20,95% CI:2.10~18.31)、家中铺有纯毛地毯数量多(OR=1.87,95% CI:1.18~2.95),睡眠质量(OR=1.46,95% CI:1.22~1.75),患慢性支气管炎(OR=13.43,95% CI:6.65~25.34)及过敏性鼻炎(OR=6.27,95% CI:3.63~10.81)是维吾尔族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维吾尔族成人支气管哮喘是生活方式、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预防及治疗,减少哮喘的发生,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期评价解剖疗效,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20,PFDI–20)和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12,PISQ–12)三种生活质量和性生活问卷评价功能疗效,从而分析全盆底重建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直肠、膀胱、尿道、血管及神经等损伤。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 d恢复自主排尿,近期并发症为1.7%(1/56)。2例网片侵蚀,远期并发症为3.5%(2/56)。术后1年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高(t分别=16.69、19.21,P=0.000),而性生活质量改善不大(t=0.124,P=0.613)。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创伤小、解剖和功能恢复率高,复发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儿胃肠外营养( PN)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PN治疗的146例早产儿相关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胆汁淤积分为对照组(未出现胆汁淤积,n=110例)与观察组(出现胆汁淤积,n=36例),比较两组患者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PN营养液配比、感染、抗生素、机械通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禁食时间、糖热卡比、氨基酸热卡比、脂肪乳酸热卡比、奶热卡比、总热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469、12.921、14.802、8.156、9.217、10.108、19.982、14.698,均P<0.05);感染发生率及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05、4.891,均P<0.05)。多重逐步进入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PN持续时间长(OR=2.147,95%CI:1.040~3.807),禁食时间长(OR=2.751,95%CI:1.970~4.408)、高葡萄糖热卡比(OR=2.433,95%CI:1.583~3.901)、高脂肪乳热卡比(OR=2.907,95%CI:2.072~5.833)、高氨基酸热卡比(OR=2.779,95%CI:2.018~4.540)、机械通气(OR=1.511,95%CI:1.067~3.908)及感染(OR=1.275,95%CI:1.021~3.460)是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性因素,而高出生体重(OR=0.672,95%CI:0.070~0.759)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早产儿胆汁淤积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临床医师在对早产儿进行PN时应控制早产儿感染、机械通气的使用、早日开奶,减少PN持续时间,且注意PN营养液的合理配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疆乳腺癌患者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所有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评价乳腺癌患者合并抑郁症和焦虑症现状,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合并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461例乳腺癌患者中抑郁症患者为197例(42.73%),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分别为146例(31.67%)、44例(9.54%)、7例(1.52%);焦虑症患者为240例(52.06%),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症患者分别为146例(31.67%)、64例(13.88%)、30例(6.51%)。多因素结果显示:未做过化疗(OR=0.355,95%CI:0.165~0.761)、低收入(OR=9.211,95%CI:3.303~25.685)、病程短(OR=7.716,95%CI:1.773~33.577)和每周锻炼≤150 min(OR=2.718,95%CI:1.777~4.155)为乳腺癌合并抑郁症影响因素;农村户籍(OR=1.835,95%CI:1.142~2.957)、病程短(OR=2.208,95%CI:1.377~3.541)和每周锻炼≤150 min(OR=1.939,95%CI:1.303~2.886)为乳腺癌合并焦虑症影响因素。 结论 新疆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痛风合并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020年4月—2021年2月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某风湿专科医院的581例痛风患者,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饮食行为方式,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 0.05。 结果 581例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者251例(43.2%)。男性567例(97.6%),女性14例(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的年龄、BMI、婚姻状况、痛风病程、痛风类型、痛风石、高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胆固醇(CHOL)、肾小球滤过率(eGFR)、豆类及其制品摄入、红肉摄入、油炸食品摄入、甜品摄入、肉汤摄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40岁相比,40~49岁:OR = 3.41,95%CI:1.64~7.06;50~59岁:OR = 2.93,95%CI:1.28~6.68; ≥60岁:OR = 8.00,95%CI:2.75~23.29)、BMI(与18.5~23.9 kg/m2相比,≥28.0 kg/m2:OR = 3.69, 95%CI:1.96~6.98)、痛风病程(与<1年相比,≥10年:OR = 2.38,95%CI:1.04~5.40)、CHOL(与<5.2 mmol/L相比,5.2~6.19mmol/L:OR = 2.51, 95%CI:1.37~4.68)可能为痛风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饮茶(OR = 0.54,95%CI:0.32~0.93)、禽肉摄入(与≤1次/周相比,≥3次/周:OR = 0.45, 95%CI:0.26~0.79)可能为痛风合并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结论 胆固醇水平较高、肥胖、痛风病程较长且年龄超过40岁可能为痛风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痛风患者坚持定期体检,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积极控制体重,改善膳食结构,增加优质动物蛋白摄入和适量饮茶。临床医生对痛风患者的日常诊疗中应加强对血脂、血压等指标监测,有利于预防和减缓痛风合并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